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情有晴天片尾曲答: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若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同步,通货膨胀本身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但通货膨胀依旧会产生一些成本,通货膨胀成本如下:
(1)皮鞋成本。减少货币持有量的成本称为通货膨胀的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主要指牺牲的时间与便利。
(2)菜单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称为菜单成本,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必须承担的菜单成本。(3)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失误。市场经济依靠相对价格来配置稀缺资源,当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也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最好的用途中。(4))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法律制定者在制定税法时往往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当存在通货膨胀时,通货膨胀往往增加了储蓄所赚到的收入的税收负担。
(5)引起混乱和不方便。在某种程度上,通货膨胀使投资者不能区分成功和不成功的企业,抑制了金融市场在把经济中的储蓄配置到不同类型投资中的作用。
(6)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特殊成本:任意的财富再分配。未预期到的物价变动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进行财富再分配,从而使得债权人受损而债务人受益。同时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使得靠固定货币收入生活的人群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
2利用新凯恩斯主义的AS-AD模型说明不利的供给冲击及其影响。[山东大学2019研]
答: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工资是黏性的,所以给定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WP取决于价格水平。新凯恩斯主义还认为,劳动通常是过度供给的,所以就业量取决于典型企业想要雇用多少劳动量,即取决于劳动需求曲线。由于就业取决于市场实际工资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所以就业和产出就取决于价格水平。不利的供给冲击是指可能引起生产能力和成本变化的事件。不利的供给冲击会使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供给冲击实际是对生产的冲击不是对销售的冲击。所以从新凯恩斯主义的角度分析,不利的供给冲击包括引起成本变化的名义工资提高和引起生产能力变化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名义工资提高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名义工资下降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名义工资提高,那么对于任何价格水平P,实际工资o=W/P都会提高。这意味着,劳动需求下降,从而产出减少。
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就会使生产函数曲线向下移动,进一步地亦使劳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给定决定实际工资的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则劳动需求减少,由于就业减少,故产出供给下降,总供给曲线调整利率与调整准备金有什么区别?之前一些年我国为什么倾向于后者?结合当前形势,谈谈我国应该采取哪一个政策?[东北财经大学2019研]
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影响基础货币,另一类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乘数。调整利率主要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政策实现的,调整准备金主要是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实现的。
①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者说放款利率。再贴现率越低,所借的准备金越便宜,银行在中央银行贴现窗口所借的资金就越多。因此,贴现率的下降增加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贴现率的上升减少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将储备金借给银行来改变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
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购买债券时,它为债券支付的货币就增加了基础货币,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当中央银行向公众出售债券时,它回笼货币就减少了基础货币,从而减少了货币供给。
③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存款只需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单位货币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
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增加了货币供给,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减少了货币供给。因此,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我国属于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的国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供给量还是主要的工具。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主要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货币供给量过多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而货币供给量过多的根源在于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过度投放。央行虽然采取了其他政策工具回收流动性,但并没有完全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存在,央行不得不使用被国外已经摒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要的调控工具。
变动法定准备率以调节法定准备金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就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工具须谨慎使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要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就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而应该更多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政策以调整利率,进而调整投资以影响总需求。具体地,当前我国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净出口减少,另一方面国内投资放缓,因此应该通过降低贴现率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4.推导菲利普斯曲线的方程式。[中国人民大学2020研;武汉大学2019研]
答: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反映了经济中的价格调整机制。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也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5.在劳动供给函数上,凯恩斯不同意古典学派看法的理由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2019研]答:古典学派认为,劳动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能够自动调整至均衡,市场出清,充分就业能够自动实现;凯恩斯认为,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工资具有刚性,劳动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在古典模型劳动需求曲线(VMP =WP=MP*P)上同意古典学派的观点,但在古典模型劳动供给曲线上不同意古典学派看法,理由如下:
(1)两者对劳动供给决定的看法不同。古典学派认为,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而凯恩斯认为,劳动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数,不是实际工资的函数。一是因为当实际工资w不变时,价格P变化,则劳动供给仍会变化,故不是实际工资(w=WP)决定劳动供给。二是由于存在货币幻觉,所以劳动者主要以名义工资为依据提供劳动力,而不关注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例如当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同时上涨时实际工资不变,但人们会认为他们的状况变好了,从而增加劳动供给。三是因为工会与雇主签订工资协议时,规定的是名义工资,而实际工资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物价水平,实际工资无法确切地确定,故不可能决定劳动的供给。
(2)两者对如何降低实际工资w (w=W/P)的看法不同。凯恩斯和古典学派都认为,企业为了增加产出,必须雇佣更多劳动力,又必须降低实际工资,则成本降低,企业愿意投资。但古典学派认为,P不变(小幅变化),降低W,从而降低W/P;而凯恩斯认为,W不变(小幅变化),提高P,从而降低WP。古典学派认为工资下降的传导机制为Wl→成本J→P→销量→N&(劳动力需求)1→MPL (劳动边际产量递减)↓→wl,一般成本下降速度大于价格下降速度,因而利润增加,一直持续到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W下降会遭工人反对,即使不反对,也不可能导致w下降,因为忽略了需求方面。工资下降的传导机制实际为Wl→成本J一PJ→产量1,Wl→购买力→需求l,所以供大于求导致滞销,N不会增加,P和W下降不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
6简述工资指数化的含义及其作用。[北京交通大学2015研]答: (1)工资指数化的含义
工资指数化是指按物价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使得实际工资水平不因通货膨胀而下降的一种制度安排。即工人的货币工资随物价指数浮动,按照价格指数自动调节收入的一种工资制度。实施办法是将工人的货币工资与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挂钩,并把具体挂钩的办法、挂钩指标的计算等通过法定形式或法规确定下来,以期保证工人的实际工资收入不受价格上涨的影响。
工资指数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率低于合同规定的条款时,不会引起实际工资的提高,同时可以消除通货膨胀率预测失误而引起的效率损失。
但是,工资指数化也存在问题。假如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或其他类似石油危机供给方面的冲击,产出下降,这就要求国民收入中工资份额下降,但是由于指数化保护了工人的实际工资,其他经济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提高工资,结果引起价格水平的螺旋上升,加剧了通货膨胀。
工资指数化的作用在于抵消通货膨胀对人们生活水平和实际收入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致因通货膨胀而下降。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抵消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的不利作用。此外,还可以促进工资合同的长期化,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这些对经济和社会安定都有积极作用。
工资指数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是用局部补偿的做法,使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无法完全得到补偿,而且,货币工资的调整一般总落后于通货膨胀,再加上有一些非工会会员工人和中小企业工人往往得不到保护,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享受工资指数化的好处。此外,工资指数化还有可能导致“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在较长时期内得不到治理,生产又不能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根据通货膨胀来调整工资就会加剧通货膨胀。这就说明对工资指数化要持谨慎的态度。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