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衬衣原标题:完善“链条”,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娄底市统筹推进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蓬勃发展
如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娄底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工作,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以钢铁新材料、工程机械为“双引擎”,着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重点产业领域、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工程机械及汽车配套、新能源动力和储能、互联网和大数据、先进陶瓷材料、食品加工及生物医药、现代农机装备、装配式建筑、现代文印等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呈现稳中向好、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12月9日介绍:今年1-10月,全市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共有规模以上企业601户,同比增加40户(预计全年新增链上规模企业100户左右),链上规模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9.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9%。其中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3户,10-100亿元的企业14户。249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链项目,总投资75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34.6亿元;新签约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产业链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329.8亿元,目前均已开工建设。
链条上集聚的产业项目越多,产业链条就越完善。市里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环节,按照强“优势”、补“短板”、盘“存量”、促“整合”的原则,在产业布局与科学规划上下足了功夫。
按照“一轴一核四极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娄底大道为主轴,以娄底经开区、娄星区、万宝新区为核心,以各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区为支点,根据各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聚焦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统筹规划相关产业链和配套设施,构建形成“轴带引领,核心驱动,园区联动”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编制完善10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发展路线图以及重点企业、配套企业名录表,逐产业链明确发展目标、思路、任务,明晰产业链发展路径。谋划包装77个具有引领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大产业招商项目,总投资1100亿元。
力争到2025年,全市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产值突破400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500户以上,打造2个千亿级、8个过百亿级产业集群。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以及各产业链链长多次率队赴三一集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年对接客商近100批次。
各产业链办公室对精准招商重点项目开展挂图作战,市产业链办公室每周调度每个产业链项目的洽谈、签约、开工等情况。
积极利用好“沪洽周”“港洽周”等招商引资平台及“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重大活动时机,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
10月9日,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三一重卡零部件产业园、三一路机灯塔工厂等5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三一娄底产业园,签约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有望拉动相关配套产业投资100亿元。
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效益。谁项目推进的速度越快,谁就掌握了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我市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契机,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对重点产业链项目实施“五个一”(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半年一考核、一年一观摩)调度机制和“六张清单”(新签约、新开工、未开工、新竣工、新投产、新达产)台账管理,及时跟进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投达产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产。
围绕产业链重大项目,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或市长挂帅、链长牵头抓总的工作专班,对新签约重大项目,在坚持原则底线的情况下建立容缺审批机制,按照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手续的方式,确保项目全速推进。
每周由分管副市长召开例会,对项目建设开展专题协商调度,对存在问题实行限时交办。工作专班每天派专人深入工地现场,就项目落地、要素保障、施工环境等问题,分片区集中协调和交办。今年以来,工作专班下达交办函5次,涉及各类矛盾和问题20多个,均逐一得到有效解决。如三一中兴液压电镀项目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了立项,不到1个月获得省生态环境厅环评批复,成为三一集团在娄底唯一电镀中心,既解决了三一油缸发展的最大瓶颈,又为我市产业发展抢占了先机。
出台《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速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园区路网、供排水管网、供热供气管网和污水管网体系建设,完善绿化、亮化等附属配套工程,加大奖励扶持力度,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
为有效解决产业链企业快速扩张阶段的资金紧张问题,市委、市政府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搭建融资桥梁,组织68家重点产业链企业召开银企对接会,不断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活水。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将百亿油缸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打捆上报申请省重点项目并获批,推荐上报华菱涟钢、湖南利钢、中兴液压等65户产业链重点企业或项目申报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补助或奖励,获批资金8000余万元。
怎么让项目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完善推进机制上做好一系列“文章”。
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强化招商引资前期、中期和后期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涉及财税、金融、社保、就业等多个政策方面的内联外接,努力抓好水电煤气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供应,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完善标准厂房、物流仓储、污水处理等生产配套设施,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做得好。
完善产业链工作机制。按照“一链一长、一链一局、一链一园、一链一办”工作运行机制,出台考核评价办法,明确各园区、后盾单位、产链办以及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责。同时,在全省率先创建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信息APP平台,及时了解各产业链发展情况和发布产业链信息,做到信息共享、人才共享、技术共享。
实施“科技强链”行动。编制10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发布产业发展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清单;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7月,市政府牵头,成功组建“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等要素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全力支持钢铁新材料、工程机械及配套等产业链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按照相应奖励标准给予科技资金奖励;对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给予相应配套奖励。同时,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政策支持,今年共申报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项目31个,不断提升产业链企业创新水平。
实施“人才兴链”行动。对全市钢铁新材料、工程机械及配套、先进陶瓷等600余家产业链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建立重点优势产业链企业人才需求目录,7月成功举办2020年娄底市“创新引领、圆梦湘中”招才引智专场活动,先后引进10大产业链高精尖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以及高级技术人才150余名、2个专家教授团队和5个科技研发项目,为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大智力支撑。
2020年,全市申报认定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121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217.64亿元,同比增长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