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服亿万大亨2011年底,我52周岁,按照当地政策,我内退。内退后我体力精力都很好,是玩乐还是做点有意思、有意义的事?何去何从?吹拉弹唱皆人生,内退(退休)后在法律、道德的框架内,只要自己喜欢、快乐就可为。我不会跳舞唱歌、不会书法、不会钓鱼摸虾,也没有这一些爱好。想来想去,还是选择自己爱好的、擅长的事去做。于是就进行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正式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的分支机构,是在北京市登记注册成立的公益组织 ,该组织以新乡村建设事业为核心,以推动农民合作与城乡和谐发展为宗旨。
2013年我得知了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第9期招募信息,我的理念与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关注三农问题、推行生态农业的理念高度一致,于是我就打电话、发邮件要求参加培养计划,在我的诚恳要求下,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破例录取了我(该项目主要招募青年人,而我当时已55岁)。
二十四、我家乡成为梁漱溟乡建中心乡建点:人才计划第十期学员住我村 1-4
二十五、我家乡成为梁漱溟乡建中心乡建点:人才计划第十期学员住我村 、村调研报告与反馈
2.1、行政区划;2.2、村庄来历;2.3 、地理环境与气候;2.4、村庄面貌;
3.2、可耕地:3.2.1 与周围村子耕地比较;3.2.2 四个生产队人均耕地差异。
4.1种植业:4.1.1成本投入(以玉米为例);4.1.2政府粮食种植补贴和农作物保险;
5.1收入水平及分层:5.1.1富裕: 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上; 5.1.2中等 :家庭年收入1-5万元;
5.2 主要消费方向:5.2.1一般消费;5.2.2大宗消费;5.2.3特殊消费。
欲了解中国,必先了解农村。80多年前,和萧子升利用假期,徒步游走湖南省内长沙、宁乡等五县,深入地了解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而今,我辈亦遵循着前人足迹,走出象牙塔,迈进篱笆墙,来到农村,以期了解农村、进而了解中国,寻找解救中国之良方。
本文即是这两个月来走访、探求之结果呈现。当然,这离不开赵(武民)大哥所提供的宿牙桥村资料概况 ,也必须得感谢大队会计赵哲民大爷,以及赵敬民大爷,还有诸多在地里田间劳作的不知名的大叔、大婶、大爷、大娘的帮助和指导。
当然,由于物力、精力以及自身能力水平的局限,此调研报告肯定存在诸多不足和欠缺,望各位不吝指出。“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我在此表示感谢。
宿牙桥村属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富国街道办事处,该行政村为一个自然村落,由四个村民小组组成。
据说很久以前,宿牙桥村北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木桥,相传每日夜间桥下住着一群野鸭,故名宿牙(鸭)桥;又传历史名人姜子牙曾在该桥下露宿一晚,故得名为宿牙桥。
宿牙桥村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属海滩淤地。村子位于沾化县城南3公里处,属富国街道办事处管辖。东邻富源街道大李村;西邻泊头镇孙家桥村;南邻泊头镇屈家村;北邻富国街道小张家村。
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季风交替明显。其特点是: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快;夏季气候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冬季雨雪稀少,气候干冷。
大多数房屋为坐北朝南的一层砖瓦结构,另外有9户二层楼房,在砖瓦房屋之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土墙屋。
在村庄的北端、东南角、和西端有三个大的垃圾箱,但在村子沿河的西、南、北边另有十余处垃圾堆。村里有4个保洁员做日常的清洁工作,每月由街道给他们发600元工资,但实际拿到手的只有400元。
村里主要道路南北向三条,东西向五条,此外有若干胡同小道连接着主干道。现正在将主干道铺上水泥路面,胡同小道则铺成砖路。因离县城较近,每家每户基本都有电动三轮或者电瓶车,一般村民自己驾车15分钟左右便可到县城。
在村西南3公里处有火车沾化站,但目前仅限于货运,主要运煤进来,也运玉米、高粱等农产品出去。
自农业合作化以来,有赵景尧、单富龄、李瑞英、赵新民等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以来,先后有赵负德、赵新民、单学芳、赵金鹏、赵新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现在村两委经费的主要来源为土地承包收入,村两委有地30余亩,每年能收入承包费9000元左右,但这入不敷出。每个月村两委水电费、网费等都得400-500元,此外,4个生产队队长每年1000元左右的工资还得村两委拨付,据村会计介绍,村支书赵新海自己掏腰包垫付了11万元的村两委花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开挖的洚河贯穿于该村南,呈西南东北走向,下流流入徒骇河,是村子灌溉和排涝的主要河道。村北有九十年代开挖的排灌两用的洚河分支二级沟。2012年,村两委组织村民对以上河流河道进行了全面清淤工作。
主要灌溉水源来自黄河,每一在籍村民皆须缴纳45元/年的灌溉水费, 60岁-80岁老年人每年缴纳15元,80岁以上不用缴纳。这一费用征收工作主要由生产队队长协助村委完成,水费直接上交到市里,由市里统一调度灌溉用水。
最原始的方法是就近挑水。村里水井比较多,且地下水都是甜水。到1998年全村全部通上了自来水,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因要铺设水泥公路,原有自来水管道在公路中间,今年8月村两委组织村民在道路两侧重新购买并铺设管道。
截止到10月12日,村庄共有人口1426人,其中男性706人,女性720人。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77 648 705 占比达到13.26%。山东省在199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截止到2013年底,山东省60岁以上人口达17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是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大省。山东省的老年人口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宿牙桥村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达到了18.15%。
主要宗姓由赵、单、杨、王等,其中赵姓约占总人口的75.3%;单姓约占12.9%;杨姓约占10%左右。
------反馈:用主要宗姓否适宜?是否用我村姓氏有赵单杨等,其中-----。?
村子处于黄三角平原地带,土地平整,于1997年进行了农田开发,大部分土地都已建成了方田化,部分盐碱地也都改造成了良田。改造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田。从1999年进行了土地调整后,至今没有大的调整。
全村共有耕地1560亩,人均约1.09亩,和周围村落相比属于中等。大李村和屈家村人均能到3亩以上,而北面的大张村和小张村本身耕地就不多,再加上更靠近县城、土地被征用而人均不到0.5亩。
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在这个村子北面的大张村、小张村以及西北的马家村,由于地少,这几个村里手艺人、做生意、搞养殖等的人占多数,比如,宿牙桥村的村民磨面就得到小张村,给煤气罐充气的也是小张村的,卖鸡蛋的也来自这个村子;马家有冬天来买煤的等等,这几个村子的村民比较富裕。他们村子街道也比较整洁,房屋也修得比较漂亮,村容村貌也很不错。而南面的大李家村和屈家村则因为地多,村民种树收益也较高。
村内4个小组的耕地人均拥有也呈现出差异。1队人均1.4亩,2队为0.9亩,3队1.2亩,4队只有0.8亩。究其原因,在上世纪50年代实行集体化时,每个生产队平均分得土地,但由于各生产队人口增长的不均衡,以及60、70年代占用耕地盖屋的情况,造成在80年代初包产到户时,各队平均每人所分得的土地面积出现差异。
主要是白蜡树,作为经济林,出售树苗,种植面积达到200余亩。另也有柳树苗的种植,每年春秋种树季节,有人专门到村里来收购树苗,价格因树龄而异。
主要是沾化冬枣,种植面积达到近300亩,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加上管理不善,种面积大大减少,现只有50亩左右。
玉米种全部是依靠外来品种引进,小麦种大多是引进后再自留种子,种一年后再引进。蔬菜种子全部靠引进。化肥一般用尿素、磷酸二铵等,粪肥主要靠到外地购买牛粪。生产方式基本实现机械化。如小麦、玉米,都已实现机耕、机播、机收。棉花也是机耕、机播。故腾出大量的劳动力从事乡村建筑业、服务业、饮食业,经商、开汽车等第三产业。但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还是到县城的部分企业打工,地里的其他农活都有45岁~70岁之间的人从事。
当地一年两熟,在6月份时会播种玉米,9月底10月初收获,然后再耕地、播种冬小麦,到次年6月初芒种时节收获。
玉米种每亩40元,农药投入每亩10元,化肥200-250元(根据化肥用量及各户所购化肥质量而有差异),再加上下文所列,一亩玉米成本在450-500元左右。
[5]运输,由于很多家庭有电动三轮或拖拉机,因此运输这一块基本靠自己,也有请亲戚朋友帮忙,完后一般不直接给钱,一顿饭或一包烟即刻解决问题;
[6]脱粒____30_____元/小时,农民将棒子运回家,在院子里请机器来脱粒。机器分两种,一种是大一些的,可自动吸进玉米的,还有一种是要人投喂玉米的。一个小时能脱粒3000斤左右玉米。
从2013年开始,本村有农作物保险,针对玉米和棉花。2014年开始有小麦保险。
玉米村民每亩缴纳4元,国家补助6元,300元的赔付金额,但去年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赔付了100多元;
种植最多、产量最高的颗粒类庄家,全村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每亩播种量在6~8市斤,一般的玉米种4、5元一斤,好的种子也有7、8元一斤的,亩产量在900斤左右。今年天气干旱,在浇水灌溉之后玉米获得丰产,平均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
玉米当下价格在1.1元/斤左右,一般除留下部分做粥和少量的蒸窝头外,大部分都出售。
主要用于人们食用,麦麸用来喂猪。播种量在30斤/亩左右,麦种价格2元/斤,一亩地播种30斤麦种。亩产在800斤左右。主要用于食用,剩余部分同样也是出售给流动商贩。小麦出售价格在1.1元/斤左右。
听村里人讲,前几年村里种棉花较多,但现在就只有10户左右种植。在2012年时,村里棉花种植曾达到788亩(数据来自村委会,下同),2013年种植面积减少到300亩,今年棉花只有21.5亩。
②棉花收购价格的持续走低,在2011年棉花收购价格曾接近5元/斤,13年也有3.7元左右,而今年只有3元。价格的降低使得农民的收益下降,不如改种小麦和玉米。
③棉花生长期比较长,从3月份播种到10月末(霜降时),一块地如果种上棉花,就只能种一季。不如一块地种玉米和小麦,这样一年可以收获两次。
棉花一亩能产400余斤,质地比较好的能卖到3元/斤(晒干的),质量较差的一块多甚至是几毛钱一斤。如果雇人来拾棉花,每斤棉花(湿的)要0.8元。而且种棉花补贴也不如种小麦,故大多村民放弃棉花的种植,改种小麦和玉米。种棉花的村民留一部分自己用,其余的也卖出。
从1982年分田到户以来,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蔬菜,这里水源条件较好,下挖4米就是甜水,所以每户都挖一个4米深的坑,上面搭上顶子,就是一个浇菜园的水井。在井旁埋上一个上边带叉的柱子,叉上拴一个横杆,再用一根细长的木杆,中下部按上一个轴,底部拴上大石头,顶部挂上一个带细杆的水斗子,利用杠杆的原理,将井中的水提上来浇菜园。以后随着条件的提高,逐步用上了手摇水车,这样又省工又省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用上了5马力抽水机、继而发展到了电动抽水机、小型潜水泵用来浇菜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村菜园达到400多亩,琴弦式冬暖大棚发展到了60个,临时性小拱棚几百个,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
随着县城招商引资的开展,城东及城北工业园建起了许多工厂,年轻人都到县城打工, 种菜的人大多是45岁到70岁的中老年人,琴弦式冬暖大棚现在只剩下3、4个,拱棚也只有10来个,种植面积也降到300亩左右。
菜农白天一直在地里忙碌,准备次日的蔬菜,每天清晨3点左右,用电动三轮车或三轮摩托车拉着蔬菜到县城批发市场批发,5~8点陆续回到村。但也有少部分人在县城菜市场零售,部分村民直接给县城里超市、学校食堂、饭馆送菜。有的菜贩会直接给村民联系第二天需要的蔬菜种类及数量,此时,村民便可晚起一两小时,可4-5点把菜给送过去。
蔬菜种类齐全,有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丝瓜、豆角、芹菜、 莴苣、小白菜、大白菜、韭菜、香菜、小葱、大葱等等。
在肥料的投入上,除了化肥外,还有牛粪。一大三轮车牛粪500元,大概5方,能满足一亩地的需求。这些牛粪大多是从外村运来。
因今年蔬菜产量不错,又因为村民主要将蔬菜批发处理,再者,外地蔬菜的大量涌入加剧竞争,以至于今年蔬菜价格普遍在每斤0.5-1元。
此外,菜贩在菜农和市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可忽视,由于村民地里活太多、太重,大多都没有时间去自己零售蔬菜,故将蔬菜批发给菜贩。这样的后果便导致市场价和批发价之间的差价大部分被菜贩给拿走了。比如,以今年的情况为例,苦菊现在菜农的批发价是7毛/斤,但市场价却能达到1块2、3,甚至有时市场价能达到批发价的两倍。
主要原料为棉绒(棉花加工场的下脚料),主要到外地去购买。种植品种都是平菇,于8月份拌料拌菌种,10月份就可上市,刚上市时批发价在4元/斤左右。村食用菌大棚保持在不到20个。主要靠批发,一般不零售。
据村东一位种植平菇的赵大叔介绍,棉绒每斤0.9元,将棉绒加上水、化肥(氮肥、磷肥等),搅拌均匀,然后请村里一些妇女来装袋。装一个袋子两毛钱,还得管两顿饭。一袋装好的大概9斤重,在袋子两端放上菌种,菌种每斤1.2元,每个这样的蘑菇袋成本在5块左右,能出产4斤蘑菇,赵大叔家今年装了大概3000个这样的袋子,全部存放于村南的一处大棚内。40天后就可以收获,可以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清明时节。此外,蘑菇袋子里的棉绒在收获完以后可做地里肥料。
如上文所述,玉米、小麦、棉花、蔬菜的种子都是购买所得,小麦种可在第一年购买的基础上留种一年,在第三年时就必须得再次购买。因传统的自留种产量低,抗虫害等方面效果差,在十多年前,村民就已经开始渐渐放弃自留种的使用,而今,几乎没有自留种的生存的土壤了。据村里老年人讲,以前的种子种出来的粮食、蔬菜更好吃。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麻烦,在中国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承载着历史传承的种子文化已逐渐消失。
实践地的赵(武民)大哥,为了保卫种子主权,延续种子文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弄到了一些棉花老种子,在家乡推荐生态棉花种植,并打算进行自留种,来年再扩大种植面积。等取得经验后,在进行其他作物的生态种植并进行自留种。
----反馈:这是我很大的一个心愿,计划做一个鲁北在地传统种子多元化种子主权基地,请求各方支持。
养殖业发展较慢,从2002年在大棚内修建沼气池开始(四位一体生态大棚),当时修建了9个这样的大棚,以供养诸,其他很少部分散养部分羊和鸡。
养猪业发展是从2002年开始,九户有“四位一体生态大棚”的,因猪舍有限,每户只能养10头以上。其中最大养殖户是赵建村,现有能繁育母猪100头,种猪一头。存栏量在400头左右,年出栏量在2000头左右 ,年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其他养猪户母猪10头、5头、3头不等,全是人工授精。主要品种是从外部引进的长白猪、杜洛克猪。
饲料配制剂成分:猪饲料的配置成分主要有玉米、麦麸和豆粕,除用自己生产的少量玉米外,其余大部分是到市场购买,或购买流动小商贩购买的玉米。除赵建村用自己购买的粉碎机加工外,其余都是到外村机磨房进行加工。分配比例为:玉米70%,麦麸和豆粕各占15%,另加少量的添加剂。
饲养方法及周期:一般两年可喂养三茬,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都是大棚养殖);每栏大致为10平米左右,小猪仔每栏存放10头左右(一般是一窝猪仔,不一窝会互相打架);而母猪都是单独圈养。每天喂早、中、晚三次,伴随人的一日三餐,一般在饭前喂猪。小猪仔一般在市场上购买合成专用仔猪料。
每茬猪从刚出生的猪仔到成猪需6个月以上,但根据猪的长势、添加剂的使用量及喂养的技术有关,可提前出栏,成猪的重量一般在200斤以上。
猪病的防疫,一般是由街道办政府提供疫苗,用量大时,自己可到兽医院购买,打防疫针都是养殖户自己打针,包括公猪的阉割,也全是自己进行。
这里的养牛都是黄牛,在20世纪80~90年代,一般养牛是用于农耕,母牛每年下一个小牛犊出售,作为部分收入。但到21世纪以后,养牛的就很少了。现在只有一户(赵长星)作为一项产业进行经营,养殖存栏量在20头左右,随买随卖,买小一点的育肥后再卖,有时也买大的有部分差价,再加育肥后出售。
这里的养羊户也不多,部分散养的也就5~6户,每户3~5只不等,品种是山羊。只有赵树民是专业养羊户,数量在50~60只左右,四季到村外放养,只有雨雪天气,喂些存放的饲草、麦麸等。价格每只一般在300元以上,不用出村,商贩一般每天都到村里来收购。
镰刀:为铁质稍弯型,木质镰把。主要用于收割大豆、小麦(机械收割后落下的部分)。
主要是土地数量较多、劳力较多、种养殖形成一定规模的、货车司机等。家庭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经商者更多。日常消费开支从不愁、有一定现代式建筑和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在信用社有一定的存款,家中有一辆小轿车、三轮摩托车等。占比为25%左右。
如村里搞运输的100个左右的货车司机,他们一般给人开车,每月工资都有固定的5000以上,有些则有6000以上。这些司机的妻子或在家种地在城里打工,一年也有一笔收入,他们的家庭算是村里比较富裕的。
再比如,村子中心有一户家庭以卖馒头为主,兼卖挂面、大米、小米等的人家,每天能卖超过1000个馒头(3000斤面),每个馒头0.6元或用小麦换,一斤半小麦换3个馒头。再加上他家里种的树,一年收入也十分可观。
主要是土地数量适中养殖规模适中的,个人发展能力较低但比较勤劳的、家庭子女教育开支较大的家庭,年收入在1-5万,体现在家里有一至二辆电动车、彩电、电脑等,占比为60%左右。
这一部分村民主要以种菜和在县城打工的为主(种菜的也有比较富裕的,但那是家里地多、人手充足的基础上,或者搞食用菌种植的)。
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很多还达不到5000元,体现在开春困难,买不起化肥、种子,也没有电动车和像样的家用电器。占比为15%左右。
这一部分人包含了54个低保,还有十多个比低保稍好一些的个人及家庭,主要是家里土地较少的、遭遇重大家庭变故的家庭、智商较差的、残疾人等。
第三档:超过400度部分为每度0.8469元,年轻人家庭因电器较多、冬天用电热毯费用较高。
大多数家庭用煤气做饭,煤气每10公斤70元,一般能用3-4个月。也有少部分人用电做饭,冬天时,为了使炕暖和,老年人更喜欢烧火做饭。柴火包括玉米秆、棉花秆和树枝等。
因冬天较冷,故村民大多以生炉子取暖。每户冬天烧煤1000斤左右,今年每斤煤炭价格为3.4元,去年最高可到5.2元,平均下来,每年一个家庭取暖费用在400元左右。村民可在炉子上做饭、烧水。
村里有30多辆小轿车,普遍价格在10万元以下,多为货车司机因倒班休息回家时所用,也有一些年轻人结婚所购。一辆三摩托车4000元~6000元不等,一辆三轮电动车2600元~4000元左右,这样的三轮车就能满足这里的日常运输需要;通讯方面,手机及固定电线%左右;家用电器方面,彩电普遍拥有,洗衣机电冰箱在30%左右(年轻人买的比较多,老年人则较少),空调则比较少。
婚丧嫁娶方面,办一件喜事彩礼聘金在8-10万,婚礼花销在1万元上下,婚礼所收礼金基本能满足婚礼花销,有时还略有剩余。
村内设有8处经销店(又称小卖部)主要供应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另外有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士,到县城搞商业活动。如:赵爱华经营的正品五金,是我村乃至全县有名的五金店,拥有三套三层楼的商铺(三套贯连着),购货者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生意兴隆。另有赵福永经营的洁具也是门庭若市,负责送货上门、上门安装、保修包换等,收入可观。另有在县城卖衣服、理发、餐饮等若干。
原有小学校已成危房,由街道办出资,今年在我村建起了高标准的中心小学(三层楼房),其中小学一栋楼、幼儿园一栋楼,并于去年9月1日投入使用。但学校无操场(校舍北面有一大块空地、还未做开发),也无篮球架,有一个乒乓球台。
这所小学生源为富国街道下辖的5个村的孩子,村里的孩子们直接步行即可达到,也有家长用电动车接送。为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村里部分家长把孩子送达县城去上小学。
初中:初中生则是在距村10里地左右的城西中学上学,因距离较远,学生们得早上6点起床,然后6点半在村北头村委会门前集合乘坐校车前往学校。据本村学生讲,校车费用一学期470元(另从网上查得市物价局的规定,每生每日往返两班次线元/月,每生每日往返四班次线元/月),午饭则在学校食堂就餐,每顿饭5元左右。
2013年10月份在村子中心建起了统一标准的卫生室,内设值班室、档案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设备齐全。但现在卫生室正处于闲置状态,只是作为电费的临时缴纳点。据村民讲,在建成初期,有医护人员入驻,但后来医生嫌麻烦,就搬了回去。
一来若村里医生在家提供医疗服务,时间可以延长至晚上,更方便村民就医取药;二者,这也可以更顾家。
------反馈:村民在卫生室医治、取药符合实际需求,公共卫生室就应在公共地方,以后应有改变。
即新农村合作医疗,原政策每人每年10元钱的保险费标准,现在提高到80元/人/年。自2008年以来,全村参保率达到99%。对村民的医疗卫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重大疾病最高可报销30万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建立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以保障农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一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保实施时,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以年满60周岁为界限,60周岁以上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45周岁以上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应不少于实际年龄到60周岁的剩余年数,也可以补缴,但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45周岁(含)以下的,应当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
沾化县新农保共设有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八个缴费档次,实行按年一次性缴费,参保农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此外,县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100-500元的每人补贴30元,600元补贴32元,缴费700元补贴34元,800元补贴36元,均为缴费即补。据村会计介绍,村民选择缴纳100和200元的比较多,也有少数选择800元最高档的。
该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有75元的基础养老金,此外,从2013年起,80-89周岁每人每月有30元的高龄补贴,90-99周岁的每人每月50元高龄补贴,为方便发放,高龄补贴一并纳入新农保系统。
一位大爷给我展示了发放养老金的信用社存折,上面显示,从2011年7月起,每月有55元入账,2012年11月份有65元,12月份却成了60元,对于这个变化,老大爷也不明白原因。2013年起,每月增加至70元,2014年又增加到每月75元。
总体情况反馈:这是一篇较细的调研报告,看来你是用了功夫的,也接了地气,你较全面的了解了村子的情况,也就成了村民了,就不孤独了。下一步我们再商量进行专门调研,首先要调研有障村民的情况,他们太需要集体与组织了,在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需求,进行有障人员的合作,引导他们抱团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