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谁狂我是企业考察网万斌,带您一起走进中国中车&三一重工----探秘大国重器的智造之路!
在浩瀚的工业浪潮中,总有一些名字,以其非凡的创造力与卓越的品质,镌刻在时代进步的丰碑上。
习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本次研学,让我们携手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深入探索那些引领世界潮流、彰显中国力量的智造奇迹——走进中国中车与三一重工!
在这里,每一根精密的轴承都跃动着智慧的火花,每一台庞大的机械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从飞驰在广袤大地上的高速列车,到矗立于天际线下的工程机械巨擘,它们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璀璨明珠,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魅力的闪亮名片。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是中国中车旗下股份制企业,其前身及母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创立于1959年。
中国中车肩负振兴高端装备产业的使命与责任,致力于被誉为列车“心脏”和“大脑”的牵引传动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及产业化
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核心高端装备企业
2017年 《长沙磁浮快线科技工程成套系统技术研发与工程化应用》获湖南省创新奖
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163.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59亿元,营收及利润均稳步增长
中国中车产业涉及高铁、机车、城轨、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大功率半导体、传感器、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通用变频器等多个领域
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主导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技奖励百余项
中国中车产品批量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土耳其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工信部公布2019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株洲中车时代位列第23位
2021年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34778.2百万美元的营收,排名世界500强第349位,较上一年上升12位。
高铁的成功作为今日中国的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它的成功是如此地惊人与突兀, 但他的成功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经历了一个扎扎实实地发展历程。
三是先前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技术可以引进但是能力引进不来,青铜时代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培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个时代的秦沈客专以及20 多种动车组研发那也不是白给的。
2020年10月21号,中国时速400公里的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长客下线年“和谐号”投入使用以来,历经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
上榜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凭借技术创新实力,先后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成为建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
截至2017年6月,三一累计申请专利 7880 项,授权 5338 项,申请及授权数居国内行业第一。
目前,三一重工6S中心已遍布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在全球拥有近200家销售分公司、2000多个服务中心、近万名技术服务工程师。
2021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三一重工排名第468位,首次跻身全球企业500强。是榜单中排名
的工程机械企业,也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跻身《福布斯》全球500强的企业。
2012年1月30日,三一集团下属的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亲密伙伴。
普茨迈斯特创始人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在参观完你们的厂房后,我就知道,在与你们的竞争中,‘大象’早已没有机会了。”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曾说:“三一人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品质改变世界’。”
首先要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高素质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团队,包括掌握标准化作业的技术工人, 这是我们的基础。
其次就是要构建一个能高质量产出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硬件系统,即制造技术系统;另一个是软件系统,即先进的制造管理系统,同时,我们还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工厂环境。
三一重工18号厂房是智能制造的一个典型车间,该车间占地11万平米,拥有6条现代化总装生产线,是全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工厂。
【世界500强标杆参访】10月21-22日探秘大国重器的智造之路-走进中国中车&三一重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