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之萧瑟流光面皮是西府人舌尖上的味道和乡愁记忆,同时也是亮丽的旅游商品和文化名片,凭借着独特的风味享誉全国,近年来线上线下销售一路高歌,年产值已达55亿元。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美食,也滋养着一方儿女。近日,作为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之一,由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宝鸡市艺术剧院创排的原创话剧《面皮》在铜川精彩亮相。该剧不仅用宝鸡“面皮”勾连起这方水土之上的美食与儿女,更以历史的纵深,观察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情村风建设,以艺术的形式探讨乡情促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大幕开启,伴随着手扶拖拉机的“突突突”声,话剧带领观众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面皮》是一部陕西关中宝鸡地域风味浓郁的方言话剧,以宝鸡人津津乐道、引以自豪的家乡味道擀面皮为楔子,展开了中国改革开放45年以来陕西农村的史诗变迁。“一碗面皮盛悲凉沧桑,红白酸辣咽世间冷暖。四十年劲道情扯不断,三代人姌浸悲欢离合。《面皮》搅拌生死苦乐,根根钻心五味俱全……”该剧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吴京安说。
话剧《面皮》生动刻画了王让过家三代人所处时代的人性真善美。队长夫妇重情重义、信守承诺,王让过吃苦耐劳、勤恳朴实,王红强厚道纯朴、知恩图报,王红强的孩子们不忘初心、回报桑梓。
作为全剧的核心人物之一,吴京安饰演的角色(村长、队长)贯穿全剧始终:他担起乡党的托付,对晚辈辅以大爱;他嫉恶如仇、讲究传统,却也积极拥抱时代,犹如“揉面团”一样,时刻把全村人“揉”到了一起。无论历史的风云如何变幻,在这里,中华传统美德浇筑起搏风打浪的船只,浓浓的乡情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乡情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乡村振兴需要乡村人才支撑。除讴歌老秦人开拓进取精神外,《面皮》的价值还在于探讨乡村乡土文化的传承,及其对乡情村风的守护,对一代代村民的滋养。“乡情是促进乡村治理的关键因素,是激活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一碗‘面皮’不仅盛有悲凉沧桑,更有浓浓乡情,盛放着推进乡村振兴的艺术思考。”观众覃先生说。
在艺术诠释方面,《面皮》以小切口展现大情怀,写的是宝鸡生活和宝鸡故事,展现的是宝鸡人的精神,从时间和地域上都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130分钟的时长里,观众沉浸在演员直抵灵魂的表演中,被深深感染。
该剧导演姜涛表示,这部戏在舞台中央横亘着一个巨大的似年轮的转盘形象,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背景里多次出现的大树代表着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深处的根脉,是一种血脉传承、文化传承的意象表达。
“《面皮》具有西府浓郁的地域特色,也为音乐提供了鲜明的风格依据和素材。我的创作意在补充和发挥这些地方特色,为戏剧结构提供标识,为剧情的铺陈和展开提供动力,为人物冲突和内心活动提供支撑和拓展。”该剧作曲、国家一级作曲崔炳元说。
“观看《面皮》也是在看宝鸡人的奋斗史、创业史。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打磨提升,力争将话剧《面皮》打造成宣传宝鸡地方特色和非遗文化的名片和品牌项目。”宝鸡市艺术剧院院长杨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