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蓝色命运2021全球起重机制造商10强榜单日前发布。该榜单由《中国工程机械》杂志组织,以入榜企业2020年起重机械(包含移动式起重机与塔式起重机)销售额进行排序。
“入榜的三家中国企业,成为了全球起重机产业的增长极。”杂志编辑撰文评价到。
德国起重机巨头利勃海尔霸榜全球第一已达数年,似乎已经让人们习以为常。尽管2020年销售额同比变化不大,利勃海尔仍然被超常增长速度的中联重科和徐工超越,中国制造商第一次成功问鼎全球起重机制造商榜单,荣登榜首。
以具体产品收入看,排名第一位的中联重科2020年起重机销售额53.45亿美元,排名第二位的徐工2020年起重机销售额50.21亿美元,排名第四位的三一重工2020年销售额29.73亿美元。
一家企业,一个行业,亦或是整个国家,如果对其单项产品进行综合实力评价,无外乎是几项指标,历史,规模,技术,标杆,乃至在世界范围内的产品口碑。
对于中国起重机来说,规模上问鼎全球毫无争议,多项独创引领性技术支撑超大吨位世界纪录产品诞生,技术研发已经进入没有对比参照的“无人区”,以品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内核驱动,不仅打破了国外高端品牌的垄断,重塑了世界起重机行业竞争格局,更诠释了中国制造高端品质的含义。
回望中国起重机的奋斗史,正是一部技术创新的革新史,也是风云变幻的发展史。
我们就带您梳理回顾中国移动起重机发展奋斗史中的关键时刻,向一代代中国起重机前辈致敬。
我国轮式起重机从1954年引进前苏联K32型3t汽车式起重机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开始,由大连起重机厂试制。1957年北京机械厂(北京起重机器厂前身)用国产解放牌汽车底盘试制K32型起重机,当年共生产7台。1959~1962年北京起重器机场先后试制了8t汽车起重机、25t电传动轮胎起重机、15t机械传动轮胎起重机。
1961年组建一机部五局以后,对轮式起重机开始全面规划,增加专业制造厂,加速工厂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活动。产品开发归口于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中联重科前身)以后,推动了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制定行业标准,促进了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进程。1967年,长沙建机所与徐州重型厂联合研制10t液压伸缩式汽车起重机。随后各骨干企业先后试制3t~32t级液压伸缩臂式汽车起重机。
70年代末期,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先后两次组织液压汽车起重机的统型设计,提高了产品性能,促进了行业的产品开发能力。
1980年以来,汽车式起重机和轮胎式起重机品种和质量不断提高,液压轮式起重机的起重量从3t~125t整个系列已经填满。1986年,长江起重机厂和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成功研制了125t液压汽车式起重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轮式起重机年产量徘徊在4000台左右,产量上不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产品可靠性差,中大吨位及越野轮胎式起重机产品规格少,影响了产品市场覆盖率,造成某些部门大量进口。80年代海关统计,1981年~1990年的10年间,共进口轮式起重机3557台,支付外汇5亿美元,相当于当时轮式起重机行业5年累计的销售收入。
1982年以后,轮式起重机行业加快了国外技术合作与技术引进的步伐,提高了产品更新速度。以技贸结合形式从日本、美国、德国引进技术软件和零部件进行组装合作生产,并逐步实现国产化;以生产许可形式,从德国利勃海尔引进40t、80t、125t汽车式起重机制造技术,浦沅工程机械厂和徐州重型厂引进利勃海尔25t、50t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北起厂、哈尔滨工程机械厂、徐州重型厂、浦沅工程机械厂分别与日本多田野、加藤和德国利勃海尔开展联合设计,在80年代诞生了一批更新换代产品。
作为中国轮式起重机发源地,1958年正式定名的北京起重机厂带给了起重机行业太多希望。以新中国三线年起,北起的员工开始前往中国的西部和南部,在1965年四川省泸州市成立了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公司;浦沅集团前身为上海工程机械厂,60年代内迁至湖南常德,后移至长沙,成为了一家集工程机械科研开发、制造、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
徐工是由徐州的三厂一所合并而成,其中就有着我国汽车起重机行业的元老——1943年就建厂的徐州重型机械厂。对于中国汽车起重机行业来说,徐州重型机械厂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沉淀——融入自己的东西,将起重机产品从低端带向高端。
2003年8月30日,中联重科正式将国内工程起重机械龙头企业浦沅集团主要经营资产收归旗下。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并购签字仪式上表示,通过不断创新,凭着智慧、胆识和胸襟,就一定能实现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成功打造一个湖南工程机械的联合舰队!
四大家族历经数十年,虽然发展各异,但其理念却历久弥新,他们对于中国的汽车起重机行业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工程起重机行业的持续增长,几乎覆盖了整个“十三五”。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工程起重机行业实现持续性增长。相比2016年销量,2020年履带起重机销量已经翻了三番,而汽车起重机销量则是翻了五番。
作为工程机械板块的“前三甲”,徐工起重、中联重科与三一起重机占据工程起重机市场份额超过90%,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寡头垄断的趋势愈发明显。
从产业整体进步的角度,经过5年的发展,工程起重机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产业链掌控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全球产业地位也迅速提高,正在全力向全球起重机制造业中高端迈进。
越是高速发展,越要立足高远,着眼未来,为下一轮发展积蓄力量。当我们立足高远,着眼未来时,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正掀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新能源、无人驾驶、深度学习、大数据物联等全新的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产品和设计制造环节之中。
在我国“十四五”发展大幕全面开启,疫情环境下国内经济大循环总基调不变的时代背景下,未来中国起重机发展存在无限的机会和可能:5G时代下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必将在起重机和吊装行业大展身手,助力起重机和吊装行业蓬勃发展。竞争态势将逐步走向良性竞合,零和博弈也将慢慢被和谐共生所代替,竞争环境将更加成熟,发展模式也将更加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