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回大宋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新乡4月2日消息“厨师这条路我走了31年,以后还会继续走下去。”记者见到任书亮时,他正在自己的预制菜加工厂区接待河北来的客商,双方准备签订预制菜的代理合同。
1992年以来,任书亮从长垣出发,先后到濮阳、北京,再回到长垣,当厨师、干餐饮,2019年成为中国烹饪大师,眼下又开发预制菜加工。在餐饮这条路上,任书亮不断提升自己,深耕行业。
任书亮是今天努力奋斗的长垣人的一个缩影。地处黄河滩区的河南省长垣市,资源稀缺,又挨着黄河“豆腐腰”,历史上曾十年九灾。今天的长垣,已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谋生存到谋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从曾经的河南省县域发展“差等生”摇身一变成了“排头兵”,长垣是如何逆袭的?
长垣有着“中国厨师之乡”的美誉,自古就有尚厨之风。“长垣厨师遍天下,刀勺声里多名家,色香味形皆入化,赢得古今中外夸”,是对长垣烹饪的真实写照。
位于长垣食博园的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里,展陈了数件与烹饪相关的文物。其中,大量馆藏的陶片出土于长垣城北大堽村一带,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见证了长垣烹饪文化的源远流长。早在北宋时期,长垣就形成了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等五大菜系,在中国烹饪历史上独树一帜。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记者走进一家烹制长垣菜的饭店,透过升腾的蒸汽,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制作长垣传统名菜“肉丝带底”所需的绿豆粉皮。
“旋制是个技术活,更是制作粉皮的关键环节。”作为土生土长的长垣人,长垣市烹饪协会副会长冯建忠从小受长垣烹饪文化的熏陶。
“绿豆变成粉皮,需经过拣选、浸泡、淘洗、磨浆、沉淀、过箩、再沉淀、和浆、旋制等十多道工序。”冯建忠边说边演示,他用力甩动旋子,让粉浆由盘底向四周均匀摊开受热。不一会儿,一张晶莹剔透、光滑柔软的粉皮就制作完成了。
“这套技艺已经传承100多年了。”冯建忠骄傲地说。“长垣厨师”的匠心,就在一张张粉皮的制作中,坚守至今。
如今,从长垣走出的厨师“散作满天星”。长垣籍专业厨师达3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及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8名拥有“中国烹饪大师”称号。
“我们以豫菜振兴为契机,去传承、弘扬好烹饪文化,推动长垣烹饪产业健康发展。”冯建忠说。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这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烹饪大师”任书亮激动地说,发展预制菜产业,长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100多位烹饪大师、名师,就是长垣预制菜的“活”招牌。
任书亮创立的食品加工企业依托长垣的“厨乡”优势,将大师厨艺和食品工业相结合,生产标准化的半成品、成品菜肴。
“从最早的中央厨房配送到现在的预制菜食品加工厂,我们培养了专业的预制菜研发团队,已经拥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技术和销售渠道。”任书亮说。
通过预制菜的模式,类似色泽金黄、形如金鼓、金丝缠绕的“金丝火烧”等拥有“大厨味道”的长垣特色美食,已香飘周边多个省市。
“未来,我们将把烹饪的传统技艺和食品工业充分融合,努力研发具有长垣特色、大厨味道的预制菜,让长垣美食走向全国。”任书亮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长垣从事餐饮业的人员达数万人,年创收数十亿元。一批种养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一批以长垣烹饪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走俏市场。同时,长垣延长了烹饪经济链条,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大家身上都肩负着一定的使命感。”回忆起3年前医用正压防护服的研发过程,正在驼人集团防护产品生产车间指导防护产品研发专家程文胜感慨地说。
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程文胜被通知到公司开会,会议的议题是关于新型防护产品的研发。与他一起回来开会的,还有研究院的所有骨干人员。
大家分组、确定研发方向后,加班加点,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就做出了10多个样品,最终经过优化,选出了医用正压防护头罩和医用正压防护服两款产品。
“正压是最高级的防护。”程文胜说,正压防护服的研发难点在于如何在防护服内形成正压,保证防护服透气性的同时,把病毒阻隔在防护服外。
这主要在于风量的控制,核心部件是滤芯和鼓风机。“我们找了各种风机,桌面铺满了,一个接一个去调试,最终确定了我们现在用的风机。”程文胜说。
除了技术上的难题,程文胜和同事们在研发中还面临着缺材料、少设备的情况。长垣相关部门得知该情况后,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在全国范围内协调了生产所需的材料与设备。
2020年6月,医用正压防护服与医用正压防护头罩开发完成,随后上市。驼人卫材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也是首家拿到医用正压防护服和医用正压防护头罩注册证的企业。
为什么这么快?“您看,我们有自己的3D打印机、模具工程师、模具加工设备与专业的模具加工车间。”程文胜展示着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样品,对记者说,“只要有了想法,图纸一出来,很快就能制作出样品。”
“医用正压防护服所用的风机模具就是我们做的。同时,我们参与了防护服的生产设备研发,目前正在研发医用正压防护服的抗菌材料。”驼人集团智能装备制造专家李新东向记者讲述了模具在医疗器械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创新离不了人,人才和创新是驼人30年来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据驼人集团产业新城副总裁陈文喜介绍,他们目前有平均年龄29岁、共计1053人的研发团队,成立了医疗器械研究院,每年投入3亿左右的研发经费,搭建了多个创新平台。
长垣医疗器械产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医用棉签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逐渐有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近年来,长垣加快实施“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产业提升提质”专项,重点谋划实施总投资100亿元的驼人产业新城等项目,推动医疗器械专业园区形成“一核一片”南北两翼的错位发展布局。
今天,科技创新已然成为长垣医疗器械产业及其他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截至2023年2月份,长垣规上工业企业达31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33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3.5%。”长垣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逯彦胜说。
“5年前,我们开始进行新中式起重机的研发。”说起新中式起重机,卫华集团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强兴致勃勃。
据周强介绍,过去,我国的起重机设计图纸引自国外。为进一步确保安全,生产企业会在其基础上把起重机做得更大更粗笨,导致起重机用料多、耗能高,跟欧美设计的同类型起重机相比,显得“傻大笨粗”。
在研发新中式起重机的过程中,卫华研发团队负责蓝图绘制,整体研发;卫华集团焊工高级技师吴庆富团队则负责样机的试制,在焊接和机械加工方面开展工作,保证产品顺利落地。
2000年前后,吴庆富还在外地务工。他常年在工地辛勤劳作,磨练了坚韧的意志,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相关课程。2002年5月,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吴庆富回到长垣发展,进入卫华集团工作。
2002年8月,卫华集团承接了一台180吨冶金起重机的生产任务。面对这台当时的“巨无霸”,吴庆富主动请缨,挑起了制作这台冶金起重机的大梁。为了验证主梁旁弯矫正效果,吴庆富和工友在现场守了一夜,反复测量、总结规律。两个多月后,产品顺利下线年过去了,吴庆富已从当时的初级焊工成长为现在的焊工高级技师,负责卫华集团重大产品和新产品的制作,新中式起重机就是其中之一。
新中式起重机自重比传统的起重机下降25%,高度下降30%,能耗下降20%,这些数字背后,是卫华的研发团队啃下的一块块“硬骨头”,攻克的一个个技术难关。
“你看这里,我们在机器结构设计上一改原来的分散驱动装置,将电机、减速器、制动器三个设备合为一个整体。”周强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新中式起重机的变化。“这不仅减少了起重机的自重,也缩减了其体积,最主要的是,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投资建设成本。”
“我们的新中式起重机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周强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新中式起重机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其他各方面,都较之前的“傻大笨粗”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现在,新中式起重机的销量已占到卫华集团起重机总销量的40%。
“我们现在正在由传统的低水平起重机,向高水平起重机发展,致力于让起重机械成为‘物料搬运机器人’。”周强说。
产业提升演绎新精彩。近年来,长垣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加快构建起重装备、医疗器械、建筑防腐、烹饪+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4+2”产业体系。在制造业的支撑带动下,2022年,长垣GDP完成574.9亿元。
对于长垣的未来发展,长垣市市长邓国永说,长垣将开启“二次创业”,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继续创造新时代民营经济的“长垣现象”,争当县域发展的全省“领头雁”、全国“优等生”,不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任书亮忙得不可开交,他的预制菜加工厂迎来了一批批省外的客商,一盘盘大厨味道、长垣特色的预制菜,将“飞入”更多远方普通人家的餐桌。这个春天,敢闯敢干的长垣人,再次奏响奋进乐曲!
更多
【大宏图·“县”在启航】河南长垣:黄河滩区崛起起重机械名城 豫菜烹饪大师美食飘香世界
1992年以来,任书亮从长垣出发,先后到濮阳、北京,再回到长垣,当厨师、干餐饮,2019年成为中国烹饪大师,眼下又开发预制菜加工。长垣市烹饪协会副会长冯建忠如今,从长垣走出的厨师“散作满天星”。”“中国烹饪大师”任书亮激动地说,发展预制菜产业,长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100多位烹饪大师、名师,就是长垣预制菜的“活”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