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体解剖授业近日,市公路中心就智慧管养公路工作接受福建交通广播FM100.7采访。采访从“积攒内力”“巧借外力”及“智慧+管理模式”三方面入手聚焦我中心智慧管养公路工作。
播出栏目为全省广播大联播特别节目之《福行八闽》,该栏目由福建广播电视局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交通应急广播联合全省各级广播媒体共同制作。
【播音主持人】在泉州市公路中心直属公路分中心市郊公路站有一个小机械班房,这里出了很多的实用小发明。其中很多都是站长陈德清潜心研发的。陈德清从事公路管养工作30年,他说,在工作中他就是喜欢鼓捣一些工具。比如,日常的公路小修养护作业当中,他们经常需要搅拌砂浆,他就和同事一起发明了DC12V小型电动砂浆拌和(huò)机。
【直属市郊公路站站长陈德清】过去我们都是人工拌砂浆,费力气,拌起来不均匀,还容易造成路面的二次污染。我们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进,发明出了这个小型电动砂浆搅拌机,主要是靠车载(zài)的电瓶驱动,一个人就很好操作,时间上节省很多。比如说拌一方砂浆,人工的话起码也要半个小时,用机器替代人工,几分钟就可以拌出来了。
【播音主持人】这个发明获得了2020年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像这样的发明,陈德清有50多件,像桥涵通道活动模板、桥梁伸缩缝小型清吸机、小型手推式振夯(hāng)两用压路机等等。
【直属市郊公路站站长陈德清】这个主要是平时工作经验积累,再加上平时比较爱搞这些小钻研,鼓捣一些工具。我们在养护作业的时候,比如我们用到一些东西,觉得哪里比较不合理,我们就自己喜欢动手给它改进一下。我们在搞的话,大家都集思广益。我们自己在用,感觉比较灵活比较方便,减少自己的劳动力。
【播音主持人】泉州市公路中心监理科科长、高质量创新发展课题工作专班负责人刘福土告诉记者,在泉州公路部门,有很多来自一线养路工、路政员之手的发明、创造,像手推自行式割草机、自动式路肩割草机,“穿山甲”路产巡查APP,“泉路通”微信小程序等等,都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奖。
【市公路中心监理科科长、高质量创新发展课题工作专班负责人刘福土】“泉路通”微信小程序是我们产权科开发的,19年得到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比赛三等奖。目前我们市公路中心的各个分中心都有在用这个微信小程序,外部的群众也可以用。比如说,我们路上有出现病害了,可以通过定位,还有把现场的图片拍完输入这个“泉路通”微信小程序,这样子,我们路网中心就可以得到这个信息,然后通知相关的公路站到现场去进行处置,这样效率就比较高了。
【播音主持人】刘福土表示,近年来,泉州公路部门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五小”创新大赛;开辟“养路工书屋”,营造一线学习氛围;通过名师带徒、以老带新,共同钻研科研项目;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创新能力,成效明显,还招收了80多名的大学生养路工。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科研成果一直占据我省公路系统的“半壁江山”。仅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就有32个科技项目获得立项,其中11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这一项项来自一线职工的发明创造,大大减轻了公路养护作业的劳动强度、降低养护成本,提升了管养的智能化水平,助推我省公路养护事业向专业化、智能化的大方向发展。
【播音主持人】在泉州市公路中心路网中心,万建丰和其他的值守人员一起全神贯注地盯着监测大屏幕。他们要实时观测大屏幕上的100多路监控画面,看桥梁、隧道、路面等,一旦发现有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发生,就立刻通知相关公路班站去处理。尤其遇到台风天,他们更是绷紧了弦。
【路网中心值守人员万建丰】今年5月29日下午16点,我正在值班,从监测大屏幕看到永春县石鼓镇凤美村附近路段右侧发生大货车抛锚事件,占用1个车道,造成车辆单幅通行。发现这个情况后,我马上打电话给永春公路分中心路网中心的值守人员,他们马上跟管养该路段的公路站站长联系,站长接到信息后,就会迅速集合人员、设备前往现场处置事件,协助货车通行。
【播音主持人】万建丰还马上联系了泉州当地客运公司安办部门,正在运营中的客车上的“小黑匣”马上就接收到了这条信息,在车载屏幕滚动播放,并通过语音播报,客车司机就可以及时调整路线,避免堵车。万建丰说,他们把这种运用高科技的模式称作“指尖养护”。
【路网中心值守人员万建丰】以前没有这种监控屏,由他们班站开养护车去巡查,刚好有巡查到,然后再报上来,没巡查到也没办法。现在我们使用电脑,投放到大屏幕上,我们管养的重要路段都可以看得到,能够及时准确方便发现情况,我们打电话一分钟之内打给分中心的路网值守人员,通过我们手指马上就可以下指令给他。
【播音主持人】泉州市公路中心监理科科长、高质量创新发展课题工作专班负责人刘福土告诉记者,近年来,泉州公路不断探索从传统养护向“智慧管养”转型,他们巧借“外力”,不断将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到公路养护当中。
【市公路中心监理科科长、高质量创新发展课题工作专班负责人刘福土】以往我们公路路况检测主要是依靠人工现场观测、丈量、计算,要封闭观测通道,既影响交通,工作效率也比较低。比如说我们用人工去走路检测,一天就走2、3公里。2019年我们引入了道路综合检测车以后,就不用封闭交通了,技术人员就能在车里面安全多了。车开过去,相当于一小时可以走60公里,就完成路况检测、道路设施立体图像等采集工作。使路面病害处治更加及时全面,公路养护工作也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播音主持人】刘福土说,泉州公路部门现在逐步推广一种叫智慧锥桶的装置,这种智慧锥桶非常轻便,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放在作业区的前后位置,通过安装在锥桶上的芯片就可以把作业位置和作业事件通过语音传导给卫星导航系统。
【市公路中心监理科科长、高质量创新发展课题工作专班负责人刘福土】过往的司乘人员经过这个路段的时候,他就会事先得到一个语音的提醒,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也是很好地保护我们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我们还接入了公安局的视频信息监控点有2600多路,主动为公众出行提供路况信息服务。
【播音主持人】泉州公路部门着力打造智慧管养新体系,通过这种智慧+管理模式,使公路的信息从内部数据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大数据,更好地为公众出行提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