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来了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现将《“十四五”时期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更是丰台区加快产业转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上台阶”的战略机遇期。丰台区既属“一主”,又处“一轴”沿线,是“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区,北京城市总规赋予了丰台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区功能定位。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丰台区更加聚焦高精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丰台模式”,打造首都发展新空间和科技创新主引擎,推动“妙笔生花看丰台”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为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依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丰台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关于制定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市丰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规划中所指高精尖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本规划是丰台区“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实施期限为2021年—2025年。
“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首都中心城区功能定位,深入推进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坚决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积极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丰台区紧紧围绕承载、服务、保障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引领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区拥有高精尖法人单位559家,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较上年增长22.4个百分点,高出全区经济增速22.1个百分点。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45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5%。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2020年全区拥有孵化机构65家(包括孵化器24家,众创空间41家),汇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1家、重点实验室26家、工程技术中心4家,建设全国首家信用产业创新中心,先后成立北京轨道交通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257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081.4亿元,较2015年增长113.1%。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纷纷落地,交控科技获得行业首张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CURC证书,航天科工惯性公司旋转导向系统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创新主体培育发展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新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17.8亿元,占工业比重达到35.6%,较2017年提高9.4个百分点。推动高水平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十三五”期间全区培育1家独角兽企业、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2个单项冠军产品、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储备高精尖产业项目150余个,先后纳入市级高精尖项目库近30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过1600家,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数量并列全市第一。
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全区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十三五”期间关停退出工业污染企业167家,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完成134家一般制造业企业调整退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187.6万平方米,腾退空间1513.2万平方米,实现土地供应283公顷,为高精尖产业发展厚植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质量效益持续优化,2020年全区高精尖产业人均收入达到144万元,中关村丰台园人均、地均产出率均位列示范区第二位。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丰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优势,加强与津冀两地交流与合作,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标杆。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保定满城分园,形成“京研满造”的高端产业发展模式,与天津市西青区签署系列合作框架协议,与沧州高新区共建协同示范园,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达产,河北京车首列地铁列车下线交付,产业协同迈上更高台阶。
“十四五”时期是全区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丰台区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历史契机。
从全国看,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丰台区创新资源优势,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为高精尖产业注入新动能。从北京看,全市以首都发展为统领,集中力量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两区”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动京津冀协同纵深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实施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极大地拓展、增强了丰台作为北京城市南部地区高速发展的新引擎、“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区、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区的功能优势,为丰台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战略支撑。从丰台看,全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进入核心产业创新突破和产业体系完善升级的重要拐点,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叠加高标准规划建设南中轴地区和加快推进“五新”建设等重大契机,有助于全区产业培育新业态、构建新链条、打造新范式,巩固高精尖产业结构。
同时,全区高精尖产业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经济规模总量小、地均产出水平偏低,与高精尖产业发展层级要求存在差距;创新研发投入强度不高、科研人员缺口较大,与高精尖产业发展创新要求存在差距;央地协作机制有待完善、龙头企业对本地产业带动能力亟需提升,与高精尖产业发展引领要求存在差距;产业配套存在短板,产业链韧性不强,与高精尖产业发展体系要求存在差距。也面临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高精尖产业“突围”难度增大;新旧动能转换仍需时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艰巨等诸多挑战。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紧紧围绕丰台区功能定位对产业发展的要求,主动对标和融入北京“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蓝图,把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作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视察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赋予丰台的功能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抓“两区”建设历史契机,深入推动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竞争力强的“2231”高精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高精尖产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使丰台区成为首都发展的新空间、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和创新型总部经济聚集区。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转化通道,推动产研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端智能绿色的高精尖产业深耕细作,腾笼换鸟,巩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主动对接“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主平台,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项目引进力度,加强与房山、大兴等城南地区产业联动,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纵深发展,深化央地协同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形成跨区域跨主体的协同生产体系。
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把握北京“两区”建设机遇,持续优化开放环境、拓展开放网络、建设开放平台,积极引入国际化高端产业资源,不断提升开放能级。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激发开放活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创新区,打造引领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发展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规模结构明显优化。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高精尖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区高精尖产业人均收入达到200万元/人,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40%,培育形成5-10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25-30家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到2025年,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新建2-3家市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推动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柔性机器人等一批前沿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智能绿色成效显著。到2025年,建设3-5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较2020年下降5%以上,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探索碳中和发展有效路径。
区域协同纵深推进。到2025年,关键产品零部件在京津冀范围内配套化水平持续提升;围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方向,探索与房山、大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南地区打造2个“研发+高端制造”跨区协同示范产业集群。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丰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大力培育科技领域发展优势,提升科技产业创新力,做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主导产业“双轮驱动”,壮大科技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潜力产业创新赋能,培育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三个新兴产业,积极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231”高精尖产业结构,打造丰台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丰台区轨道交通创新主体和资源汇聚优势,以列车通信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为引领,以轨道交通整车集成为抓手,提高轨道交通工程装备创新研制能力,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创新发展,形成轨道交通产业“全链条”发展的“丰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轨道交通创新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轨道交通产业实现总收入3500亿元。
轨道交通关键部件。聚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以列车通信和控制系统为引领,推动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提高CBTC、I-CBTC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加快开发无人值守下的列车自动运行系统、新一代车车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等产品。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感知技术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应用,发展列车障碍物智能检测系统,实现列车运行过程中数据实时采集、智能分析和辅助控制,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提高列车调度指挥能力,搭建列车智慧调度系统和全局管控的智能运输指挥平台,实现路网“一部计划”精准编制和实时调整。支持研发低时延、大带宽和大连接的轨交专网设备产品,推动面向5G的智慧轨交应用,发展基于移动大数据的智慧轨交解决方案。补齐轨道交通短板环节,突破轨道交通专用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环节,提高转向走行系统、制动系统、牵引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前瞻布局新型城轨、磁悬浮与电磁推进等前沿技术。
轨道交通整车集成。发挥整车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以车辆整车系统集成为抓手,加快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创新协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式发展。面向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需求,提高轨道交通整车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积极开发跨座式单轨、悬挂式单轨(空轨)、中低速磁悬浮、铰接式新型轻轨等车辆产品,助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变压交流传动(VVVF)B型车辆等现有整车产品“走出去”,促进国产车辆装备品牌化发展。提高车辆整车试验检测能力,支持企业开发机车整车试验动态检测系统。解决轨道交通海量数据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双高难题,支持企业建立行业标准化数据接入协议,规范数据接口,开发复杂产品数据接入方案,打通数据壁垒。
轨道交通运维。突破轨道交通全路网智能维护关键技术,聚焦轨道交通产业维护痛点研发多驱动引擎融合的实时预警分析及诊断技术、设备主动维修决策技术和运营运维一体化协同技术,大幅降低子系统故障率、提升轨交全路网线可用度。积极开发具有远程规划、信息捕捉、图像识别、自主巡检等功能的轨道交通智能巡检机器人,满足轨道交通日常运维需求。面向列车进入架修和大修密集期趋势,建立轨道交通数据采集、综合检测和挖掘分析综合运维平台,为轨道交通系统设备全生命周期、远程操控、健康状况检测、设备维护、故障智能定位、大数据分析、趋势监测等提供支持。支持轨道交通运维装备做大做强,提高动车组/城轨车辆整列地坑式同步架车机、移动式架车机、安全联锁监控系统等重大运维装备研制能力。支持企业开发新一代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T-IPSS),加快图像识别、智能分析等AI技术在轨交客服系统的应用。
轨道交通工程装备。面向轨道交通“新基建”工程施工巨大的市场需求,提高轨道交通工程装备创新研制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复合式盾构机、双模盾构机、双护盾硬岩TBM、大直径硬岩TBM等盾构和TBM创新产品。支持研发双轮铣装备、全浮动共振破碎机、无缝线路铺轨机组、步履式架桥机等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创新产品。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航天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力争补齐航空航天专用芯片等关键部件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深化央地协同,规划建设航天科技园,引导央企央院央所的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组织能力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挖掘技术沉淀形成产业增量,鼓励航空航天等先进技术在民用领域推广应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航天创新城”,力争到2025年航空航天产业实现总收入1500亿元。
卫星互联网。把握卫星互联网纳入北京新业态新模式培育重点任务契机,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应用开发,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积极发展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与星座组网技术,支持组建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开展大规模低轨星座系统测控管理、大型多星座仿真和卫星运营管理支撑。提高卫星互联网服务能力,推动卫星互联网在车联网、应急通信等领域的业务实践。鼓励研制调制解调器、集成式天线、基带芯片等卫星互联网地面基站及终端设备,支持信关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星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运用时空大数据平台、天基网络地面服务平台、数字地球平台等,开展空间数据服务,培育一批综合型卫星互联网服务商。
卫星应用与服务。支持发展高通量移动卫星,开展大众消费通信、卫星固定通信以及卫星移动通信等服务;完善空间段、地面段、运营段卫星运营服务,支持企业提供全球运营服务。支持北斗芯片、模块、终端等产品研发以及北斗卫星应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协同北斗精准时空技术能力开放应用,加快“北斗+”赋能,培育一批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进北斗导航在移动终端、位置服务、环境监测、应急救援、气象服务、精确授时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北斗行业应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发挥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数据资源优势,支持建设超高分辨率、宽幅中低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开发人工智能遥感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卫星遥感影像与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支持三维地图数据生产与处理,推动地理空间信息在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形成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商业火箭和商业航天。积极推动航天民用化发展,围绕低成本、批量化生产和快速响应的商业火箭研制需求,形成运载火箭柔性化、数字化自动装配以及火箭部件模块化、组合化能力,积极开发“一箭多星”、垂直回收、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大推力等核心技术,积极探索火箭电推进、核动力等前沿技术。提高火箭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高精度惯性仪表、火箭电气系统、高精密传感器、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协同制造能力。开展航天动力系统攻关,形成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氢/液氧发动机等航天发动机研制能力,开发绿色环保高效液体推进剂。进一步巩固火箭研制优势地位,支持和引导央院央所大型液态推进剂火箭、小型固态推进剂火箭等创新成果就地转化。
无人机与临近空间飞行器。重点突破测控系统、综合飞行控制系统、先进图像定位导航技术、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提升无人机感知能力和飞行性能,形成无人机研发设计、测试、总装与集成能力。面向地理测绘、电力巡线、石油巡线等领域发展续航时间长、飞行稳定、大载荷工业级无人机。围绕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需求,积极发展面向公共服务部门、通航企业的航空救援系统级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发展通航大数据共享服务,面向飞行服务站、通航机场、通航运营企业等需求,开发低空飞行器的实时位置监控及飞行服务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和提前布局临近空间浮空器、高空气球、飞艇和太阳能无人机等前沿领域。
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服务创新创业作为出发点,围绕创新链配置科技服务资源,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发展高端环节,推动科技服务业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优化方向发展,构建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科技服务产业生态,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力争到2025年科技服务业实现总收入800亿元。
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充分发挥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加快金融科技产品创新,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产业融合,推动以数字保险、智能投顾、数字消费金融为核心的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加速金融业的智能化变革,着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推动建设金融科技服务和创新研发平台,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加强技术研发投入,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提高对称、非对称密码算法、认证和加密等数字货币关键密码技术研发能力,支持数字货币及相关底层平台软硬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加强区块链等技术发展,研究网络模型、分布式存储、零知识证明、链上链下协同、监管科技等技术,以应用场景开放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更大规模的商业场景中落地。探索数字金融沙盒实验等业务监管新模式。
创新创业孵化。以北京市孵化服务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建设为契机,发挥中关村丰台园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主要集聚载体,吸引各类众创空间集聚,持续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引入培育一批高质量硬科技孵化器、高水平创新型孵化器,创建“孵化器+商业空间”“孵化器+生活空间”等新型创业社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创业孵化服务资源整合,促进共建共享,降低企业创业成本,提高创新创业效率。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痛点,鼓励专业孵化机构发展专业咨询、创新创业、资本支持、人才引培、市场推广等产业促进服务。支持创业孵化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发展“产业链孵化”“孵化+创投”“虚拟孵化+实体孵化”等新型孵化模式。
工程技术服务。面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电力能源等领域需求,汇聚工程咨询、规划设计、勘探测量等工程技术服务创新主体,突破系统集成、检验验证等工程技术难题,推进工程技术服务创新发展。全面普及BIM技术,加强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控制管理;突破数字设计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发展建设工程领域数字仿真和虚拟设计,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支持企业抱团承接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外包,开展轨道交通、电力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对外承包业务。
新型研发服务。围绕创新链完善研发服务链,支持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研发型企业发展。整合创新平台,盘活内外部存量科技资源,汇聚国内外高端研发资源及产业力量,支持研发中介服务、研发外包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新型研发服务的重要支撑,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产权服务融合发展,搭建大数据知识产权创新服务平台。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实施标准化战略,集聚标准化服务资源,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国际、国家、地方和团体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加快构建与高精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方向建设标准检测和认证中心,引进国内外一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商,开展实验测试和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商围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行业标准及检验检测方法研究,支持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检验检测服务领域示范应用。
把握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趋势特征,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数据应用与服务领域的优势,推动技术原始创新与跨界融合,聚焦数字创意、应用软件等领域错位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赋能。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总收入850亿元(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数字创意产业。弘扬南中轴文化底蕴,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数字互动娱乐、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等信息服务业,培育网络视听新媒体、动漫游戏、在线展览等数字创意新业态。鼓励数字创意内容制作与智能终端协同发展。
软件信息服务业。发挥区域行业应用特色,特别是软件信息服务业与交通、公共安全、医疗等行业深度结合的应用服务领域优势,培育发展一批嵌入式行业应用软件,鼓励开展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研发设计,提升国产计算机解决方案能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研究,研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和专用产品,提高网络空间综合防御能力。
人工智能。以融合发展、示范应用为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融合,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业态,支持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建设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孵化平台,推动相关技术创新和转化,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区块链。积极布局区块链场景建设,聚焦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电子签章、供应链金融等典型应用场景落地。引导企业参与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区块链创新企业。支持智能合约、加密算法等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鼓励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依托“融信链”平台发展“区块链+”新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信息关键部件。聚焦光电子等细分领域,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提升多层瓷介电容器等元器件可靠性和单品性能,做强高性能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叠阵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光纤激光器、光纤耦合器等龙头产品,支持光电器件、弱光探测器等新型光器件产业化。积极开展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前沿技术和器件研发,突破发展类脑芯片、石墨烯存储等新原理组件。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系统集成技术突破,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创新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智能制造产业实现总收入150亿元。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打造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体系,引入和培育一批行业市场份额大、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龙头企业,择优推荐纳入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加快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和市场推广。
工业互联网(垂直领域应用)。支持龙头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产制造和运行维护服务体系,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垂直领域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突破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技术,建设集边缘层、IaaS层、PaaS层、SaaS层为一体的自主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错位竞争,逐步培育在交通运输、北斗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优势。
智能数控装备及机器人。谋划布局以智能数控关键技术和工程技术研发、系统应用集成、成果转化等为主的智能数控装备产业,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搭建开源机器人软件框架平台,支持机器人操作系统国产化。瞄准机器人前沿领域,积极开展柔性机器人产品型谱、技术体系和基础能力建设,掌握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
把握健康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和医药健康产业爆发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着力提高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加快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推动原创成果与技术向产业转化,积极布局培育智慧医疗、数字医疗新业态,力争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总收入200亿元。
生物医药。聚焦中药制剂、生物创新药、诊断试剂等重点领域搭建研发创新和技术孵化平台,借势北京生物与健康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搭建“生物桥”,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支持兽用疫苗等动物用药做大做强。
高端医疗器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面向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需求,加强呼吸机等卫生医疗应急保障物资供应能力,积极发展呼吸机与呼吸监护、高流量氧疗、数字化ICU解决方案等创新产品,支持ECMO(体外肺膜氧合)等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部件国产化。
健康新模式新业态。发挥丰台区医药流通行业规模优势,支持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创新发展新业务模式,支持医药流通企业围绕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布局,培育发展智能诊疗生态系统、健康诊疗服务等“互联网+”医药健康产业。
面向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对新材料的迫切需求,突破基础材料“卡脖子”关键难题,加快新材料研发和制备工艺创新,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总收入150亿元。
新能源材料。依托北京市锂电正极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发挥其在锂电正极材料的技术优势,加快发展多元材料、钴酸锂等正极材料以及多元前驱体等材料。
先进磁性材料。依托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发展烧结永磁铁氧体料粉、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稀土永磁、软磁与吸波材料等先进磁性材料。
高性能复合材料。依托央院央所材料研发平台,重点围绕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发高性能纤维材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高强轻质金属合金材料以及功能涂层材料等高性能新型材料。
先进前沿材料。前瞻性布局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吸引全球新材料研发机构、原料商、应用材料及元器件企业入驻。
瞄准国际前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超前部署一批具有深远影响、能够改变科技、经济、社会、生态格局的颠覆性技术方向,前瞻布局量子信息、碳减排与碳中和、数字孪生等未来方向,构建基于新原理、新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为丰台区高精尖产业持续发展培育后备梯队。挖掘央院央所技术积淀,支持企业开展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研发量子计算关键核心技术,抢占量子国际竞争制高点;鼓励区内节能环保企业围绕“3060”双碳目标,发展碳追踪、碳捕捉、碳减排数据分析等碳中和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碳中和服务商;围绕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场景建设,率先在数字孪生城市领域培育和开放一批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标杆,提升模拟仿真、虚实交互、智能干预综合能力;支持虚拟现实先进技术在内容制作和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等领域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企业提供创新应用和数字化服务,推动扩展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合发展。
落实丰台分区规划“一轴、两带、四区、多点”总体空间布局,紧紧围绕“四区”高精尖产业承载主体,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目标,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要素整合,提升中关村丰台园产业承载和创新辐射能力,引导丽泽金融商务区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动全方位开放、国际化创新的首都商务新区建设。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进中关村丰台园东区整体更新提质增效。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带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丰台区航空航天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吸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总部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入驻。加快存量土地盘活,推动低效空间业态更新,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社区等创新载体,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将中关村丰台园东区打造成为全区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的核心载体。
补齐设施短板,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中关村丰台园西区融合创新发展。建设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搭建数字产业开放平台,开展数字技术创新筑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打造数字生态的新载体,落地一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和企业。加快轨道交通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园区产业配套设施,吸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支持中关村科技属性和永定河文化带的文化属性相融合,培育前沿影视技术、网络视听新媒体、动漫游戏等细分领域。
围绕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功能定位要求,搭建和完善新兴金融要素服务平台,加强数字货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聚焦数字货币、数字监管、数字资产等重点领域,支持国家数字金融技术检测中心等数字金融机构发展,推动国家级重大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落地,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依托丽泽城市航站楼加强与大兴国际机场等枢纽链接桥梁功能,导入国际化创新资源,发展创新创业孵化、新型研发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构建并完善数字金融生态圈,全面推进产业链布局与数字金融场景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丽泽金融商务区。
立足恢弘南中轴,以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新时代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示范区和引领区为目标,启动先导示范区建设,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首都商务新区,形成撬动首都南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引擎。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加强国际商务和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业,培育数字创意、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高端商务以及产业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吸引国际组织、跨国总部、专业机构聚集,打造国际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
立足丰台区创新资源优势,发挥房山区高端业制造基地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车辆造修能力,对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等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高端制造能力,加强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分工协同,与城南地区开展产业协同试点示范,打造一批以丰台区研发创新引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房山、大兴等区高端制造联动的跨区协同示范产业集群。
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积极对接国家创新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围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发挥央企牵头带动作用,主动争取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布局。支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统筹开展共性关键技术与工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协同攻关,推进重大专项技术、重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实行科技创新“揭榜挂帅”等制度,重点攻克模块化和组合化航天技术、星间链路组网、高铁列控芯片与底层元器件、ECMO核心部件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低成本商业固体运载火箭与液体运载火箭、市域磁浮交通系统、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一批战略创新产品。
强化创新服务体系。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提高产业服务能力。以丰台园轨道交通专业运营公司为核心,统筹全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资源,支持新型创新联合体、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中心布局。支持央企牵头成立高水平创新载体和研发转化平台,积极布局航天高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航天协同创新院等高水平创新载体,打造开放式国家级研发设计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平台,为创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创新成果小试中试服务平台,引导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探索运营新机制,为区内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包括研发设计、分析检测、实验试制、中试熟化等技术服务支撑;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对外开放、资源共享和协作共用。
加速成果转化落地。依托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孵化器等,搭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畅通应用型科研成果创造、转化、产业化渠道,打通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推动园内、存量企业内的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社区”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支持区内国有企业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专业化的高精尖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办好中国铁路发展论坛、中国航天日等系列品牌活动,吸引高端产业资源。加强市区联动,争取北京市在项目落地、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积极与“三城”创新源企业对接,做好与海淀、朝阳等区创新协同,发挥丰台区位优势和承载优势,通过项目和投资联动、跨区利益分享等多种方式吸引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丰台转化落地,做好铁科院等重点项目承接。
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环节。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三链”协同并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1个创新基地+3个集聚重点区”的独角兽企业集聚区,吸引和培育一批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独角兽企业群栖发展平台。推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支持龙头企业超前部署颠覆性领跑技术研发,锻造一批长板和“杀手锏”技术,储备和转化一批能够领跑全球的创新技术、先进产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全球优势产业集群。
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加强高精尖产业统筹谋划,梳理现有产业链条,研究制定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全景地图和发展路线图,做好高精尖产业链精准招商顶层设计。立足丰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底层芯片、工业软件、通信控制等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制定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一链一策”精准招商政策体系。依托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公司,率先在轨道交通领域建立市场化产业促进和项目服务平台,组建产业经理人团队和企业服务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建立企—企对接平台,打通区内企业间的对接渠道,确保区内企业“相互知底”,引导区内高精尖企业相互配套协作、上下游资源共享,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面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配套环节,积极沟通市级部门,主动对接津冀周边地区,通过专业化配套园区共建共享模式,为区内高精尖企业提供必须的生产配套服务。
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瞄准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布局区域化新趋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找准丰台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定位,面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开展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探索建立供应链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发挥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兴金融产业集聚优势,创新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稳步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精准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促进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围绕民生保障、城市运行、卫生安全等领域保留一定重要应急物资和城市生活必需品生产能力。
系统推进“五新”建设。落实“五新”“1+5”政策体系要求,聚焦“五新”系统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重点推动5G网络、千兆固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和应用开发,统筹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和新型算力中心等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共享开源平台等生态系统基础设施,鼓励新型网络安全运营服务平台等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基建向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依托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聚焦交通、环境、安全、民生、城市治理等领域,探索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有序推动建设并开放一批应用场景。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高水平、高标准建设首都商务新区,加快存量用地盘活,植入国家文化和国际交往功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集国际创新要素,树立全球城市更新发展新标杆,打造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地标、新亮点和新动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推动丰台园东区一期二期地区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和有机更新,全面推进精细化治理,加快丰台园东区三期建设,着力完善丰台园西Ⅰ区、西Ⅱ区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推进旭阳科技大厦、航空航天创新中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与产业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中关村丰台园产业承载能力。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思路,推动职住平衡,持续完善园区及周边生产生活配套。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贯彻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园区。推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材料以及数据中心等重点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绿色化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以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平台,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企业、园区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
培育壮大数字新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释放数字经济叠加、倍增效应,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培育经济新动能。以新基建夯实网络设施和数字产业基础,加快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数字产业生态,落实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引导区内企业把生产经营、管理运作向线上拓展,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创新中心的智能化改造,助力中小企业数字赋能升级。
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顺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趋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升级,培育新模式新业态。落实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支持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创新企业加大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创新工业设计理念。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材料等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和能力建设。支持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总集成总承包,全面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提供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制造服务外包和研发外包,探索先进制造服务创新模式。发挥医药流通行业优势,把握后疫情时期供应链变化趋势,引导高精尖企业创新发展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提高供应链安全。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以产业协同、创新协同为突破口,率先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围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强与“三城一区”创新协同,加强与房山区、大兴区等城南地区产业协同,形成战略协同、资源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协同的高精尖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发挥丰台毗邻京津、京保石两个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内分工向产业链分工转变。用好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沧州)协同示范园、中关村丰台园满城分园等载体资源优势,聚焦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等产业分工明确、产业链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高精尖产业环节,构建形成点对点的高精尖产业协作共同体,加快协同发展步伐,推动共建成果转化基地、创新社区,实现区域间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津冀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环节。
加快央地协同联动。立足丰台区域优势和央院央所聚集优势,推进央地融合创新协同。支持航天三院规划建设航天科技园,推动无人机、磁悬浮与电磁推进、增材制造、卫星、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成果落地;支持航天一院建设中国国家航天城和“航天之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院。抓住央企混改机遇,研究通过地方参股、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央企在丰台成立二级子公司,促进更多战略新兴、前沿基础、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落地和转化。
提升重点区域开放示范引领。抓住“两区”建设契机,释放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首都商务新区等区域高水平开放引领效应,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首都商务新区更新建设为突破口,通过采取培育科创社区的发展策略,营造独特商业氛围和“类海外”环境,建立并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和对人才的吸引力;高水平打造丽泽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数字金融示范区,吸引金融、科技类全球500强公司总部及顶级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支持中关村丰台园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跨境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全球产业布局和价值链条延伸,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鼓励轨道交通等龙头企业“抱团”“走出去”。
推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突破。围绕科技研发、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等重点领域提升科技创新开放能级,研究制定支持外资企业入区科技创新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取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鼓励开展离岸创新创业和境外研发合作,支持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科技项目。加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北京协同创新轨道交通研究院、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合作,深度融入全球轨道交通创新网络;支持央企为主的产业头部企业建立总部,以“制造业+”的模式延展产业链,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增强商业航天竞争力。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托丰台区“1+5+N”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扩大保护服务范围,持续开展“溯源”“净化”等专项整治。支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专利联盟,组建高质量专利池,形成联合防御、风险分担、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机制。充分挖掘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作为全国首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s)优势,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能力和服务企业能力,为区内企业提供国际化的专利数据检索、技术分析、风险评估等知识产权支撑。针对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和国际形势、专利法律风险防控、专利产权保护遇到的瓶颈及解决途径等企业关注重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交流等实践活动,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衔接和配合,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规范管理水平。
依托丰台区高精尖产业落地工作推进专班,强化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进一步健全高精尖产业推进和项目调度工作机制,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区科信局会同区发展改革委、丰台园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加强高精尖产业、重点企业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对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充分发挥丰台区投资促进专家顾问委员会、丰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空间联盟等作用,整合区投促中心、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力量,联合基金公司、专业机构、区属国有企业,加大高精尖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创新投资项目管理,推进审批提速,进一步激发有效投资。继续清理精简政府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强化服务意识,创新企业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包”工作机制,加强“企业管家”“项目管家”等服务能力,将服务工作落实到人,找准企业发展痛点,针对高精尖企业发展定制“访送扶助”服务包,综合运用政策工具与市场化手段,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点穴式”精准帮扶,协调推进企业发展和项目落地中的问题。建立并完善政企交互平台,打通政企信息渠道,形成企业与政府间相互交流长效机制,及时向企业反馈政策信息,提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信心。
推动全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加大高精尖项目用地保障,落实丰台区高精尖用地政策试点实施方案及后续相关执行政策,签订监管协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对规划调整、用途改变、资产转移、企业变更等行为进行联合管控。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探索推动丽泽金融商务区、中关村丰台园、首都商务新区等重点区域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落实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推进低效产业园区“腾笼换鸟”和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利用腾退空间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强腾退空间和低效楼宇改造利用,统筹区内腾退低效产业空间资源,支持项目实施单位开展结构加固、绿色低碳改造、科技场景应用等投资改造,发展高精尖产业。用好河西丰富的土地空间资源,健全“村地区管”机制,鼓励和引导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优先发展研发设计、小试中试、系统集成等先进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环节。
充分利用“丰九条”、丰台园“创新十二条”等各类政策,统筹现有各类产业资金,加大对高精尖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级、市级资金对丰台区高精尖产业项目支持。充分利用丰台新动能基金、丰首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高精尖企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大对高精尖企业上市的辅导和培育力度,做好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和防范金融风险等过程中对企业的指导、服务和支持。完善区域性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政策,加大区级财政对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支持政府性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再担保服务。
加大高精尖人才支持力度,调动高精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首都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建设。探索在全区人才层次与集聚程度较高、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区域、大企业建立人才工作联系点,开展“直通车”服务,努力解决高精尖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落户等问题。以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科技攻关等为载体,加强创业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鼓励高精尖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加快建立并完善涵盖产出效率、创新能力、质量效益、规模增速等方面的高精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全区高精尖产业运行情况跟踪监测。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作用,定期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