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坂尚辉由一名专科生成为研究生,从交不起学费到白手起家,把公司开到大学,年入百万元。26岁湖北女孩王宁宁是怎么做到的?
王宁宁出生于1998年,是湖北孝感人。读高三时,由于经济原因,她不得已辍学。在高中同学张四方的眼中,王宁宁很要强,学习成绩在班上始终是前几名,“她高二还得过学校奖学金,正常情况下考个一本没问题”。
在校外打零工一年后,王宁宁参加高考,成绩300多分,本打算放弃上学,报考了武汉一所学校的张四方给她打电话:“还是填一下吧,大家都在武汉,有个伴。”
大一开始,王宁宁就开始四处找兼职。2016年暑期,她两个月赚了6000元。大二那年,她开始进入到电商行业工作。彼时,除了不再向家里要一分钱,她还开始负担弟弟读卫校的生活费。
工作第3年,王宁宁就跳槽到另一个初创公司,转到管理岗位,这时她的年薪已达20万元。
王宁宁在武昌职业学院就读时的辅导员江老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毕业前,王宁宁曾和她谈心,聊到关于学历的遗憾。江老师鼓励她,大专毕业2年后,满足相关条件,可以按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
2021年,毕业3年后的王宁宁决定考研。英语四级都没有考过的她,拒绝一切社交,每天学习十一二个小时。
江老师回忆:“她一边工作一边偷偷记单词,她很多书都是一页页撕下来放在口袋里面,不忙的时候拿出来记。”
王宁宁拍过一张照片,那是她一个月时间手写的用来背的材料,用钢尺一量,足足有100毫米高。
5个月的密集复习后,王宁宁以366分的成绩进入三峡大学研究生复试。联系武昌职业学院老师打印成绩表时,对方很惊讶。
11月27日晚上10时许,记者与王宁宁通话时,她说:“现在一点不晚,我昨天工作到早上6时。”
刚忙完“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活动,她正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期考核的报告。
2023年,王宁宁开始独立创业,成立了公司,从事互联网销售,注册在大学产业园里,学校还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办公室。
彼时,王宁宁已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大女主”,年薪已达百万,但真正的压力这才袭来。
市场什么火,王宁宁就卖什么,包括但不限于日用品、文具、服饰等。在电商行业,对行情的判断和反应能力、供应链及物流能力,都影响着盈亏。
她举例,不同品类的黄金销售周期有时按季度算,有时按天算,有时甚至按小时算。
比如,某个产品因为一个明星戴过,一下就卖脱销了,“等到第三天大货做出来了,已经卖不动了”,就会成为库存。
“我的信息要比别人快,比别人准,然后马上转化。”王宁宁现在手握全国200多家工厂老板的供应资源。
她邀约曾经的同事,以线上办公的形式成为兼职员工,业绩好时,一个月能拿到两三万元的分红。
今年1月,公司开始盈利;2月,她与中国邮政云仓签订合作,对方免费提供1000平方米的物流仓库,她保证提供业务量。
“我一直不觉得我有创业天赋。可能是运气好,但运气一直好,那可能还是有点天赋。”
王宁宁说:“专科考研和创业都是小概率成功的事,但我愿意去搏这个小概率。”
除了赚钱比较厉害,上研究生这事真不值得宣扬,毕竟现在研究生已经满大街了。况且是一个不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呲牙][呲牙][呲牙]
这一年,中央“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随着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以及工资折算办法、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方式也随之调整,涉及广大职工群众。
来源:央视一套 日前,一股冷空气已经蓄势待发,今天(1月6日)至9日将带来大范围降温,黄淮到江南一带气温波动明显,长沙今天至9日将降温15℃。此外,7日起南方雨雪天气也将增多,降水相态复杂,外出需注意交通安全,谨防道路湿滑。
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警方发布一则通告,公开征集徐开平(绰号“徐老大”)、徐开军(绰号“二哥”)、方冯(绰号“日本”)等人违法犯罪线索,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集徐开平、徐开军等人违法犯罪线
“证卡融合”新政落地2024年12月1日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通过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信息加载到社保卡,依托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给外国人在华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1月6日消息,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发行首批大额存单产品。其中,娄底农商行、苍梧农商行等多家农村商业银行公告称,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限额发售个人大额存单。
不愧是人口大省,就这样的出生率在全国绝对数得着,也幸亏现在的政策好,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生育,放在80年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文柯基看世界编辑柯基看世界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于2024年2月28日向总统尹锡悦发出第3次传唤通知。这是继2月初国会通过弹劾案以来,韩国政坛最新的重大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