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泓语是男是女株洲晚报12月18日讯(首席记者胡乐/文 记者汪成 实习生廖斌/图)一场寒雨后,空气中的寒流倍感凄冷。此时,我们或许坐在室内,吹着暖气,静待夜幕降临。而这座城市背后,在那些简易工棚中,外来务工的打桩人,在忙些啥?
围着电烤炉,交叉的胳膊和腿投影在水泥地上,飕飕的冷风从缝隙中吹进后,李师傅弓着腰把电烤炉调亮了些。
40多岁的李师傅来自四川达州,和老婆来株已有17年,从最开始的打零工,到现在打桩基,生活起居都在神农城附近的这个工地,他和几十位达州老乡工作一个多月了。连续的阴雨天,让他们趁着春节前再赚几千元的计划泡汤。
相比其他的务工人员,李师傅的收入算是高的,两夫妻一年有近十万的收入。但其中的苦,不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
“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抽水,7点去打桩,一个桩基得打10多米,地下水合着泥土,把衣服搞得又脏又湿,尤其在冬天,这种感觉更不好受,一天下来得换五六套衣服。”在李师傅五六平方米的帐篷内,挂着两件被泥巴覆盖的外套,由于天气湿冷,衣服难干,所以不能洗,等水干后,李师傅把脏衣服套上,再去做事。
“最担心的是安全,桩基一般只能容下一个人下去挖,所以一旦上面有石头掉下,或者遇到塌方,很可能遭遇受伤甚至死亡,这也是为什么打桩基的都是夫妻干活,因为我们男人命都掌握在老婆手里,只有老婆在地面守候,我们才敢在下面做事。”李师傅的邻居,来自张家界48岁的杜师傅是这群人里面的新人,才来一个礼拜,由于地域关系,两夫妻更显得形只影单,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活干。
夜幕拉下三个小时后,杜师傅准备上床睡觉,冬天的夜,让他很难入眠。常年在湿冷的环境中工作,这些打桩人绝大部分都有风湿病,而一到下雨天,就是病犯难的时候。
李师傅和老乡们还未睡,他们围着电烤炉正聊着雨什么时候能停。他们中有很多人来株洲已有很多年,辗转多个工地,他们是城市发展的建设者,但他们真正踏入过这个城市,除了外出买菜,围墙内的工地就是他们的世界,所以,他们就像是一个过客。
其实,以他们的收入,几年下来,就能在株洲买个小房子,但他们没有一个打算过要留在这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