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八音乐论坛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河两岸各色灯光勾勒出天津这座城市美丽的模样,天津也因电力更加靓丽。
读完《电靓津沽奋进新征程的天津电力人》一书,深受感染与鼓舞。该书分为5个篇章,共计采写了61个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精神品质、创新实践和奋斗历程,勾勒出一幅躬耕陇亩、奋发向上的群星像,全面展现了奋进新征程上天津电力人的集体风貌。
书中典型、普通、又极具个性的天津电力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住了初心,耐住了寂寞,像钉钉子一样反复用工,像扣扣子一样规范做事,像“推土机”一样不避困难,用汗水和热情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生动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者之歌。
本书还是一场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论述的创新探索,揭开了弘扬“时代楷模”精神、打造新时代国企队伍的具体举措。全书通过真实可信的人物素材和案例事件,揭示了国有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以及电网企业改革的希望所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操性,为关心国企改革的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观察视野。
该书虽然描述的只是天津电力人的奋斗历程,展示的却是全国电力人的精神风貌,诠释的是工业战线各级党组织在奋斗新征程、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与抱负。
距离笔者2019年3月实地探访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天津电力”)已经整整过去4年。而这4年,也是天津政企联合启动实施“1001工程”,携手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的关键阶段。
2018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与天津市签署《加快美丽天津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实施“1001工程”,成为天津电网发展建设的转折点,成为全面推进“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的有效举措,一举开启了政企合作的里程碑。
在这段奋进新征程的过程中,国网天津电力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集体:他们或是电力行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或是青涩未退的年轻新人;他们或奔波在巡线路上,或伏笔在办公桌前挑灯夜战。以“时代楷模”张黎明、“全国劳动模范”黄旭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先进集体不断涌现。在他们身上还有一个共同的特质热爱创新。
“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等一系列荣誉加身的张黎明,是书中第一个着重笔墨呈现的人物形象。如今,张黎明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更是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一面旗帜。正如《关于深入开展向张黎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对张黎明精炼而恰当的时代画像描述:张黎明同志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央企业系统涌现出来的学习型、专家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人的先进典型,是“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书中特别提到,当“人工智能”还是高大上的新鲜事物时,张黎明已经在无数次讨论、分析和试错过程中,研发出了第一代带电作业机器人后来被张黎明创新团队命名为导线上的“钢铁侠”,也从图纸走向了现实。时至今日,第四代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在天津市内外多省份开展现场应用,其整体技术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深耕配电业务,扎根配电一线,全国劳模黄旭在电力一线干出了“状元”的样子。书中提到,黄旭的创新是呈梯次升级的。开始是针对生产现场的一些工具创新,或一些新项目拓展,现在依托公司以其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雪花网”等先进配电网建设方面不断做出创新。
在电缆公司电缆运检北部中心电缆检修班班长张华看来,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高质量的解决问题。参加工作25年来,他制作的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从未出现过故障。由张华先后研制的中压电缆终端头胶质绝缘试验套筒、35千伏电缆内锥直插式电缆终端头专用胀钳、夹钳等20余项创新成果,均获得业内高度认可,极大的提升了电缆专业生产力,在天津地区转化应用,年创效益上千万元,有效确保了电网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十年磨一剑,信通公司完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转身。积蓄力量谋求创新变革,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总经理岳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他看来,创新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个体自身内在的创新动力,二是相应配套的创新机制,两者有机结合,才具备创新的土壤和创新的氛围。据悉,由岳顺民带领的信通公司通过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以“1001工程”建设为契机,建成投运新一代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全时全域光通信骨干网(ATAZ),率先完成基于鲲鹏生态的云平台、数据中台、物联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的“四台”建设。这些新型创新基础设施,对于全面推进数据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数据运营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零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创新,来自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吴明雷有着独特的见解。“科技创新和标准推广同等重要。科技创新是某一想法和手段在某一场景下的突破,是点的创新;标准是要在整个行业和领域里形成一套规范的流程,是高度提炼的、普遍性的东西,是已经经过无数次验证的东西,具有规范化、可复制、可推广特征,是面的突破。”据悉,该公司于2017年10月注册成立,构建了以电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实现了能源供需数据有效贯通和各类用能设备智能管控。
2021年7月,“1001工程”历时三年全面竣工、圆满收官,不仅推动国网天津电力构建了一张坚强电网,更淬炼形成了一支具有“推土机”精神的津电铁军。“推土机”三个字,成为《电靓津沽奋进新征程的天津电力人》一书中,出现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字眼。
不靠华丽的外表赢得青睐,推土机往往朴实无华;好的推土机标准是动力足,推着沉重的土,还快乐地奔跑;推土机出现的地方,从来都不平坦,等到它把山堆推成大道,把山谷沟壑填平,那就是它转场的时刻了;推土机还不知疲倦,只要有需要,可以连轴转国网天津电力人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人人向前、个个争先的“推土机”精神,“头雁”队伍不断壮大。而这种精神,也成为将这个卓越集体实现从“个体先进”到“群体先进”跃升的一把关键钥匙。
“1001工程”的胜利竣工,突破性解决了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书中提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板万线、东站、延吉道等重难点项目上的攻坚克难。而作为一名在天津电网基建战线的“老人”,时任国网天津建设公司总经理刘庆林为天津主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由其带领的建设公司干部职工坚持在挑战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500千伏双环网基本建成,西部主网长链式结构彻底打破,天津电网网架、供电能力、整体功能全面升级。建设公司干部职工身上这种“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正是“推土机”精神的生动体现和鲜明认证。
“1001工程”在天津电网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真正把这张蓝图绘制成规划图的,正是负责规划工作的何平。时任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发展策划部主任的何平,始终致力于推动电网规划落地,贯彻国际领先、世界一流标准,以高质量规划引领电网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服务“双碳”目标落地,创新打造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致力于提质增效工作,提高精准投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随着“1001工程”的实施,天津电网内部管理体制、外部协调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端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引发生产关系端的变革,“变革强企工程”应运而生。国网天津电力“变革强企工程”办公室的设立、运作、功能迭代、取得的成绩告诉我们,不断发扬“推土机”主动作为的精神、久久为功之耐力,提前谋划,主动求变,除弊革新,规范流程,就可以为管理改革注入活力。应看到,评判“变革强企工程”以及强企办工作的意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业务提升的角度。它的存在、实施以及取得效果,正是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在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中不断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的必然。它一步一步的从谋划到取得明显成效,从一个个试点变成系统性的制度,得益的正是国网天津电力全体员工不辞辛苦的努力。他们是付出者,也是受益者。
创新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需要有打破桎梏的勇气和破除万难的坚毅,需要以严谨细致、敢打敢拼的过硬作风作为有力支撑,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开拓、披荆斩棘,闯出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开阔道路。
作为最早一批从事智能变电站验收的人员,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孙沛川实现了非电力专业毕业生在电网行业的乘风破浪。在其看来,“推土机”精神最直观体现的正是“1001工程”,仅仅通过三年多的时间,天津主网变电站的数量便由80多个快速增加至100多个,在运设备的维护量也呈现非常明显的增长。在这场智能电网建设的浪潮中,孙沛川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实现了通信工程和电气自动化跨学科交叉应用,其创新成果也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如果没有“推土机”精神往前“推”,这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任务,他或许无法完成。
身先士卒、砥砺奋进。堆土成塔,尽锐出战。从科技创新为民生的张黎明到深耕细作笃前行的黄旭,从规划细琢韬展望的何平到敬业乐群“破风手”的孙沛川,还有文中着重笔墨的史天涌、范铮、江黛茹、王永宁、郝立金、代鑫、崔霞等人,《电靓津沽奋进新征程的天津电力人》一书通过生动、详实的人物案例,向世人展现了一群倾心志愿奉献爱,播撒光明为民生的电网人“群体像”。这支先进队伍勇挑重担,令人尊敬,令人敬仰,以“推土机”精神推动一流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贡献了更大力量,成为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最可爱的人。(余娜)
“到2025年红旗品牌将在海外建成超过700家红旗体验空间,超过1000家的服务网络,60万个无人终端。“6月15日,在2023年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雷平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