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timeimei凌晨4点多,天刚蒙蒙亮,汝南县常兴镇柏丈屯村28岁的余海洋就开始忙活,为65头牛,60多只羊拌饲料、喂养、清理粪污,查看生长状态。从2008年父亲喂养的2只母牛起步,通过艰辛奋斗,现在他已是拥有百万资产的老板,带领村民一起唱着牧歌奔富路的领路人,村民崇拜的“致富明星”。
“哞哞哞......”在余海洋的养殖场里,65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草;场外围栏里,60多只波尔山羊撒着欢地嬉戏。“别看现在养殖的肉牛多,其实俺是靠2头母牛起家的。”余海洋说。
柏丈屯村水草资源丰富,发展牛羊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条件。2008年,余海洋的父亲从外地买来2头西门塔尔母牛精心喂养。“母牛一年产一头牛犊,一年就能生长到800多斤,二年体重就有1600多斤,大的有2000多斤。小母牛生长到16个月就能受孕。”余海洋说。2018年,政府扶持余海洋在村外建起占地10亩的养殖场,到今年已发展到65头。自繁自育,从2019年开始,每年给余海洋带来50多万元的收入。在养好肉牛的同时,母亲和爱人也没闲着,而是养殖波尔山羊,今年已存栏60多只。
科尔沁牛羊产业联盟协会会员证(技术员证)、吉林舒兰牛羊养殖技术员证,余海洋在牛羊养殖领域已是怀揣3证的技术人员。“不瞒你说,这几个证是我花了8万元,跨2个省,历时半年苦心学来的!”余海洋拿着证书笑着说。
牛羊疾病是养殖户最担心的问题。余海洋只有初中文化,由于没有掌握养殖技术,面对患病的牛羊,束手无策。2018年6月,余海洋决心外出学习牛羊养殖技术。他首先来到吉林省舒兰牛羊技术培训学校学习。通过3个月的学习,逐步掌握了牛羊的疾病防治、人工授精技术。2020年7月,余海洋来到内蒙古科尔沁三农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牛羊“一胎多犊”培育技术,并将学到的技术用于实践。去年和今年,通过采用“一胎多犊”培育技术,有2只母牛产下双胞胎牛犊,6只母羊一胎分别产下4只羊羔,高兴得一家人直夸他钱没白花。
在养殖场里,一排排成捆的秸秆堆放有序,如小山一样的高。“这些都是给牛羊备好的‘口粮’,算起来有200多吨哩!”余海洋说。
牛羊养的多,需要的“口粮”也多。2016年夏,余海洋投资40万元,购买了一辆东方红牌拖拉机,配套购买了秸秆打捆机、花生收获机、扬草机、推土机和叉车。夏秋2季,余海洋一边开车收获小麦、花生,挣些辛苦钱,一边将小麦、花生秸秆打捆,为牛羊备足“口粮”。
“小麦秸秆是肉牛的最爱,每头牛平均一天要消耗30斤小麦秸秆,200多吨秸秆足够100头肉牛吃一年的。”余海洋说。
“喂,余老师吗?俺家的母牛刚产下牛犊就不吃不喝了,你快过来救救它吧!”8月2日,新蔡县顿岗乡肉牛养殖户焦海见急切地打来电话。
余海洋急忙驾车前往。“不要紧,这是牛得了瘤胃积食,调理一周就能好了。”余海洋安慰焦海见说。
“小病不收费,大病够本钱。”这是余海洋从医的座右铭。在余海洋的手机微信里,有600多个养殖户的微信,涉及驻马店附近市县。谁家在哪里?养有多少头牛羊?余海洋心知肚明,这是他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冯楼村刘猛,养殖肉牛60多头,由于缺乏养殖技术,肉牛经常患病。余海洋成为刘猛家的常客。每一次去,余海洋就像关心自己的牛一样,现场开药方,并吩咐刘猛一定要注意养殖场卫生和温度。像这样的事,余海洋觉得很正常,而养殖户们感到很过意不去。有的通过微信转账,有的登门道谢,都被余海洋谢绝了。他说:“让养殖技术共享,带动更多的农户一起致富是我的初心。”多年来,在余海洋的热心帮扶下,常兴镇肉牛养殖户达300余户,养殖肉牛2000余头,白山羊3000多只。
如今的常兴镇,不论是百里河坡还是养殖圈舍,牛羊成群,牧歌嘹亮,一派六畜兴旺的景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