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铸就工匠人生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2/17 13:10:26 | 【字体:小 大】 |
伪善下堂妻“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工人,就要做一名好工人。只有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把工作推向极致,才有可能成为独具匠心的工匠。”这是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有限公司品质部部长兼后纺车间主任魏倍倍常说的一句线岁的魏倍倍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做一名好工人。工作17年来,他凭着肯吃苦、爱琢磨的劲头,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先后申报了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企业创效1800万元,逐步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创新、增效、节能的排头兵。
年仅18岁的魏倍倍,身上透着一股子灵气儿,领导让他带领8名青年工人组成安装队,在外方技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一台进口全自动络筒机的安装。“当时国内还没有全自动络筒机,这是第一台,也就是说没有一点儿可以借鉴的经验,要从零开始。”魏倍倍说,仗着“年轻气盛”,他和同事们迎难而上接下了任务,这也是他们进入公司后的第一个任务。
“从接到任务那天起,我们没有一个人回过家,大家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6个小时以上,都憋着一口气要完成任务。”魏倍倍说,第一个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让他和同事得到公司上下的认可,也让他充满了挑战自我的动力。他带领着安装队乘胜而上,在两年内圆满完成了价值8000多万元进口全自动络筒机、倍捻机以及国产并纱机等百余台设备的安装任务,且全部试车成功。
一线问题一线解决,这是魏倍倍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在日常生产中,他发现进口的全自动络筒机锭杆与国产细纱机光杆锭子纱管使用不配套,造成络筒工序局部压纱或断档现象。如果进口国外厂家的万能锭杆,每台设备改造成本要11万元。为了节省成本,魏倍倍就开始自己琢磨,经过多次改进,他研发出了价格不到进口设备十分之一的国产万能锭杆,这项技术推广应用后,节约资金达到了340万元以上。
“遇到难题有一股子钻劲。”这是同事对魏倍倍的一致评价。有一次,公司接下了一个单纱“S”强捻的订单,而公司络筒机的捻接器配置都是“Z”捻。如果更换捻接器,需急购备件,而且会延误交货期。为了攻克难题,他夜以继日翻阅了大量技术资料,经过反复试验,最终攻破了技术难关,而这项技术改造成本费用仅相当于购买厂家配件费用的1/12。改造成功后魏倍倍并没有止步,他带着同事们继续钻研,用近5年时间攻克了近500多种新型纤维品种的捻接质量难题。
如今,魏倍倍已进行了上百次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他发明的万能锭杆国产化改造、并纱张力补偿装置、多功能络纱车、多功能捻腔、络筒机大吸嘴辅助吸纱装置、高效清洁工具等,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长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为纺好生产成本低、生产方式独特的麻加丝新产品,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突击试纺,加班加点摸索经验,最终确定新的生产流程,比常规方法减少两道工序,专用设备改造费用仅需2万元,节约98万元。
7年多来,工作室每年都确定攻关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工艺改进近200项,提出合理化建议近100条,为企业创效1800万元。工作室的15名骨干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提高设备完好率、突击更换纺专器材、攻关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义务加班提高班产,成为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干得好的技能型员工,并成为各个工种的“领头雁”,并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为公司培养了几十名技术骨干。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