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化身为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技术引领、服务产业”建设理念,坚持以面向国家需求和重要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与平台技术攻关为核心,在科研平台建设“硬件条件”和体制机制创新“软件配置”上下功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提升创新资源汇聚与承载能力,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双强的“哑铃型”研发机构。
一是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在以高学历高水平研发人员为主体的基础上,将拥有丰富工程实践及市场化运营经验的专业化人才纳入研究院人才整体发展战略,着力建立一支由科研人员及工程师为主体,包括技术经理人、投资人、咨询师、企业家、创业者等专业人才的人才队伍。通过设立A/B/C三类岗位,保证A类岗位人员薪酬,使其能够安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探索性研究;同时通过引进差额薪酬人员,将人员成本传导至各个研究中心,引导科研人员做面向产业的科研,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目前,研究院已经汇聚形成高水平科研队伍339人,省创新团队1个,万人领军团队1个,万人领军人才1人,省青千2人,省万人1人,博新计划1人,市万人2人,市E类以上人才比例70%。
二是创新团队评价体系。坚持KPI和OKR相结合,落实技术BP和人才BP制度,不简单“破四唯”,还要看事业是否“高大上”(高水平、大影响、上层次)。不以短期收益为评价目标,鼓励团队做面向未来5年的建设规划,按团队规模提供基本科研业务费,宽容失败,保证可持续的探索性和预研性研究。
三是探索综合激励模式。通过不断精简运行规则、改革机制与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如实施PI制(首席科学家制),PI作为组织实施者,对平台论证、人员招聘、资金使用、团队运行等全权负责。探索在各平台内部打造“事业合伙人架构+虚拟股权体系”的创新共同体模式,打造开放式平台,推动团队内部凝心聚力,吸引并汇聚外部合作伙伴加入。
一是建设以高端科研平台集群为代表的“实验室与研发中心”。围绕前沿研究及学术研究建立一批实验室及科学装置,前瞻布局前沿领域,以需求导向,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研究院实行分类分层次科学规划,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平台-项目”多级创新平台体系,拥有价值2.28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作为举办人申报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获评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智能传感材料与芯片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极弱磁空间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建院以来,共获批国家省市各类横纵项目课题93项,经费总额1.6亿元;获得省部级科研一等奖2项。
二是建设涵盖孵化器、产业园和基金的“产业与运营中心”。围绕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打造链条式的机构平台及服务体系,推动市场化经营业务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院于2020年建立滨航双创基地,现已引育企业15家,积极打造研究院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企业“朋友圈”、产学研合作“示范区”、学生创业之家、资产经营“实验区”。
三是建设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为主的“综合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围绕支持应用研发、产学研合作及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建设“综合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有效促进应用研发、小试中试以及提供各类技术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及产学研基地。在“基础科研业务费-动态配套清单-专项项目”的“三驾马车”资源供给体系及机制下与其他两个中心形成联动互补,保持公共属性与市场化属性有机融合。开展“百名专家入百企”系列活动,提升研究院平台与产业的连接强度,至2021年底收集120家企业技术需求共240余项,累计派出技术专家310余人次,深入走访企业60余家,建成包含1000+高新技术企业信息的企业数据库。
一是面向重大产业需求的联合项目攻关的“点模式”。近两年,研究院与省内200多家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通过前期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重大集群项目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设立科技攻关引导专项,与领域领军企业探索共同立项、共同投入、共享收益的联合攻关模式,通过组成紧密的联合研发团队,重大需求做牵引,力争形成一些重大的具有引领性、变革性的成果。
二是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创新联合体的“面模式”。研究院鼓励团队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深度合作,组成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等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探索长效合作机制。在项目申报、联合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人才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实现智力共享、合作共赢模式。目前,已启动实施“钱江实验室开放基金”,与领域领先企业共建21个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发中心,与16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申报各类知识产权114项。
三是以建设开放式共性技术研发或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创新共同“体模式”。针对滨江区前端创新资源较为薄弱而产业基础雄厚的现状,研究院依托现有的技术平台基础上,围绕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建设,布局建成了MicroTEC和薄膜热电器件的中试线、无人系统安全控制演示与验证平台、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开源平台、区块链跨链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等9个共享技术平台,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提供研发、转化所需的软硬件设备、技术服务120余次,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以及科技服务等创新资源,推动区域整体创新能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