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十八岁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由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1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组成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方阵震撼亮相,充分展示了长沙作为未来全球工程机械重要制造基地的雄厚实力。
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终于可以走出历史光环,创造出一个新的称谓——装备制造之都。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三家上市公司,行业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城市毫无争议的工业支柱。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2009年全球主要工程机械销售61.5万台,中国以近30万台的数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全球主要工程机械销售额为627亿美元,中国以约210亿美元的销售额占全球销量三分之一的份额。
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家建设的全面启动,没有地方政府大开发、大引进、大激活政策的推行,长沙工程机械也难以在十几年时间里,从行业微不足道的“拾麦穗者”成长为左右行业的关键人物。
上世纪末的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几乎是清一色的海外军团。以混凝土输送泵为例,仅有5%的产品出自中国企业,其余95%的市场份额由海外特别是德国品牌垄断。这意味着,即使在本土市场,中国工程机械也不过跟在跨国企业身后,在市场田野收捡余单的“拾麦穗者”。
“中国制造的装载机、轮式起重机占全球的75%,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占全球近一半的产量。”英国工程机械咨询公司总裁大卫·菲利普斯对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现状与趋势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已由全球工程机械最大需求国转变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他的实证研究为长沙工程机械在中国工程机械装备主要城市率先跨越千亿元大关,提供了行业背景。
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家各项基本建设的全面启动,没有地方政府大开发、大引进、大激活政策的推行,长沙工程机械纵有神助,也难企及今日之高度。
1992年,中联重科诞生,为长沙工程机械“门庭”振兴埋下伏笔,公司依靠自行研制的混凝土输送泵,迅速打开市场。1993年盈利近300万元,1994年盈利近1000万元,以后每年的盈利几乎翻番。
中联的创立为工程机械在长沙聚集成群奏响序曲。不久,三一从偏居一隅的娄底移师长沙,两家企业在竞争中产生的鲶鱼效应,大大激活了工程机械产业内在的生命力,促使相关产业要素向长沙聚集,为山河智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利、水到渠成发展创造良机。
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赵跃驷告诉记者,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清晰记录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振兴轨迹。短短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时间,长沙能够一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最大生产基地,不仅得益于省、市党委和政府把工程机械作为支柱产业扶持,鼓励与之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到长沙落户发展,也受益于国内以及海外大量建设项目的启动。目前,长沙工程机械产值已占全国同行业市场总量的23%,所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达7.2%。
赵跃驷认为,在长沙工程机械的后千亿产业集群时代,长沙制造的后继优势依然非常突出,一方面,长沙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保有的潜力尚未充分爆发;与此同时,在其600公里半径内,已覆盖中国工程机械近一半的产量,在其1100公里半径内覆盖了中国工程机械95%的产量。长沙力量聚集成为中国力量,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长沙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在不断突破发展边界的历程中,为“勇气”增添了“智慧”和“能力”的砝码——“敢不敢”绝非张扬、轻狂地逞匹夫之勇,而是在出手之前,首先掂量有没有作战能力,是否具备取胜资本。
2001年初,中联重科开始为修建青藏铁路研制高原型振动压路机、高原型混凝土泵、混凝土布料机等高原工程机械。同年8月,中联的高原型振动压路机在青藏铁路沿线西大滩,通过了机械工业高原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和认证。随后,中联高原型混凝土泵运往昆仑山口隧道工地。
这是一场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挑战极限的竞赛,机械设备如人一般,在缺氧条件下也会运行艰难,状况百出。青藏铁路能否成功修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是否具备与之匹配的筑路装备。尽管国外进口筑路装备技术精湛、性能优良,却在挑战青藏高原的施工极限高度时败下阵来。
中联重科开拔而至,这是一场经过精心准备的出征。此后,在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施工工地,施工主力是中联重科压路机,在海拔4700米以上施工的压路机械,只见中联重科军团。
这是长沙工程机械企业在开拓海内外市场中,绽放出的一串串火花:全球首台将碳纤维新材料应用于泵车臂架技术的泵车在长沙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塔式起重机在长沙下线;世界第一台采用热风循环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综合式复拌机在长沙下线米混凝土泵车在长沙诞生;亚洲首台大扭矩SR360旋挖钻机,填补了国内大型旋挖钻机的空白……
市场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首台”、“最大”的攻势下,向“长沙制造”敞开大门。 来自市工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长沙工程机械的产品种类约占全行业产品体系总量的70%以上,除轮式装载机等产品系列外,长沙制造已能生产工程机械主要品种。三家领军企业研发实力,各有侧重。
中联重科是目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多的企业,涉及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土方机械、路面机械、港口机械等400多个品种。其中,混凝土机械位居全球第一;建筑起重机、环卫车辆产品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汽车起重机稳居国内第二。
三一集团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生产领域涉及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土方机械、起重机械、煤炭机械等120多个品种。其中,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和履带起重机在国内具有独特优势。
山河智能规模不及中联和三一,研发实力却堪称行业翘楚,并且在大型桩工机械、小型工程机械、中大型挖掘机械、凿岩设备、物流设备等领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
业界分析认为,受长沙3家骨干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势拉动,一批工程机械及相关企业纷纷落户长沙,为产业集群聚能再度爆发提供了新的“原子”。其中包括中铁轨道重装分公司、奥胜特重工、长沙方圆、湖南中立、长沙邦德机械公司等主机及大型配套厂商。这些产业新生命的到来,也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浏阳现代产业制造园和宁乡经开区的产业链整合与布局调整,提供了生机勃勃的后备军。
突破传统并树立共赢、合作典范,长沙工程机械以过千亿产值的业绩与成功的跨国运营,为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作出诠释……
2001年,中联重科正式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这次收购为中联重科填补了非开挖设备在国内生产的空白,同时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2002年,中联重科承债式兼并湖南机床厂,继而使之成为中联重科锯床、锯带的重要研发基地与生产基地;
2008年,中联重科又将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车桥厂、华泰重工和意大利CIFA公司收归旗下,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
中联重科在跨越式的快速扩张中,积极推进主体与购并企业之间经由财务、技术、市场、管理联系,向文化和共同愿景的融合。这种以共赢甚至妥协为基石的合作,是对成王败寇竞争哲学的颠覆,是与唯我独尊的农耕文化的决裂,同时,也是现代工业文明萌芽的象征。突破传统并树立共赢、合作典范,中联重科率先垂范,不仅为长沙工程机械过千亿产值贡献经济指标,也以其成功的跨国运营业绩,为中国制造诠释出现代工业文明的内涵。
以企业初期并购案为例:2003年,湖机进入中联重科当年,实现销售收入、产值同比增长超过60%;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并购前的4倍。2004年,重组并购后第一年的浦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利润总额2.05亿元,为上年同期的21.28倍,超过重组并购前15年利润的总和。
据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赵跃驷介绍,中联重科重组并购的成功率之高、协同效益之好,在同行业堪称绝无仅有。以此倡导并形成的长沙工业文明模本,成为规范产业竞争、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试行法则。
法则从实践中形成,并经由行业骨干企业完善而达成共识。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告诉记者,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三家企业的竞争多于合作,但在维护行业共同利益面前,却已表现出足够的默契。
中联重科,由科研院所改制而成,老成持重与坚韧无畏是其本色。 三一重工,以民营企业所特有的灵活机制异军突起,张扬奔放。 山河智能,有象牙塔的严谨,锋芒内敛却屡屡一鸣惊人。这些不同特质的企业,以卓尔不凡的智慧,领悟工业文明的真谛。
来自市工信委的统计显示,近年来,长沙工程机械骨干企业加快了兼并重组和走出去的步伐。其中,三一集团在上海、昆山、湖州、常熟、北京、沈阳和湖南娄底、邵阳、宁乡等地拥有产业园区,并在印度普奈、美国亚特兰大、德国科隆、巴西等地建有研发制造基地。中联重科自2002年重组并购湖机、浦沅、英国保路捷以及新黄工机、湖南车桥厂、华泰重工和意大利CIFA等企业。这些投资与重组的成功,不仅有赖于管理与市场决策的正确判断,更决定于工业文明是否能在长沙工程机械发展历程中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