童玉谖到火热的基层去,到改革创新的一线去:他们是技术攻关的急先锋,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也是服务基层百姓的贴心人……在飘扬的党旗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他们攻坚在前。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成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最耀眼的明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员。
6月28日晚上9点,记者电话联系徐工集团铲运机械事业部技术中心所长助理翟跟利时,他刚刚抵达武汉。作为技术负责人,翟跟利此行的目的,是向当地一家有购买意向的生物电厂系统地介绍徐工XC968-EV纯电动装载机的技术优势。
XC968-EV是徐工集团研发推出的第三代电动装载机,也是翟跟利和同事们连续奋战近3年的技术攻关成果。而在几年前,纯电动装载机还只是研发人员脑海中的一个模糊概念。
2020年,在全面推进污染防治、绿色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徐工装载机开始了进军新能源市场的步伐。由翟跟利和其他多名党员组成的“纯电动装载机技术攻关团队”,成为冲在技术攻关第一线的“急先锋”。
从研究传统燃油机转向研究“三电”系统,几乎是一个全新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购买书籍、查阅资料、市场调研、技术交流,甚至跑到停车场研究纯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经过1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翟跟利和同事们终于对“三电”控制系统有了深入了解,也逐渐摸清了门路。
在向新能源赛道转型的过程中,不少同行选择走“捷径”,直接把发动机换成电机来带动变速箱,这样整车不需要进行大改动,产品推出的节奏也快。但翟跟利和同事们选择走一条更艰难的路——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多种技术路线中,寻找到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最适合装载机的技术路线。每测试一种技术路线,都要进行整车的重新设计,而一个简单参数的改变,也意味着要进行无数次测试。“做产品研发,既要有‘一根筋’执着钻研的劲头,更要有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创新能力。”翟跟利告诉记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同事们经常是一天要当两天用,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但当产品问世的时候,那种兴奋和自豪感,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川藏线的隧道开挖到巴西淡水河谷的港口修建,从河北唐山钢铁厂的物料装卸,到泰国的矿山开采、大米装卸……如今,徐工电动装载机已在海内外多种作业工况中“大显身手”。而党员突击队扛大旗、担重任、当好型号攻关的“尖刀连”,也成为徐工电动装载机研发主战场上的常态。目前,徐工电动装载机已领先竞品整整一代,成为全行业的标杆。今年前5月,徐工电动装载机已销售450多台,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今年年初,徐工集团在全球率先推出XC968-FCEV氢能电动装载机,可实现零碳排放、零污染。如何进一步优化技术,真正扛起攀登世界工程机械行业高峰的重任,翟跟利和同事们正在发起新一轮的技术冲锋。“我们将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坚持技术创新不动摇,将党旗下的誓言真正转化为顽强奋斗、勠力攻关的坚实行动。”翟跟利说。
6月30日早上6点,丹阳市珥陵镇大施村下着雨,逸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群逸撑伞快速检查完自家300亩鱼塘,又赶往附近养殖户家,提供技术帮助。“7月是第一波渔获期,也是螃蟹生长的关键期,天气变化大,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出问题。”在大施村,30岁的他是村民们的技术“辅导员”。
5年前,史群逸还是一名销售员。由于经常帮助养了20多年鱼的父亲查询解决一些养殖技术问题,史群逸逐渐对水产养殖起了兴趣。2018年他回乡创业,牵头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养草鱼、鲢鱼、青虾、螃蟹,逐步建立起种苗孵化培育、成鱼销售、水产养殖疾病预防、水产饲料供应的完整养殖体系。“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就去四川农业大学专门研究淡水养殖的工作站取经。”史群逸告诉记者,他养的这些水产品种虽然常见,但要想养出高品质水产品可不容易,鱼类品种搭配、池塘环境管理、饵料投放、病虫害防治等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得马虎。
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史群逸的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年产值已达到1700余万元。让他更引以为豪的是,他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周边200多家养殖户,帮助大家改进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养殖方法科学了,鱼害少了,鱼长得就快,成本也降了,一亩收益能增加1500元到2000元,一年能增加五六万元收入。”他说。如今,大施村的水产养殖规模达到2800多亩,他每年都要组织五六次集中培训,邀请水产养殖专家给大家上课,面对面解答技术难题。
带动渔户增收的过程中,史群逸油然生出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和使命感。“乡村振兴,青年党员应该勇于担当,积极发挥作用。”自2020年7月入党和成为大施村村委会后备干部以来,史群逸花了很多心思协助村庄治理,整治人居环境、调解矛盾纠纷。
眼下,他正和其他村干部们思索,如何让村子的农业发展更具特色和竞争力,带动更多老百姓建设美好家园。展望未来,史群逸信心满满,“我将更加努力从‘新农人’变成‘兴农人’,扎根土地、敢想敢做,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为助农增收、乡村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检疫的步骤一步也不能少,能提速的流程我们竭尽全力。”6月28日,天宇羊毛工业(张家港保税区)有限公司一批货值3.68万美元的羊毛条急需出口印度,南京海关所属金港海关查检科关员戴先礼接到企业需求后一大早就赶到公司仓库。
检查标识与报关单证是否相符、货物包装是否符合输入国要求……20分钟后,检疫完成。戴先礼脱掉橡胶手套,拿出随身携带的属地查检系统,不到1分钟,一份检验检疫合格证书便通过“云签发”功能上传海关系统。“可以装箱发货了。”戴先礼不忘提醒企业做好装箱前的集装箱清洁工作。
戴先礼经常自嘲“爱唠叨”。“天气越来越热,密闭保存的羊毛条要勤检查、严把关……”转头走出仓库,工作制服已被汗湿透的戴先礼又忍不住唠叨了几句。因货物存储要求,密闭仓库内温度一度高达50℃,在动物出口检疫一线多年的戴先礼习以为常,“我是党员,就要站好这班岗。”今年以来,戴先礼共完成812批货物的出境检疫工作,其中出境羊毛条737批,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签发检疫证书480份。
守国门稳外贸,作为一名海关党员,戴先礼始终心系产业发展。纺织产业是张家港市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纺织企业达3100多家,规上产值约600亿元。“动物检疫工作不是简单的查验,它需要我们关注产业动态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多年来,戴先礼和同事运用专业知识从进口羊毛的质量控制入手,对洗毛、梳条等各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保证出境羊毛条安全、快速通关。得益于优质的产品质量和高效的通关环境,张家港毛条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经纬度,从日韩、欧洲、非洲再到“一带一路”沿线月,金港海关共监管出境羊毛条1.24万吨,货值1.6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55%和14.51%。
“只有提前预判和靠前服务,在日常监管中将发现的问题提前解决,才能确保出口产品质量,才能代表中国制造的水准和大国形象。”先后获评南京海关优秀员和省级机关优秀员荣誉,戴先礼更加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下一步,他和同事们将综合运用风险分析手段,出前强化管理、出时针对查检,进一步提高出境货物通关速度,为纺织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贡献海关力量。
“您的外卖到了,祝您用餐愉快!”6月29日下午,饿了么外卖小哥许瑞锡结束中午时段最后一单送餐任务时,已接近下午2点。他骑着电瓶车回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大成名店的“宁小蜂”爱心驿站,给快没电的手机充上电,随后拿出午餐。“最近仙林大学城的学生陆续放假,单子少了,半天跑了20多单。”趁着吃饭的空档,他顺带复盘了一下半天的跑单成绩。
入行5年,平台里一串串数据,记录着许瑞锡的辛勤汗水:高峰期时一个月能跑近3000单外卖,平均每天要跑100多单,工作超12个小时,骑行200多公里……
“对于我们来说,每天风里雨里早就习惯了,更何况现在职业越来越受到认可和关爱,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大家也更有干劲。”跟随许瑞锡的脚步,记者在这间小小的驿站里转了一圈,看到饮水机、充电口、应急药品等设施和日常物品一应俱全,还有便捷的休息桌椅、门类齐全的读物。像这样24小时自助服务的“宁小蜂驿站”,南京已建成1022家,基本覆盖城区所有社区驿站。为方便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不少驿站的选址在外卖店铺比较集中的商圈周围,用许瑞锡的话来说就是,“真正把关爱送到了离他们最近的地方”。
在南京的这些年,城市给予的一点一滴温暖,让许瑞锡有了“家”的归属感,去年年初,他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到南京网约配送行业协会党支部。无论是做志愿者,还是提升职业技能,他都注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投身志愿服务。疫情期间,他组织带动同事深入封控区保障居民急需药品的配送,义行善举还被放到骑手爱心驿站中宣传。
牢记党员责任,忙碌之余,许瑞锡特别关注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和职业规划等问题。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开展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百人万里行”体验式调研,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也频频召开各种新就业群体座谈会,每次一有交流机会,许瑞锡总是认真把“小哥”们的心声和盼望搜集起来,积极准备意见建议。同事曾调侃:“许哥,你有这个工夫还不如多送几单外卖呢。”他总是笑笑回答:“大伙最盼望解决工伤保险和社保问题,我相信说的次数多了,一定会被重视。”许瑞锡还报名参加南京首届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并且成功入围决赛,获得南京发出的第一批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您有新任务了,请接单。”下午2点30分,许瑞锡的手机上弹出了消息,提醒着他又要出发。“今天收到好几遍暴雨预警信息,我和几个徒弟打了电话,提醒他们安全第一。”许瑞锡希望,能够带领更多骑手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示范、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来,共担社会责任、共建美好家园。
亭台栈道,碧叶粉荷。6月28日,靖江(生祠)第七届荷花节在生祠镇东进村开幕。一大早,东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荣就来到村口翘首等待游客。对于张金荣来说,荷花节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让我们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为村里带来了人气和财气。”
2005年,张金荣从一名普通党员当选为东进村党总支书记,没当过一天村干部的他上任之初,一度遭到不少村民的质疑。“能不能干好,大家走着看!”面对贫弱的家底和涣散的人心,张金荣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路。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次前往苏南学习取经后,张金荣找到东进村的发展新路,全力打好经营致富“三副牌”——打好“土地牌”,顶着巨大压力,张金荣在全靖江市第一家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现在东进中心村9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为规模经营奠定了良好格局;打好“产业牌”,鼓励能人、村干部和村民分片承包,村里还建起合作社,建成优质稻米和水生蔬菜的种植基地、水产品的特色养殖基地以及培植旅游业生态基地;打好“旅游牌”,根据村里生态农业举办荷花节,建成民俗馆、村史馆、民宿区,开发农耕体验、亲子一日游等项目。
在张金荣带领下,东进村实现强村富民的蝶变,从“空壳村”嬗变为年收入108万元的先进村。村里道路越来越宽,还建起红色纪念馆、村民大舞台、村食堂。村民获得土地流转费的同时,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日子越过越舒心。
东进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张金荣带出的好班子。“组织强才能发展强。”作为有37年党龄的老党员,张金荣深知建强基层党组织才能更好引领村庄发展。上任之初,张金荣把转变班子作风作为突破口,建立村干部履职承诺、管理积分考评等制度,出台村干部九不准、村民言行二十条负面清单,成功探索“1235”党建工作法,东进村的发展活力被全面激发。
走在村里,看着亲手栽的树,看见村民脸上的笑容,成就感就会涌上张金荣的心头。“未来,我们想做好‘乡村+文化’‘乡村+康养’两篇文章,将我们东进打造成更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张金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