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离厚爱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虽然在国家有力领导下,我们度过了疫情冲击波,小康生活已成常态,但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并不是如此。
上个月,联合国五大机构发布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公布的几个数字让人不安:当前全球有6.9亿人正处于饥饿状态;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五年中增加了6000万,到今年底,疫情可能让长期饥饿人口新增1.3亿人。
两天后,联合国又发出预警: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据媒体报道,肯尼亚一位单亲母亲,独自抚养8个孩子,买不起粮食,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这位母亲只能把石头放在锅里煮,假装有饭可吃,只为了让孩子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慢慢睡去。
而中国,要养活14亿人口,还是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我们也会遭遇饿肚子的困境吗?
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透露,中国粮食最近五年产量都在1.3万亿斤以上,稻谷、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达到百分之百,库存超过一年产量,够全国人民吃一年。
另外,从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夏粮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创下历史新高。
问题是,这些粮食,来自哪里?河南、四川、山东、安徽等省份,都是产粮主力,不过,从2011年起,蝉联中国粮食产量、输出量第一的省份,始终都是黑龙江。
以2018年为例,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达到2666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3%,媒体称之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去年5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举行“北粮南运”项目启动仪式。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有50万吨东北粮食运抵四川,“形成粮食物流、贸易、加工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
一出手就是50万吨,相当于10亿斤,而且每年源源不断,这就是“粮仓”的底气。
东北三省之所以能成为大粮仓,与当年轰轰烈烈的北大荒“拓荒种田”密切相关。
70年前,北大荒还是一片杳无人烟的荒地,经过数代人的开垦尤其是机械化运作,如今,北大荒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
400亿斤,或许没法具体感受,但以人均每年消耗400斤粮食计算,400亿斤,能解决一亿人的吃饭问题。
今年四月份,当全球粮荒广受关注的时候,袁隆平院士直言,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
一位卖大米的东北大姐则拍摄了一条短视频,背景是堆成山的袋装东北大米。大姐希望网友们“理性购买”,她说:“咱是天下粮仓啊……你要是买到家,多了长虫子了,你是吃了呢,还是扔了?”
谈到北大荒,人们很有可能会想到面朝土地背朝天,或者是淳朴的农民收割稻谷等情景。
不要被刻板印象带偏了!北大荒,可能是中国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最高的垦区。
早在1947年,战乱中的东北局就接到指示,要在东北试办国营农场,进行机械化试验,以迎接全国解放后的农村建设。
简单来说,农场机械化试验,除了团结当地群众,巩固根据地,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解放后的饭碗问题。
正因如此,北大荒成立之初,就在不停地提升设备,聚焦机械化生产。从人工开犁、小药壶喷农药、镰刀收割,到利用日本溃逃时留下的破旧拖拉机、农具生产,再到成立垦荒机械队,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行。
到现在,北大荒已经“升级”为全机械化作业式农场,种管收都有大农机上阵,打药灭虫有飞机无人机,利用北斗导航后,喷雾机、打浆平地机、联合收割机等都是无人驾驶。
一边推行机械化,另一边农业研究也没落下。最牛的研究人员,当属“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
早前,垦区没有水稻,但后来,主产品大豆、小麦遭遇难题:1981年,北大荒发生特大涝灾,大豆基本绝产,小麦没法收获,眼睁睁损失粮食30亿斤;第二年,一场又让200多万亩洼地被迫弃耕;第三年,正要收割的160多万亩小麦又遭水淹,颗粒无收。
在这种情况下,水稻不怕涝的特性凸显出来,徐一戎建议“以稻治涝”,他亲自下场指导,带领团队从日本、韩国搜集稻种,不间断观察稻苗生长状态。
最终,寒地水稻单产突破600斤、800斤、1000斤……随着数字屡屡被打破,水稻成为北大荒乃至整个东北三省的主要经济作物。
不只是产量,得益于寒地属性,东北稻米一年一熟,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因此广受消费者欢迎。辽宁盘锦大麦曾是“奥运会专用米”,黑龙江响水大米、五常大米成为国宴用米,五常大米更是征服了太后,数次对宫里人宣称“非此米不能尽食”。
不难看出,是中国的土地与人,促成了东北稻米的辉煌,而东北稻米又回馈着国人,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