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乖社区辽阳石化将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深耕专精特新,着力打造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巨人。今年以来,围绕“五化发展路径”,聚焦“双碳三新”,以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核心、重大现场试验为抓手制定“施工图”,技术立企、创新强企的步伐越来越稳。
辽阳石化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5+5+5”联合创新体和4个联合创新中心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健全“产品经理+客户经理+过程经理”模式,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加大对“高精尖”技术转化应用扶持力度,对外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创新联合体结盟共建,对内与首席技术专家、专业管理部门、研究单位等互联互通,科技投入强度达0.92%,形成党委领导、部门牵头、全员参与、全链条攻关的大科研格局,推进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
坚持靶向施策精准指向创新难点、堵点。辽阳石化瞄准瓶颈和短板,拓展技术攻关的广度和深度,鼓励首台套、首批次技术应用,促进生产优化和质量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首次产出生态型聚酯片材、医疗包装共聚酯专用料,成功拓展中高端产品市场;开展锂电池隔膜料工业试验,LH064牌号产品被炼化板块列入替代进口“揭榜挂帅”重点攻关产品;研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路基板加工技术,完成压路机20吨自重、40吨振动碾压试验;明确质量升级攻关方向,高熔共聚LEP548R聚丙烯产品简支梁冲击强度同比提升7.8%,质量获得用户认可。
坚持将转型升级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辽阳石化聚焦碳排放“双控”和碳达峰目标,将“双碳三新”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融合,与创新驱动紧密融合,走出“舒适区”,围绕现有装置“减量”、新建项目“控增”两条主线,统筹优化生产全流程,打破原有的用能壁垒,全面推进生产过程低碳化、清洁化、节能化,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瞄准清洁替代和绿色转型,辽阳石化精准发力加强“双碳”技术开发,加强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投用重整装置生成油液相脱烯烃技术,每年减少换剂产生的固体废物1200吨;研发一氧化二氮分解催化剂,减少碳排放量,降低碳交易成本;完成制氢尾气二氧化碳捕集与纯化工业化研究,实现高效吸收提纯低浓度二氧化碳,收获良好的生态效益。
加强“产销研”协同配合,辽阳石化坚持目标导向,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应用力度,布局功能性合成树脂、工程塑料、可生物降解材料领域,开发高端化、定制化、差异化特色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新布局开拓新空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生产太阳能背板膜专用料、锂电池隔膜专用料等新材料7.6万吨。
抓实数字炼厂建设。辽阳石化统筹做好生产监控、工艺分析、设备管控、用能优化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以新带老、新老结合”,打造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加强数据信息高质量统一管理,16个专业系统数据、300余个关键业务分析指标,可全面监控生产运行状态,200多个数据指标全部模型化,实现了数据资源的“聚-通-用”。
打通管理壁垒,实现业务一体化协同联动。辽阳石化推动计划调度由“条块化管理”向“一体化管理”转变,在现场管控上,由“定期检查、事后处置”向“快速感知、主动识别”转变,落实工艺优化措施,对故障仪表报警、系统报警等进行梳理及消除,降低报警频次,使风险预警的精准度显著提升。
强化信息联动。辽阳石化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开启生产指挥和管理决策“一站化”时代,全面整合优化DCS系统、MES系统,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开发智能巡检、双重预防、作业管控、人员定位等基础模块。“新开发生产一体化平台可实现与生产现场监控报警集中管理和一体化联动,推动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转变。”辽阳石化生产运行部主管郭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