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0304窗口化该车最初被称为LVPT,目前一些用户仍在使用这一名称。198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将该车改名为7型两栖突击车(AAV7)。所有新生产的车辆都是按 AAV7A1 的配置标准生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现装备的所有车辆都已经被升级到这一新的生产标准。
船型车身,车体前下至履带处向内倾斜,正面竖直,前上装甲几乎水平,车体侧面车长指挥塔前竖直,指挥塔后倾斜至载员舱顶部,车后有一个跳板式大门;
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无托带轮,履带前部上方有裙板覆盖;
驾驶员舱盖位于车体前部左侧,车长指挥塔在驾驶员后侧,机枪塔在车体右侧、动力舱后方。
M113是一种美国生产的装甲运兵车,外销世界上诸多国家,以便宜好用、改装方便著称于世,在近代军事史有重要地位。虽然它不是坦克但是也能设计成战斗载具,M113在越战时期甚至是装甲覆盖最完全的载具,也使得后续的诸多装甲步兵战车从它获得灵感,至今21世纪M113各种改型依然在服役,并且在最近被选为史上10大步兵战车第一名。
盒式车身,车前向后倾斜60°,车顶水平,车后竖直,有一个较大的跳板式车门,车体侧面竖直,无射孔和观察设备。驾驶员舱盖位于车体左前部,右部有散热窗,车长指挥塔位于车顶中央,外部装有一挺12.7毫米M2 HB机枪,后侧有矩形舱盖。车后跳板两侧各有一个盒状燃料箱。车体两侧各有五个负重轮,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无托带轮,履带上部通常有橡胶裙板。
M113A2安装了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效率高,从而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寿命;悬挂装置采用了高强度的钢制扭杆,第1、2、5负重轮处加装了液压减震器,提高了车底距地高,从而提高了车辆的通过能力和乘坐舒适性。M113A2还有一种加长型,重14吨,增加了一对负重轮,车内空间增加,载员数增加到14人。加长型车辆虽然车重增加了,但由于换装了新型柴油机(和M113A3的一样),因此,机动能力并没有降低。
AAV7A1是美国 FMC 公司在 LVTP7 基础上研制的两栖突击车。1981 年开始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1985 年正式定名,共装备了 1300 多辆。是目前美军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的基本装备之一。该车主要用于输送登陆作战的士兵抢滩登陆,并为其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
具有两栖作战能力,水上行驶速度高。浮渡时可用履带推进,也可由两个喷水推进器驱动;车辆体积适中,运载能力强。能运载 25 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士兵或者 4.54 吨物资;装甲防护能力较强,装甲厚度为 31/35 毫米, 可防小口径弹药的直接命中。
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部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制成功了一种先进的两栖突击车(AAAV)。AAAV两栖突击车作战实现了超视距突击登陆,突击登陆部队可在离岸40公里或更远的舰船上下水,向敌海岸防御薄弱地域发起快速、突然的立体突击登陆,从而使传统的三阶段两栖突击登陆方式(舰上机动、由舰到岸的机动和岸上机动)变为两个阶段,即舰上机动和由舰到岸上目标的机动,使突击行动更加突然、迅速。
AAAV两栖突击车设计新颖,在结构上采用滑行车体。滑行车体型车辆的水上运动与赛艇相似,不是靠浮力支持车体在水面上滑跑,从而使车辆获得较高的速度。
采用伸缩性液气弹簧悬挂装置,水上行驶时可回缩至紧贴车体位置,以此来减少滑行阻力,弹出后又便于陆上行驶。
车体采用由铝合金和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制造的复合材料,并附加了一些铝合金装甲块,防护能力很强。
M59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于1953年12月定型,系针对M75造价高又不能水上行驶的缺点而设计的改进型车辆,成本比M75降低了一半多。从1954年2月到1959年2月到1959年3月,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共制造M59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4000多辆,取代了部队原装备的M75非水陆两用车。但M59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功率不足,仅能在很平静的水域中使用,于1960年停止生产,1961年被M113型装甲人员输送车取代。
M59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车体是全焊接钢板结构。驾驶员位于车前左侧,其单扇舱盖上装1个整体式M17潜望镜,可换成M19红外潜望镜,驾驶员前方另装有3个M17潜望镜。后部载员舱可乘坐10名步兵,把两侧长椅折起时可装载货物。顶部有2个舱口,车尾有1个用电驱动的跳板式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