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丽婷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黑土地上的春耕大幕正缓缓拉开。为给农业生产提供强大农机保障,冰城的农机检修环节加快收尾,铁牛铁马在春天里赛跑,带动现代化农业生产稳步奔向“二十一连丰”。
记者从哈市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哈尔滨市累计完成农机具检修19.32万台、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8141人次,耕种收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40%,农业机械化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在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大库内,王洪军正在埋头与一台“凯斯305”较劲儿。忙了半个多小时,王洪军坐进驾驶室,“咔塔”一声按下启动键,闲置了5个多月的“铁牛”毫不费力就发动了,王洪军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王洪军是合作社的农机手,这台车是他的“专属座驾”,3年前合作社花了160万元置办的。作为全村的“王牌铁牛”,这台农机可以一次性起垄15条,还自带“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支持无人驾驶功能。对于这台座驾,王洪军喜欢得不得了,每次下田回来都要细心检查、擦拭一番。
王洪军说,他家有30多亩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他开几个月拖拉机,比种一年地挣得多。
在丰裕村,像王洪军一样的农机手有20多人,他们人人身怀绝技,不但驾驶技术了得,修车手艺也是一流。农业部门每年都要给这些农机手提供多次专门技术培训,自己的车出了毛病,他们全都有本事就地解决。
农机手一般都是本村村民,土地规模化种植后,他们选择了带地入社,土地有一份收入,自身还能打工再赚一份。就这样,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也更高效。
木兰工业园区内,“立峰农机”生产车间机械轰鸣、焊花飞溅,一台台配合大马力拖拉机使用的农机具相继“走”下生产线,为春耕生产提供现代化农机装备支撑,为春耕添更多保障。
农机销售员徐召平在认真检查一台刚下线的旋耕机:轮轴粗壮结实,旋齿传动平滑顺畅,用手就能拨动,传出阵阵“咔哒”脆响。作为厂里的销售冠军,徐召平对农机的特性了如指掌。
“坡岗地、水泡田所用的犁铧差别很大,根据农民的需求,对症下药提供订制服务,这样才能让农业生产效率更好,让乡亲们更信服。”徐召平说,销售人员们都来自农村,对于农业生产环节“门清”,是“三农”服务中的重要一环。
木兰县柳河镇三星村村民王金成是“本土农机”的受益者,他家有5亩水塘地。王金成说:“秋收时,大型农机下不去水塘地,秸秆没处理干净,每到开春耙地都缠犁。在县里改装了旋耕机后,生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这点活儿一天就能干完。”
木兰县立峰农业机械经销有限公司是木兰县最大的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备耕时节,每天都要卖出上百台农机具,农民根据生产实践所需,想要什么样的改造,就和销售员说,很快就能拿到“趁手家什”。
通河工业园区内,有这样一个农机车间,从种到收的机器一应俱全,贯穿通河生态稻全产业链。
在大海农机机械有限公司农机具生产车间内,企业负责人胡世海指着一个近3米高的“大块头儿”告诉记者,这是新型的稻田苗床粉土机,多硬的土块装进料斗后,出来的都是细“粉”……经过多年技术改良,这款机器如今已经是“第五代”,增添了不少新功能,特别实用,这是目前客户订购最多的机械。
“从水稻选种、浸种到育苗插秧,水田里的春耕活儿特别多,分类也很细,每一项都对应着专门的机器。摆在这个车间里的设备多达数十种,除了发动机,咱们的车间啥都能改,只要提供图纸或者描述用途,就能给你‘私人订制’。”胡世海说。
“大海农机”作为通河县规模最大的农机制造企业,担负着农业机械装配重任,年生产运粮拖车、粉土机、平地机3000余台(套),小型农机改装多得数不清。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从春种到秋收,相关服务贯穿通河生态稻生产全链条,起到了强大的农机保障作用。
农机添动力,丰收增底气。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围绕“良机”,抓好农机应用推广,推进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强化整地、播种、植保、收获全过程农机装备保障、精准高效作业。目前,哈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7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14.4万台,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保有量1.3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