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治理概念股一个国家经济底子硬不硬,关键看其工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习日前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近年,我市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以新旧动能转换“转”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工业,洛阳的“金字招牌”,几番栉风沐雨,而今光泽更亮。
一个国家经济底子硬不硬,关键看其工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习日前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近年,我市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以新旧动能转换“转”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工业,洛阳的“金字招牌”,几番栉风沐雨,而今光泽更亮。
置身中国一拖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我们仿佛穿越一个甲子,亲身体验中国工业发展史。
“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骨干项目中有7项落户洛阳,构成了洛阳早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主体框架,“洛阳制造”也因此闻名全国。
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成批的学生、工人、干部从大江南北会聚洛阳。1953年,洛阳城市人口有14.116万人;到1957年,洛阳的城市人口猛增到52.9万人。
“新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厂,是硬生生挑出来的……”从中国一拖退休职工刘福生口中,记者听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两百壮士挑出一座工厂”的感人故事。
一拖建厂初期,筹备组从开封调来200多人的装卸队,先行来到荒无人烟的一拖建设工地。刘福生的父亲刘得仓,就是这支装卸队的一员。
“冬天,家人送来的饭冻成冰坨子,没地方热饭,大家就用黢黑的手,抓着饭坨子直接吃;夏天,烈日炎炎,装卸队的人光着膀子用大铁锨卸煤,煤尘和汗水在脸上、身上构成了一幅幅水墨画。”刘福生说。
1958年7月20日,在欢庆的锣鼓声中,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披红挂彩问世。在那段时期,洛阳还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等多个“全国第一”。点击观看《工业基地》视频
进入“十三五”,主导产业效益较差、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产业特而不优等问题成为洛阳这个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绕不过去的坎。
传统产业是不是包袱,关键看如何转型。我市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着重把握好“四双联动”,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双向发力”、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双高引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双赢并进”,让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加速发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机器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特种机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厂里,记者大开眼界:机器人满车间来回穿梭,调运货物、装配部件,“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从幻想成为现实。
近年,我市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积极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催化“洛阳制造”向“洛阳智造”嬗变。
高端医疗器械,一直是制造业国产化的“硬骨头”。在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随着洛阳康达卡勒幅医疗设备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即将实现“洛阳造”。
通过《县(市)区绩效考核办法(修订)》,我市激发各县(市)区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一条城区与县域齐头并进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上半年,我市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同比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第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8.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1.5%,均创历史新高,工业持续迈向中高端。
北玻高端玻璃为苹果新总部大楼当“外衣”,中信重工跻身中国最大的特种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打造国内最大海绵钛生产基地……国有企业加速转型,民营经济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以“四双联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正带领洛阳制造业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产业发展新路。
前不久,在经历夜以继日的建设高潮之后,洛玻集团第三代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玻璃生产线成功点火。
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拥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洛阳浮法”历久弥新,实现洛玻超薄电子玻璃“从有到优”的蜕变!
近年,我市通过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筑牢经济发展基础,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正在加紧建设的格力空调洛阳基地项目,是格力电器公司在全球布局的第13个空调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
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助力我市建设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对于壮大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为洛阳建设中西部最大高端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重大支撑项目,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建成后将使得洛阳石化炼油产能提升至每年1200万吨,有力推动我市乃至全省石化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转型升级;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洛阳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再出发,必将书写不负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1990年年末,全市有乡级以上(含乡级)工业单位1362个,职工63.4万人,工业总产值128.8亿元,分别是1949年的13.7倍、157.5倍和1288倍。
●2018年,我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772.9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