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中学彭春阳笔者按: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自1月16日部署至苏丹维和任务区以来,在世界火炉的炙烤下,克服蔬菜短缺、传染病流行、蚊虫叮咬、蛇蝎侵袭、战乱等带来的困难和危险,出色完成了联苏团交赋的各项维和任务,受到联苏团和友军的一致赞扬。鉴于中国工兵的突出表现,6月1日,联苏团总司令里德尔中将专程从苏丹首都喀土穆赶赴瓦乌中国工兵维和营区,亲自为中国工兵授勋,称赞二战区有了中国工兵才走在六个战区的前列,对于中国工兵取得这样的荣誉受之无愧!荣誉背后,凝聚着维和官兵的诸多心血和汗水!对此,笔者对执行维和任务中的部分人物进行了采访,当然,这只是275名维和官兵辛勤工作的一个缩影,希望从他们身上能够展示中国维和工兵在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风采,以飨读者!
【主人公小档案】刘其扣,1988年1月入伍,少校军衔,中共党员,四次荣立三等功,江苏盐都区人,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道路桥梁中队代理中队长。维和期间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瓦乌市中心大道是当地的一条重要经济要道,但由于年久失修,道路已变得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在修筑这条道路中,道路桥梁中队的代理中队长刘其扣是一线道路施工的指挥员。为了将这条重要的经济要道修筑成当地人民的致富路,中国工兵决定将这条原来只有8米宽的双车道道路修筑成宽12米的三车道,并且对路基进行加高,以提高雨季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道路施工的作业量十分巨大。
为了尽快将道路修好,中国工兵采取人停机不停的方班科学作业。为了确保作业中的人员机械安全和施工有条不紊进行,刘其扣每天坚持一线指挥,从早到晚一直奋战在施工指挥现场。每天,他第一个到达施工现场,协调道路作业。为了确保安全,他手持对话机,亲自指挥自卸车倒土;为了发挥各种工程机械的整体作业能力,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他跑前跑后,指挥着推土机、平路机、水车和压路机逐次作业;他既当指挥员,又当安全员,每天上工地指挥一站就是10个小时,从不叫苦喊累。
中午,大部分人员轮班回营休息,他却冒着50度以上的高温,带着部分操作手和几台平路机、压路机和挖掘机继续作业,除了晚上睡觉,他一天到晚都在工地上,就连中午饭也是让人带到工地上。大队领导安排他休息一会,他却说:我没事,我受得了。就这样,为了瓦乌的交通建设,他连续在这条中心大道上奋战了8天,官兵们都称他为不下火线的指挥员!
道路修好后,刘其扣望着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当地人民对中国工兵感激的微笑,感到无比的甜蜜。
【主人公小档案】王正乐,1968年9月出生,河南省潢川县人,现为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一级医院院长。维和期间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在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区,经常见到一个身穿白大褂、佩戴上尉军衔、肩挂联合国徽章的军医,带着卫生员在营区消毒,为官兵发放防疟、防蚊等药品或为官兵进行巡诊。他,就是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一级医院院长——王正乐。
在维和任务区,除了来自不稳定社会局势的威胁,对官兵威胁最大的就是传染病的流行和蚊虫的叮咬,一旦被蚊子叮咬,十有八、九会被感染疟源虫,繁殖到一定程度便成为疟疾,严重的会危及人的生命!除此之外,苏丹还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霍乱等传染病的高发区,苏丹南部疟疾、河盲症、等诸多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因此,防疫形势十分严重。
为了做发传染病预防和防疟工作,自到达任务区后,作为一级医院院长,王正乐便带领一级医院的同志致力于官兵的身体健康的工作。面对任务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复杂的安全形势,他带领一级医院的同志创造性的开展起各项卫生防病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他们建立了每周“厕所、垃圾池、排水沟、饭堂、卧室、办公室”等营区环境消杀灭工作,每晚组织一级医院的同志对各中队的就寝后防疫情况进行检查,专门为哨兵和经常外出执行任务的官兵发放防蚊蝇的药品,定期送大队的净化水至二级医院化验,以确保官兵的身体健康。
为了防止施工期间发生中暑和其他意外,他坚持带领一级医院的同志们一线保障,为官兵送来防中暑的药品和解渴的绿豆汤,给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官兵送来一丝丝的凉意。为了稳定病号的思想,他和一级医院的同志们积极热情的为兵服务,对上门就诊的官兵,不仅认真诊治,详细讲解病理及防治措施,还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让官兵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同时,他还在一级医院建立了院长信箱,及时解答维和官兵的有关疑难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官兵们都说:“到一级医院找王院长看病,特别放心、舒心。”
为了将疟疾发病率控制在最低范围,他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定期组织官兵泡蚊帐,发放防蚊剂、蚊香等药品,向大队领导建议禁止早晚穿短衣短裤,并坚持亲自检查,常讲常说,不厌其烦。强有力的预防措施,使官兵患病率大大降低。到目前为止,全大队疟原虫感染率为10%,治愈率100%,做到了无一例病人出现误诊或漏诊,安全无事故。官兵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官兵健康的守护神!”
【主人公小档案】李彬,2000年8入伍,中尉军衔,中共党员,江苏省溧阳市人,原为军区某局翻译,现为维和工程兵大队的专职翻译。维和期间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在二战区UN城,李彬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但只要提起Interpreter Li,许多在战区工作的国外民事官员和外军指挥官都会竖起大拇指,不住地交口称赞。作为军区挑选加强到第二批赴苏维和中国工程兵大队的一名专职翻译,以其坚实的专业功底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中国维和部队全体官兵和友军同仁的一致好评。
然而,少有人知道为了维和,他毅然推迟婚期投身维和。这位来自江南小城溧阳的外语专业高才生,有着和自己的名字一样文质彬彬的外表和气质。2004年7月,怀揣着英语专业八级资格证书和本科毕业证,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毕业分配到济南军区某局担任翻译工作,就在接到赴苏丹维和任务通知时,这位徜徉在爱河中的小伙子才刚刚办好结婚手续,正准备和恋人张扬在2006年12月初举办婚礼。但军区有关部门一声令下,他二话没说就来到信阳雷山维和工程兵大队封闭集训基地报到,毅然把婚期再往后推迟。
从雷山开始,还没有出国,他就担负各种维和工作的翻译工作,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并主动担任维和官兵的英语老师,全面提高维和工兵大队每个官兵应有的最低英语能力。在赶赴任务区之初,大部分官兵与维和任务需求的语言能力差距较大,针对这种现状,身为专职翻译的李彬感到一方面自我加压,加班加点,另一方面,主动请缨根据任务区的特点和工程兵大队的工作需要,整理收集了一大本工程兵维和口语手册。白天工作抽不开身,他就利用晚饭后时间为官兵们讲授涉外礼仪、当地民俗常识和常用英语会话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个月下来,在李彬同志的倡导下,维和工程兵大队英语学习蔚然成风,大队英语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官兵们遂行维和任务的语言能力和对外交往能力。
作为赴苏工兵大队在瓦乌任务区唯一的专职英语翻译,他始终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不停地运转,整天忙碌着与当地州政府和联办团官兵及各出兵国联络。平时,李彬的口袋里总是揣着两台对讲机:一台是和分队内部联系用的,另一台是与战区工程部门等外方人员进行联络用的。白天,他要陪同大队领导跑工地、跑战区司令部,汇报情况、出席会议、协调安排工作。在南苏丹近乎50度高温的炎炎烈日下,到处都留下了他在大队营地和战区司令部之间穿梭的身影,数千米的施工线上,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迹;夜深人静,当大队的绝大多数官兵已经进入梦乡,他案前的灯还亮着,处理邮件、翻译文字资料、整理上报呈阅材料……作为大队离不开的人,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不能正点吃饭,多少次通宵达旦,多少次服上几颗药带着病体继续工作。
截止五月下旬,经他的手翻译完成的相关材料和拟发的英文件,累计已达20余万字。这沉甸甸的一沓文字,凝聚着他的辛劳与智慧,凝聚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他给党和军队交出的一份合格的答卷。正如公务员小郝所说的,我们的李翻译整天就好比是只蜜蜂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主人公小档案】陈孟云,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道路桥梁中队中队长兼伦拜克作业小分队队长。多次荣立三等功,优秀员。维和期间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伦拜克营区是联苏团在该地区的一个分支办公机构,由于地势低下,每到雨季整个营区泥泞一片,联苏团官员和肯尼亚部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切盼望着中国工兵分队的早日到来。
2月8日,在大队长白永的带领下,他随同参谋长崔照明一起,部署至伦拜克作业区,负责12.6万平米的营区地基加高和平整任务,据初步计算,单需取土就要2.4万立方,任务非常艰巨。联苏团确定的取土点距营区单程14公里,其间大车路是一条唯一通往朱巴主要干道,穿越伦拜克市区,途经14个部落村庄,过往车辆川流不息,市区流动人员频繁,车队在道路上行驶几乎是在车流人流中行驶,稍不小心就会发生车辆事故。特别是伦拜克任务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市区和道路两侧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游兵散勇,经常在闹市区遇到不名身份的人员拦阻车辆,或强行上车,或躺在路上不让通过,对我维和官兵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为了做好途中安全防护工作,参谋长指派其负责取土期间整个路途的人员、车辆安全。为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参谋长崔照明指派陈孟云负责取土作业过程中的人员、机械和车辆安全工作。面对险恶的作业环境、面对每天提心吊胆的车队开进开出、面对繁重的取土任务、面对这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已经38岁的陈孟云队长,每天出车前,都要集合操作手、驾驶员强调注意事项,明确遇到各类情况时的处置方法。每天,他的指挥车都是在车队前方第一个开进,机动途中,利用车载电台,通报沿线情况,及时与各车保持沟通,对每个路段的车距、车速做出严格规定。每当遇到情况或通过险要地段时都亲自处置并指挥车队逐个通过。
有一次,他生病发烧,崔参谋长安排他休息,他却坚决随队跟车,说:“还是让我坐在车里吧,这样我的心才会踏实!”五个多月来,每天三个往返,除了下雨几乎天天如此,整个身体比刚来时瘦了15公斤,却换来了整个维和小分队人员、车辆的安全,同志们都尊称他为“取土路上的保护神”。
【主人公小档案】遆好领,1974年3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河南省封丘人,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四级士官,二次荣立三等功,五次被评为“优秀士官”,8次受嘉奖。维和期间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为瓦乌人民修路中,有他开着压路机压路的镜头;为后勤基地搭建板房时,他与战友一起认真准确地测量水准;为伦拜克、阿维尔部署人员和装备中,有他不知疲倦开着机械、车辆随队长途跋涉的身影……在维和工程兵大队,有这样一位既精通“推、挖、装”技术,又懂车辆驾驶和维修的操作手——遆好领。
其实,遆好领最为拿手的却是平地机的操作与使用。因为平地机在该部配备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加上操作复杂,所以这方面的技术骨干不是很多,而遆好领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钻劲,硬是练就了一手平地机的操作绝活——一铲刀下去,保准又直又平,而且高度误差基本为零。
在承建新UN机场施工中,由于机场各方面标准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机场地面的平整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否则就很可能影响到飞机的降落安全。为了保障4月份战区司令长官会议在二战区召开期间大型130运输机的顺利降落,解决瓦乌机场军民合用的矛盾,联苏团命令中国工兵对机场跑道进行全面维护,并在原机场本侧新建一个停机坪。接到任务后,中国工兵以高速高效的作业速度,完成了机场的基础工程,但在对机场地面硬化之后进行精度平整时,换了几个平地机操作手作业时不是高就是低,影响了作业质量和效率,遆好领赶到后,只见熟练的几个动作后,铲刀迅速得到定位,再看平整后机场地面,平如镜面,经过测量误差基本为零!自此,每逢遇到高难度的平整作业时,官兵们就会首先想到遆好领,因为在官兵眼中,遆好领早已成为“离不开的操作手!”
【作者简介:李青,男,笔者青纱帐,1974年12月出生于河南安阳,1993年12月入伍,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部队新闻干事,著有新闻文学作品集《青春的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