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风19楼初秋时节,平顶山市美丽的白龟湖畔,白龟湖科创新城从“一张蓝图”到“形象初显”,正加速成势,彰显着这座昔日煤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近年来,平顶山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鹰城绚丽篇章。
8月21日,叶县人民政府与尧山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这是尧山实验室自去年10月17日揭牌以来结出的又一硕果。
尧山实验室瞄准新型材料领域科技前沿和重大产业创新需求,大力开展战略性、先导性科学研究及共性基础研究,致力于打造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科创平台。
平顶山市将创新发展作为破解高质量转型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有力抓手,在政策体系、项目管理、人才招引、服务保障等全链条开展探索实践,通过关键环节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该市“推动建立‘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的创新链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工程”的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作为“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予以表彰推广。
科技要创新,搭建平台是关键。近年来,平顶山市紧盯科技创新需求,加快构筑“定位清晰、梯次支撑、衔接有序”的创新平台体系和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持续提升创新平台应用效能。
该市以前瞻30年的眼光,按照“一核两区、一环两带”空间格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这里将汇集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平台、人才、项目等,成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领区。当前,平顶山市正围绕规划落实、创新要素集聚、产业数智赋能、配套功能完善、最美生态空间打造,全力推动白龟湖科创新城加速成势。
此外,平顶山市持之以恒抓好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建好建强省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能源及尼龙化工产品质检中心,依托中国尼龙城中试基地、叶县北大分子工程研究院中试基地和平顶山国家高新区尼龙智造产业园,全力打造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尼龙新材料产业分中心,开展中试、孵化项目培育,打通科技研发、中试到产业化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中国尼龙城实现新的飞跃。
平顶山市还按照“强化储备、梯次推进、创建高峰”原则,主动接轨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体系,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尧山实验室、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龙门实验室平顶山成果转化中心挂牌运行。
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共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36家,实现了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原动力。该市聚焦育强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三项计划,开展科技政策服务行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平顶山市已培育省“瞪羚”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8家,创新型企业总量近1000家,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创新发展基础更牢。
同时,平顶山大力促进产学研用融通,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协作,加快建强“7+12”产业链群,推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能级跃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新能源储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破冰起势。
8月26日,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远程智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一台远程操控牙轮钻机在洛阳栾川三道庄钼矿作业的实时画面。“这台牙轮钻机使用的自动调平技术是平顶山市‘揭榜挂帅’项目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公司负责人朱耀占说。
朱耀占所说的项目名为“矿山牙轮钻智能高精度导航调平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是平顶山市首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之一。
“揭榜挂帅”是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一种体制机制。该市于2021年5月在全省率先实施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出台《平顶山市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聚焦平顶山市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卡脖子”技术,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让能者上、让智者上,让有本事者揭榜,破解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瓶颈。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体制机制是科技创新的保障。‘揭榜挂帅’成功解决了这两个制约问题,充分激发了创新活力。”平顶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豪说,2023年该市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居全省第3位。
该市出台《平顶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提出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凝练前沿课题,在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特钢不锈钢、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创新课题的组织实施指明方向。
同时,平顶山市创新科技项目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加快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创新链条,聚合现有的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聚酰胺中间体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打造尼龙新材料产业全方位全领域创新体系。
“感谢家乡的招才引智计划和‘归根’工程给了我们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机会。能够在养育自己的土地上施展抱负与才华,是一件幸福的事,这是家乡赠予我最独特的勋章。”张俊宇是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材料学博士,也是平顶山学院通过平顶山市招才引智计划引进的青年教师。作为该市人才“归根”工程的亲历者,他至今心怀自豪。
功以才成,业以才兴。为集聚优秀人才,在引领创新发展上出大招、出实招,平顶山市大胆探索、主动作为,于2021年12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利用鹰城在外优秀人才浓郁的念家乡情、思家乡人、想家乡事、帮家乡忙这个“根”文化,推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四个回归”,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该市构建完善“引育用留”机制,实施“平顶山英才计划”、“十万大学生”集聚工程,实行“编制在高校、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联合引才,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和产业集聚,相继培育了“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学者”等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平顶山市完善升级各领域人才支持政策,加大人才项目奖励补贴力度,符合条件回平返平人才经认定可享受相应补贴奖励。每年开展拔尖人才评选、人才分类认定等工作,截至目前拔尖人才共评选了十三批。
做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培育,组织平芝高压开关、神马尼龙化工、兴安邦机电装备制造等企业开展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目前已全部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开展民营企业家“青蓝接力”培养行动,实施平台建设、教育培训、引导扶持、挂职锻炼、政治关爱“五大工程”,助力新一代民企经营者顺利交接。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古老鹰城正向“新”而行,聚力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一流创新要素,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上阔步前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已成共识。
近年来,平顶山在“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的征程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关键是依靠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平顶山市拥有材料之都、创新之城、汝瓷之源等资源禀赋,在此资源优势基础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高标准规划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人才团队、创新资源和创新项目汇聚,创新发展整体态势良好。
以尧山实验室为例,实验室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开放、竞争、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聚焦陶瓷基复合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尼龙新材料与高分子加工三个前沿特色研究方向,开展科技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目前,围绕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注塑料、颗粒料等材料制备技术申报了多项先进材料类课题,并开展制备实验;围绕能源材料开发,积极建设光电示范一体化基地;建设了智能材料制造中心、低空飞行器研究院和材料AI设计中心。实验室以“企业出题、实验室答题”的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形式,让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强调,要“把牢科技创新这一强劲引擎,提升崛起之力”。未来,平顶山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