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智通6月26日,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绿色供应链“碳足迹”计算器发布会暨亚太碳中和创新示范社区成立大会成功举办。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党组书记朱民出席并致辞,与欧冶云商、上海数据集团负责人共同启动单一窗口绿色供应链“碳足迹”计算器。
朱民主任对大会的举办表示诚挚祝贺,并指出,近年来,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创的一种国际贸易便利化举措,在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也取得了诸多成绩。从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新挑战出发,市领导对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用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推进低碳供应链建设,放大溢出效应,形成良好生态,集聚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发展”。
朱民主任表示,“碳足迹”计算器的发布上线,进一步丰富了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整体功能体系,有助于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企业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分析决策能力,支持企业开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贸易,实现国际贸易绿色生态圈的价值共创。“碳足迹”计算器的发布,以及亚太碳中和创新示范社区的成立,既是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相互促进的典型应用,也对上海加快推进绿色贸易供应链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上海市商务委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加快推动贸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各种创新和探索,亦希望有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绿色贸易建设中。
在企业碳管理的过程中,能精准地提取相关信息并根据业务需求作出准确分析至关重要。依托上海“单一窗口”,以“大场景、小切口、场景化”为理念,结合航贸大数据开发的“碳足迹”计算器1.0版本,能够高效计算货物产品 在航运过程中的碳排放相对值。“碳足迹”计算器在算的过程会调取提单号下的货物 及对应重量信息,接货地、起始港、目的港和交货地信息,各地址间的运输模式和实际运输距离数据,并且还可以调取各运输段载具的信息,比如船舶的型号、吨公里碳排放量,最大装载量、涉及航次的实际装载率等信息。碳排放测算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接系统,定制数据交换服务,由系统调用计算结果,也可以通过页面手动输入货物重量、起运地、目的地、运输模式、船舶吨位等信息,来查询通用规则下的碳排放数据。“碳足迹”计算器通过对供应链各个链路场景碳排放精准分析,可为推动产业链协同降碳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小山对指出,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推进低碳供应链建设,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数据集团的支持下,亿通公司与欧冶云商合作开发了可进行国际供应链“碳足迹”跟踪的碳排放计算器系统。同时,为做好“集成与孵化”的工作要求,对接国际高标准的贸易规则,引领构建贸易便利化的碳体系,成立亚太碳中和创新示范社区,聚集不同生命周期下统一核算标准的碳数据收集厂商等第三方企业,以“3060”双碳目标为指引,为生态企业提供一站式碳核查、碳减排、碳咨询等服务。
欧冶云商与亿通国际达成一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流通领域对产品的碳排放计算服务,持续进行相关的研究,形成数据产品服务互补,并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落地运用。
中国宝玉石交易中心与亿通国际将携手合作,共同开展宝玉石“一带一路”绿色智能溯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欧冶云商碳中和办公室部门总经理林力主持大会,并宣布本次会议为零碳会议。据悉,欧冶云商认购中国宝武定点帮扶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户林农55.6亩优质的固碳树种思茅松和栎树林,用于抵消本次会议期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68.0557吨 CO2e。
备受关注的CBAM将在2023年10月1日正式启动过渡期,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武从几方面为企业提出应对建议:
首先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在法规管控的范围内;不在范围内的企业要实时跟踪法规覆盖的产品范围扩展;在范围内的企业主动去CBAM机构注册,着手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核算公司在国内为产品支付的碳价;邀请被认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开展市场宣传。
当前,CBAM、PEF、CCA等全球各国推出的一系列碳中和相关政策法规将对全球贸易带来重要影响。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贸易对话中,打通标准化语言的对话渠道至关重要。欧冶云商低碳减排一级首席师张明明介绍,钢铁行业EPD平台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中国宝武等企业共同发起、欧冶云商建设并运维、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平台,为满足钢铁价值链上下游用户产品环境绩效披露需求。截至2023年5月31日,平台注册用户达2074个。基于用户需求,平台可为用户定制开发的EPD标签,这也是链接“企业”和“终端用户”的重要桥梁。目前,平台正在推进与国际对等平台的互认,协助企业主动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物所上海运营中心主任徐为分析,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数字化与绿色化高度协同,将产生1+12倍增效用。借助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能源、物料等资源及生产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分析,通过工艺数据库、环境因子数据库等大数据以及各类诊断、预测、对标等数字模型,可以实现工业生产各环节能效优化和减污降碳,进而达到绿色化目标。
根据国家环保绩效分级的相关政策要求,钢铁生产基地都面临着达A的刚性需求,其中大宗物料和产品运输采用清洁运输方式或电动重型载货车辆的比例不低于80%。新能源重卡解决方案的建立迫在眉睫。作为宝武集团旗下领先的大宗材料物流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宝武物产充分发挥整合能力和规模效应,面向宝武集团内外钢铁基地,提供清洁运输电动重卡整体解决方案。对于新能源重卡解决方案,宝武物流资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宇翔费宇翔给出几项看法:使用电动重卡承担钢厂的产成品运输是在特定场景下的一种特殊应用;上马电车项目要结合效率和环保综合去看;电车的使用成本会倒逼钢厂出厂物流调度水平提升;企业要根据电动重卡特点来改变行动。
“绿色、低碳、智能”是当前航运业的发展趋势。与航运业相关的CII 、ETS、ETSA、MRV、船舶能耗数据和碳强度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则的推出,激发了庞大的船舶节能改装、运营优化及更新需求。航运企业对船舶绿色低碳智能管理要求全面提升。
中远海运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韩懿介绍,船视宝是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其航运数据中台产品推出的数字化产品,为行业提供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的数字化服务。中远海运科技基于“船视宝”核心功能船舶AIS数据、气象数据、行为动态数据、基础资料和报文数据,开展了16种气象和载况条件下的转速-航速和转速-油耗基线模型研发。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碳足迹功能和CII看板等系列产品。中远海运将持续探索更多数字化方式,助力行业碳中和转型。
马士基中国脱碳业务开发经理谢文轩表示,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危机,马士基的船队必须直接跨越到使用绿色燃料,绿色甲醇与生物柴油相结合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唯一确定且可规模化的技术方案,并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能够实现 2040 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马士基需要做到 2030 年至少有 25% 的海运货物使用绿色燃料进行运输。马士基将陆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不断追加甲醇燃料集装箱船的建造。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顾一民认为,尽管医药行业目前并不是能耗大户,但积极推动医药行业碳中和的发展势在必行。他分析,从医药行业ESG的评级情况看,目前在医药行业中能够进行披露ESG的数量占上市企业的将近30%,其中,有68家获得公开评级,离达成目标有一定差距。 但是通过ESG信息披露要求,可以促进大量上市企业尽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菅匡彦表示,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有限公司主要通过提供支持绿色产业的保险产品、创新型绿色金融资产运用、绿色产业风险服务等从六大领域具体落实绿色零碳行动。为此,公司制定了具体的绿色指标“MSGreenIndex”,并且希望和更多企业去“共创”绿色未来。
中信期货能源与碳中和高级研究员姚彦旭从多角度对中欧碳市场及双碳金融做出分析。他表示,欧盟是目前全球碳交易最活跃的市场,其碳交易价格及交易量也均远超于中国碳市场。从未来欧盟碳交易价格的波动去看,短期内,欧盟碳排放价格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天气、能源价格相关,而在长期,随着欧盟免费配额持续减少,会使得其碳价整体走高。
在论坛环节,主持人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航运信息研究所所长徐凯就国际贸易碳规则带来的影响及应对之道等核心问题与嘉宾展开交流探讨。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林翰表示,与碳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陆续出台,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完善和成熟的中国碳市场。在变化之下,不管是国际规则的倒逼,还是企业的自发行为,拥抱碳中和的市场化动作会越来越多。
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从供应链和产品碳、组织碳、活动碳等多维度对碳足迹进行分析。他指出,任何一个维度的碳足迹最终是要落到供应链链条上的每一家企业,而这在每一家企业身上的体现均不同,将链条追溯下去是非常复杂的。为此,一个科学、公允、公里的EPD平台的建立至关重要,并要对应到每个产品做PCR,众多基础的工作都需要去做。
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刘涛从五个方面给出应对之道,一是从设计阶段做低碳设计;二是在制造环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碳管控;三是协同上下游做供应链的减碳;四是面向下游用户去做市场低碳营销;五是数据披露,从公信力和互通互认的层面解决问题。
德国莱茵TV大中华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总经理桑坚忠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碳排放和碳管理有很大差别。从国际上双碳相关规则去看, 桑坚忠认为,碳税、碳交易本质是为了用一种市场化手段去减排,这更是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展现自身实力的机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碳数据与碳评估研究中心正高级研究员行政总工汪鸣泉指出,在双碳转型推进的过程中,新技术的推进至关重要,特别是太阳能、风能、储能、超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数字化等。未来,围绕示范社区,一系列新的技术将会诞生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