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新志她放弃原本可以安逸的生活,选择了未知的冒险,和丈夫靠着一千多元起家,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温州海洋五金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陈海燕率先改革,短短几年,就把海洋五金打造温州市千新企业。
1992年,19岁的陈海燕初中毕业,在家待业。父母心疼这个小女儿,想让她接管在岩坦老家的酒楼生意,虽不算大富,总归是衣食无忧,对女儿家来说已然足够。但陈海燕自小立志,不输男儿。她不安于一辈子困在山里,日夜面对的都是这山山水水。她拒绝了父母的善意,立誓外出闯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同年,在姐姐的引荐下,陈海燕到了黄田的一家机械五金厂(现在的双蝶五金)打工。她的职位是办公室文员,也是整个厂里唯一一名办公室员工。说是文员,刻苦好学的她,又主动兼任起会计、包装工、生产工人等职务,一有空就下车间帮忙生产、包装,边干活边学技术,拿着200元/月的工资,起早贪黑,埋头苦干。短短一年时间,她就掌握了整个生产流程,学会做账,学到了管理经验,成了一名多面手。
“我当时不只是为了赚钱,苦一点,多干一点,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多学一点东西。”陈海燕说。
也是这一年,陈海燕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嫁给了家境并不宽裕,但在她看来勤劳忠诚的男人。带着母亲揣给她的1000多元钱,加上丈夫手里的200块钱,夫妻俩开始了白手起家。当时,夫家的房屋是和亲戚共用,夫妻俩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在楼上用隔板隔出一个房间,便是卧室。没钱购置生产设备,夫妻俩就从转手买卖做起,从东家买了产品,卖给西家,从中赚个几十几百元。一年下来,倒也攒了万把块钱。
1995年,陈海燕丈夫的朋友,奥古斯都鞋业的老总,看好陈海燕丈夫的为人,给其夫妻俩下了一个鞋扣的开发单。夫妻俩接下单子,用攒起来的钱开了第一副模具。连陈海燕自己都没料到,当时开发的那个鞋扣,一下就卖火了,给二人带来两万多元的净利润。
紧接着,陈海燕便计划着扩大经营规模。她跟哥哥姐姐借了三万元,又拼凑了一些钱,在自家边上的地基盖了房子,当作厂房。
1996年,夫妻二人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并正式完婚。次年的生意更加兴旺,兴旺到许多时候,客户带着现金直接上门都订不到货。也是这一年,缺乏江湖经验的陈海燕夫妇被沈阳的一个客户骗走了四五十万的货款。这一来,二人辛苦赚来的钱都打了水漂。夫妇俩仍有负债。那时,陈海燕已怀有几个月的身孕,为省钱,她和丈夫,各自骑自行车送货到河通桥和龙湾市场。
陈海燕清楚地记得,那次送货去河通桥,碰上涨潮。因为舍不得花钱雇搬运工,她一个孕妇推着自行车,载着上百斤的货,站在倾斜的引桥上不敢下去。站了许久之后,亏得一个好心人的帮助,才送成了那趟货。
1998年的某一天,陈海燕拿着发货单去找客户结账。结果,在公交车上钱包失窃,记着几十万元货款的对账单都没了。没了对账单,陈海燕只让客户看着给。结果,她没有拿到一分钱。也是这件事后,陈海燕对河通桥的生意失去了兴趣。她不愿意和不讲诚信的人做生意。
放弃河通桥的生意,陈海燕在家闲了两年。直到2001年,她接手了朋友在温州状元的五金贸易店。这一次,成了她事业上的重大转折。她赚回了本钱,还积累下丰富的客户资源。
2007年5月,陈海燕结束了状元的生意,回到永嘉黄田,开办了海洋五金厂。因为之前市场已经做起来,生产很顺利,最大的难题就是管理,陈海燕开始全力以赴探索管理模式。
2007年,陈海燕宣布实行每月1号全厂统一放假的作息制度,在当时的黄田五金行业开了先河。按她的设想,穿海洋五金工作服的员工走在街上,也显得足够洋气,公司购买KAPPA的衣服作为样衣,给员工定做工作服。
2008年,陈海燕又率先发起生产流程改革,实现流程植入。公司突破行业惯例,在确认样和批量生产之间,引入订单评审制度,召集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部门负责人举行订单评审会,对客户样品、客户需求等进行分析讨论,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客户,把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在批量生产之前。同时,在订单评审会上,对确认可以生产的订单,各部门要给出各自的时间节点,以此来确认给客户一个较为准确的交货期。
受场地限制,公司的生产规模跟不上进度。为此,陈海燕采取了 “化整为零”的生产外包做法,包括各道零散工序外包和成套外包。为控制质量,她实行定点加工,和加工点建立长期的供应关系,让各个加工点的负责人“化身”公司的管理人员,并派技术人员对各加工点进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并进行全程巡检。
在陈海燕的领导下,海洋五金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去年,公司被评为温州市千新企业,我县五金行业仅此一家。记者 黄琴琴
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旗下媒体平台广播:FM 102.2电视:永嘉新闻综合频道报纸:今日永嘉网站:永嘉网微信公众号:中国永嘉、永嘉视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