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压醉妃今天,小画君带来的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全五册)第二辑。
今年,是中国画报出版社第二年进行非遗传承人口述史项目,通过口述再记录的形式再现传统文化。通过对大量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筛选,中画社精选了5位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这5位传承人及周边人员进行采访,对被采访人的口述资料进行整理,完整讲述了传承人的人生经历,包括学艺经历、传承人的家族或师承关系以及对传承人的从艺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全面呈现了非遗项目的实践与传承,体现出非遗的精神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相关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今年采访的5位传承人分别是:绣花鞋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冠琴、北京刻瓷传承人茅子芳、海淀扑蝴蝶传承人刘炳焕、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传承人宋永田、“厨子舍”民间宴席制作技艺传承人舍增泰。
流传至今的绣花鞋并不多,但它的款式零星地出现在很多典籍、文物中。《中华古今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秦始皇)令三妃九嫔……靸(sǎ)蹲(cún)凤头履。”唐代诗人王涯在《宫词》中写道:“春来新插翠云钗,尚着云头踏殿鞋。欲得君王回一顾,争扶玉辇下金阶。”唐朝冯赘在《云仙杂记》中提道:“白乐天烧丹于庐山草堂,作飞云履,玄绫为质,四面以素绢作云朵,染以四选香,振履则如烟雾。”清朝的沈复在《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中讲:“其粉头衣皆长领……有着短袜而撮绣花蝴蝶履者,有赤足而套银脚镯者。”有戏文中这样写到:“罗裙微飘轻移步,兔唇鞋头随风露。”与此同时,在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墓、江陵的战国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新疆阿斯塔纳北区第 381号墓,新疆吐鲁番高昌出土的屏风画中,都有绣花鞋的身影。此外,《金瓶梅》《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也不时能看到它……
作为不同朝代经济社会的一个缩影,绣花鞋势必会出现在历史长河的不同方面。如今,王冠琴将这些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记录。
2007年,绣花鞋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王冠琴被认定为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她便加深了对绣花鞋的研究,在历史依据的基础上,让不同朝代的绣花鞋“复活”在自己手中,这其中有:春秋十果花履、战国方头履、秦代凤头履、汉代勾履、唐代笏履、清代马蹄底鞋、近代偏带女儿鞋、少数民族绣花鞋,以及三寸金莲鞋等。
绣花鞋是鞋履与刺绣高度结合的艺术产物,包含了工艺学、美学的文化内容,更包含了历史学、文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同时,绣花鞋的工艺烦琐且要求颇高,每双鞋都要涉及 90多道细碎却缺一不可的工序。时至今日,王冠琴已完成了不同朝代、不同款式的绣花鞋 400余双。
虽然古代的绣花鞋实物我们所知甚少,但王冠琴有理有据的创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刻瓷是用合金钢錾、钻石刀等工具在瓷器上錾刻的一种技艺,是中国的瓷器与书法绘画的完美结合。一件好的刻瓷作品,讲究构图、点、线、面的运用以及空间的处理等。
北京刻瓷在清末进入民间,北京刻瓷所处的特殊地理、政治、文化环境,决定了它具有宫廷特点和文人特色,在刻瓷技术、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
2009年,北京刻瓷被列入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茅子芳被认定为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刻瓷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茅子芳参观《朱友麟刻瓷艺术作品展》后,开始学习刻瓷。1984年,他进入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其作品曾被作为国礼送与美国前总统里根、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等多位外国领导人。
茅子芳传承发展了北京刻瓷,他在深色瓷器釉面上錾刻,让刻瓷有了“瓷上素描”的艺术效果,更具“刻”的韵味。不仅是瓷器,茅子芳凭借娴熟的造型能力,在玉、石、木、竹、葫芦等材料上雕刻,赋予这些材料以艺术生命,并极具个人风格。他设计的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玉雕《韶山》在工艺美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说在艺术创作上“宁愿做推土机,不愿做火车头”。茅子芳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学者,他在《知识就是力量》《工艺美术家》《北京文博》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著有《北京刻瓷艺术》《天生我材必有用》《玉琢成器》等书。耄耋之年的茅子芳依然在进行创作、研究、著书,他希望自己能够有
海淀扑蝴蝶是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一带流传至今的特色乡土文化活动,主要表现了传统民间青年男女扑蝶嬉戏的欢乐景象,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在民间传说中,北京地区的扑蝴蝶舞蹈由后沙涧村一个叫李五的洋车夫创编。传说在清朝光绪末年,有一年慈禧太后庆祝自己的寿辰,在颐和园邀请了各种民间歌舞团体献艺。当天李五正巧去颐和园拉车,看到了扑蝴蝶表演,回村后便根据自己所见组织本村青年将该舞编排并保留了下来。现在海淀扑蝴蝶表演主要保留在海淀区苏家坨镇的后沙涧村,从第一代传承人李五到第二代传承人王坦,到第三代传承人王良,再到如今的第四代传承人刘炳焕,已有 100多年历史。
扑蝴蝶采用歌舞相结合的方式,形式自由、灵活,舞蹈性强。表演中的舞者分为三个角色:“捻蝶者”“扑蝶者”“舞鞭者”,分别持蝶杆、手绢彩扇、霸王鞭表演。三种角色为一组,参加人数至少为四组,最多时能达到二三十人。捻蝶技巧从捻两支到四支蝶杆,难度逐渐提高,这也是该舞的主要特点。蝶杆上手工绣制的蝴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
1930年前后,海淀扑蝴蝶开始参加民间花会表演,从每年的腊月开始到来年正月十五,活动一直不断。新中国成立后曾为活跃百姓业余生活、丰富农村文化工作作出一定贡献。早期表演并没有固定的队形和程序,20世纪80年代,海淀扑蝴蝶因故中断又重新恢复后,其动作和队形被提炼和改编,结构变得比较完整,动作上也注意对比变化,激越热烈和舒缓灵巧相互照应,显得起伏有致。表演时,彩蝶上下纷飞,花扇高低翻舞,霸王鞭哗哗作响,歌声嘹亮悠扬,声音与色彩融合协调,给人以优雅和谐、欢乐活泼的美感。
2006年,海淀扑蝴蝶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刘炳焕获评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淀扑蝴蝶代表性传承人。海淀扑蝴蝶之所以能够在后沙涧村传承百余年,至今仍被当地百姓当作庆祝风调雨顺、生活安定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乡土文化活动,正是因为几代艺人有着对民间艺术朴实无华的热爱之情。从喜欢、热爱到情有独钟,扑蝴蝶已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在后沙涧村村民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伴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 京 门 头 沟 龙 泉 务 童 子 大 鼓 也 叫 “ 大 鼓 会 ”“ 锅 子会”“挎(胯)鼓会”“花钹大鼓会”,是当地农民农闲时节自演自乐、自行筹办的一种民间艺术。
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表演由大鼓和花钹(也叫锅子、钹子)两部分组成,童子击钹舞蹈、成人击鼓伴奏,鼓带钹声,钹追鼓点,鼓既用于指挥又充当伴奏乐器,钹既参加伴奏又是舞蹈道具。儿童手舞花钹、翻滚跳跃,大鼓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童子大鼓是融武术、舞蹈、音乐、技巧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北京近代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这一项目不仅能使人强身健体、保持身体的柔韧灵活,还蕴含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参与者、观赏者无不投入极大的热情。
历史上每年节日庙会,或酬神、祈雨、庆丰收时,龙泉务村都会进行声势浩大的童子大鼓演出活动,春节、元宵节期间最为热闹。大鼓的咚咚之声传出数里之外,震撼着永定河畔的山山水水,给京西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006年,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王学堂自幼参加龙泉务童子大鼓会的学习训练,由于对基本功和各项技艺套路掌握较快,深得童子大鼓第二代传承人王殿华、田兴利的喜爱。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王学堂对童子大鼓老会的花钹技艺、传统套路、打鼓技艺、会规礼仪皆烂熟于心,并于 1984年担任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会长一职。王学堂在对传统技艺继承与研究的同时,还对大鼓鼓点和花钹技艺进行改良与发展,使这门传统技艺更加易于掌握与提高,力求使濒临失传的童子大鼓技艺重新焕发生命力。
本书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是指普通回族人家在遇到喜忧事时,在自家摆桌,聘请民间清真菜制席高手,来家现场烹饪制席。制席高手——专门从事厨行的人便要承揽从定料、备料、砌灶、制作、烹饪,至摆出从几桌到几十桌不等席面的工作,“厨子舍”便是清真厨行中的翘楚。
“厨子舍”源自明朝永乐初年,由创始人“厨子仉”和其子孙传承了十七代。1840年,该技艺传给了舍氏先人,形成“厨子舍”一支。舍氏家族现已传承到第六代,由舍源泰、舍恒泰、舍利泰、舍增泰再继续传承。
舍增泰 1955年出生,是“厨子舍”第五代传人。5岁时,舍增泰就走进厨房开始看着长辈做菜,从小便对烹饪充满兴趣。1971年正式师从父亲舍崇禄学习厨艺。舍崇禄是“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对清真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76年,舍增泰开始正式跟随父亲承办宴席。
2007 年 1月 20 日,“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被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 6月 20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 4月,北京市文化局向舍增泰颁发证书,舍增泰成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菜品分为压桌菜、蒸菜、汤菜和炒菜四大类。宴席的特点是上菜快,多种菜肴从落座到起座,最多用 25 分钟左右,又被称为流水席。“厨子舍”清真菜制作有其严格规矩,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教义,在宴席选料、制作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如对牛、羊、鸡、鸭肉不能切出丁,烹制不能使用料酒,拿菜上菜必须使用右手传递,在举行清真红事仪式时要由茶房主持等。
“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对于灶的要求很高。砌灶的独到之处是根据参加宴席人数、规模的需要砌出单眼灶、双眼灶,一直砌出十几个眼的多眼灶。在使用中,每个灶眼用途各有讲究,而且根据需要,灶火能旺、能微、不灭火。宴席砌灶已经成为舍家的独门绝技。
“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特色鲜明、技艺精湛,菜系品种齐全,原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安士伟大阿訇夸奖舍家烹制的菜肴“是纯正的清真菜”。现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为“厨子舍”题字“清真菜大王厨子舍”。六百多年来,从“厨子仉”到“厨子舍”,清真菜制作技艺具有典型的家族式传承特点,其在历代传承发展中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5位传承人,500余幅图片,谈笑间将创造和人生的智慧娓娓道来,尽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快来和小画君一起走进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