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歌凤阙这是一枚刻有“杭州市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奖章,奖章的获得者叫郑正凤。
郑正凤,女,1942年生,西湖区转塘镇人,15岁入团,16岁参加工作,17岁入党。
1958年,为响应杭州市建设局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在转塘镇农村任生产队妇女队长的郑正凤,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了任务最艰巨、工作最繁重的杭州市区修马路工作。
拆土墙,运土方,夯路面……修路忙。郑正凤因为做事踏实认真,特别能吃苦,顺利地成长为杭州市第一位压路机女驾驶员,从城站到环城东路,从武林门到灵隐、净慈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老式的8吨蒸汽压路机,运转起来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当时条件简陋,只能通过人力来挑水。16岁的郑正凤与男同事们一样,每天挑水至少40担,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在“特急”任务期间,她连续五天五夜连轴作业。
肩周炎、腰肌劳损、半月板磨损……几乎全年无休的高强度体力劳动,让郑正凤的身体承受着病痛的折磨。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在精神上打败郑正凤,反而更加坚定了她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身的信念。
郑正凤因为工作认真仔细,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很快就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在参加工作第一年(1958年)便获得“杭州市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59年更是被评为“浙江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吴锋平(1960—1985),杭州建德市航头镇吴潭村人。1984年7月,吴锋平奔赴云南边境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为步兵第四十二师(甲)一团二炮连一排排长,并在前线加入了中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85年4月1日,吴锋平在前线的猫耳洞写下这封家书,向家人报平安。
吴锋平在战场上以身作则,带领全排熟悉地形,修了能战、能防、能生活、能娱乐的“四能”阵地。1985年2月,他主动要求到号称“八十年代的上甘岭”的新设前沿炮前观察所。4月2日连长负重伤,他奉命代理连长,指挥灵活果断,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4月30日,吴锋平正在观察台指挥射击,一枚敌人投放的炸弹突然爆炸,弹片击中他的心脏,吴锋平倒在了指挥台上,壮烈牺牲,年仅25岁。部队为了表彰其功绩,给他追记了二等功。
在学校,吴锋平是三好学生,出席过共青团建德县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农村劳动,吴锋平是五好社员;在部队里,吴锋平被战士称为“知心排长”。吴锋平牺牲后,战友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有学习笔记、日记130多篇,铭言录一厚本,还有一句他留给父母的遗言:“我牺牲前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在我的墓碑上刻上‘员’四个字,替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