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蓓蓓本次主题主要是强调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等设防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抵御灾害的韧性能力。
上个世纪70年代初,这一概念被用于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后来逐渐扩展到了社会生态系统、工程系统等领域,而韧性理念也给城市应对灾害的理念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中对韧性的认识主要涵盖了三个基本要素,即具备抵御灾害或突发事件影响的能力、从灾害或突发事件中高效恢复的能力以及对灾害或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
从地震对城市形成灾害的机理来看,首当其冲的是地震能量对各类工程设施造成破坏,继而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而地震发生后人们的防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也对灾害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抗震防灾工作多是关注如何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这也是提高城市抗震防灾能力的根本基础。而由于城市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的复杂性,仅从单体工程角度考虑其抗震防灾问题则显不足,需要从城市系统抗御地震灾害的功能可靠性方向转变,保障地震后城市功能的基本运转。
城市抗震防灾能力的提升需要关注社会机能的组织,促进城市社会的多元化抗震防灾能力的提升,促进社会各方整合、协作参与城市抗震防灾建设,从灾前防御、灾中处置、灾后重建恢复全过程的视角,全面增强城市系统的抗震防灾适应性,从而长期提升城市的抗震防灾韧性。
一是城市具备较低的易损性,即灾害的发生不易对城市造成破坏。二是城市具备高效的可恢复性,即灾害发生后城市易恢复或修复。
也就是说,当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目前,这一概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也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与图片:《提高城市韧性的抗震防灾对策研究》王志涛 马东辉 王晓卓;微信公众号地震三点通;中国地震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