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遭人开13枪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色防护带合龙。合龙攻坚之际,记者赴新疆和田实地探访——
11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这则消息,让参与这项工作的和田地区林草局党组书记邓晓波感慨万千:“免受风沙侵袭,是当地群众的美好向往。如今,锁边固沙的夙愿实现了!”
2023年6月,习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33.76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横卧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3046公里,是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圈的长度。过去40多年,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已形成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截至2023年底,还剩285公里的空白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11月28日,空白区锁边任务圆满完成。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构筑起一道完整的绿色屏障。
空白区锁边任务涉及新疆3个地州的6个县,分别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和田地区皮山县、策勒县、于田县和民丰县,喀什地区叶城县。其中,和田地区任务量最大,共需完成220公里。这里三面环沙,曾是南疆风沙危害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
在空白区锁边任务即将完成的攻坚时段,记者走进和田地区,从人与沙角力的漫漫征途中,探寻如何久久为功、全力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见证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昆仑山下,尼雅河畔,只见高天流云,不见沙尘蔽日。漫步民丰县城街头,整洁的马路向前延伸,风儿吹落树叶,铺满一地金黄。
县城外,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治沙现场施工正酣。画线、铺草、压草、踩实……工人们正忙着给沙漠铺草方格。远望,铺好的草方格犹如一张张金色大网,缚住了流动的沙丘;近看,草方格内,一棵棵梭梭和红柳随风摇曳。
过去,可不是这样。当地流传这样的俗语,“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民丰县居民喀哈尔·麦提如孜回忆,那时候,一到春天,大风就席卷沙尘而来,有时会形成数十米高的“沙墙”,遮天蔽日。
风沙不仅影响生活,还破坏农业生产。民丰县安迪尔乡繁荣村村民艾和买提江·奥斯曼种了30亩甜瓜和15亩红枣,“有一年,我家枣树苗遇到沙尘暴,死了一大半,当年几乎没什么收成。”
历史上,民丰县为摆脱风沙威胁,曾沿尼雅河畔一次次向南退却。策勒县城更是因风沙侵袭被迫3次搬迁,20世纪80年代初,流沙一度逼近到距离策勒县城仅1.5公里处。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大、风力大、水资源缺口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振锡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三省面积之和;沙漠风速可达8级以上,流动沙丘面积约25.84万平方公里;多年来年均降水量不足80毫米,极度干旱。
1978年,党中央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40多年来,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新疆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03%提高到目前的5.06%;过去30年,新疆人工绿洲面积由6.5万平方公里增至目前的10万平方公里,增长约54%;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新疆荒漠化土地减少195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242.82平方公里,实现“双缩减”。
然而,剩下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沙化程度更重、立地条件更差。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更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围绕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新疆出台专门方案,部署推动政策、资金、科技等要素向防沙治沙倾斜;布局7个重点治理项目、12个子项目,涉及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7个地州市的46个县(市、区),综合治理规模3265.8万亩,总投资123.55亿元,将持续至2030年。
“通过造林种草、工程固沙等方式,在沙漠边缘区实施锁边治理,建设防护林草带,阻止沙漠扩张;在风沙策源地实施攻坚工程,降低风沙危害;在绿洲内部条田林网缺失地带和防沙治沙空白区域实施歼灭战,推进整体生态环境改善,最终实现‘防风、阻沙、控尘’的治理目标。”王振锡说。
“县城公园里,风沙少了,花香多了。大伙儿得空,就来这里唱歌跳舞,热闹得很。”喀哈尔·麦提如孜说。
脚下沙子细软,脚步迈得飞快。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治沙现场,曾凡江一边检查,一边叮嘱:“铺设滴灌带,一定要控制好间隔,不然既浪费水也浪费苗。”
作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新疆“三北”工程攻坚战专家咨询组成员,曾凡江常在治沙现场、试验田和办公室之间奔波,“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可不是种种树那么简单。”
1997年7月,时年31岁的曾凡江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乘着汽车颠簸1600多公里,抵达策勒沙漠研究站,成为站上第一名研究生。研究站地处的托帕艾日克村,是策勒县距离沙漠最近的村庄,长期饱受风沙之苦。早些年,每年春天,村民都会背起坎土曼等农具,在沙漠边缘种上一排枣树。然而,一场风沙过后,活下来的树很少。
治沙,应该种什么?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当地群众。选择合适的固沙植物,是研究站一直研究的课题之一。
经过多年摸索,曾凡江和同事从100多种荒漠植物中,挑选出沙拐枣、骆驼刺、柽柳等多年生植物,作为固沙植物。然而,浩瀚的沙漠并没有那么容易被降服。试种的头两年,开春一场大风过后,不少新栽下的植物又被流沙掩埋。
选对树种,还要找对方法。后来,曾凡江与其他科研人员带领当地群众,在策勒县探索出科学防沙治沙的“策勒模式”:沟河堤坝在最前端拦截流沙,低矮灌草紧随其后就地固沙,人工灌木林、窄带多带式防风林对风沙进行双重阻截。这一模式在今年锁边治沙中得到广泛应用,助力更多地区从“沙进人退”迈向“绿进沙退”。
不过,各地风沙成因及气象、水文等条件不同,“策勒模式”无法被应用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所有区域,锁边治沙还需因地制宜调整措施。
曾凡江说,通过科研示范、逐步推广,他们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优先采用恢复植被、涵养水源的生物治沙模式;在水资源相对匮乏、远离绿洲的区域,主要采用光伏治沙模式;在不具备水资源条件、光伏铺设条件也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则以铺草方格、设高立式沙障等工程固沙方式为主。
从策勒沙漠研究站出发,向东100多公里,于田县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就在眼前。放眼望去,顺着沙丘的坡势,一层层“梯田”被精心开辟出来,平地种满红柳、梭梭,斜坡铺满草方格。
“这里的沙漠中有不少高大沙丘,‘梯田式’治沙将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相结合,可大幅降低治沙成本。这就是因地制宜的体现。”曾凡江说。
今年3月底,于田县林草局党组书记贾存鹏接到锁边治沙的一项任务——治理县城工业园区北侧的两座沙丘。他们找来15台拖拉机、5台装载机和5台挖掘机,一连干了3天,也没取得明显成效。
“两座沙丘,一座22米高、一座26米高,如果全部推平再绿化,成本难以估量。”贾存鹏说,“我们请教专家,采取‘梯田式’治沙模式。只用一个月,就完成了两座共4000亩沙丘的治理,每亩治理成本从1万元降至1800元。”
跟随贾存鹏,记者沿着沙丘往上走。只见治理后的沙丘密密麻麻布满滴灌带,沙丘顶部建有一个大的沉砂池,里面蓄了半池水。“晚上用电低谷时抽取地下水存入沉砂池,白天通过自压式供水,把水顺着滴灌带精准送达植物根部,用电量能减少一半,水资源利用率也提高不少。”贾存鹏说。
于田县适合采用“梯田式”治沙模式的沙漠面积约3万亩,目前已治理1.1万亩。记者看到,一片片“梯田”上,红柳、梭梭、白刺等长势良好。“我们会把更多沙丘打造成‘绿地梯田’。”贾存鹏信心满满。
11月初,民丰县后河坝沙漠阻击区,大型推土机来回穿梭、平整沙地。指着自己承包的一块沙地,民丰县尼雅镇甫甫克村村民麦麦提敏·加帕尔的话语中充满期待:“等地平好了,我先种上红柳、梭梭。过几年地块完全改良好了,再种板蓝根等中药材。”
后河坝是民丰县的风沙策源地,距县城北部仅8公里,与县城隔尼雅河相望,沙漠面积达20万亩。长期以来,后河坝一起风,民丰县城就沙尘漫天。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打响后,这里成为民丰县锁边治沙的主战场。
今年7月,甫甫克村召开大会,动员村民承包沙地,在后河坝治沙。当时,很多村民不敢应承,麦麦提敏·加帕尔也心存疑虑:这里的治沙难度实在太大了!
如何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7月,和田地委组织多部门协同制定《农户、合作社参与防沙治沙活动流程》,引导农户参与治沙,并规范从申请到验收办证的完整流程。文件明确,国有未利用沙地可划转村集体管理,按照“谁投资、谁种植、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村集体与有意愿发展沙产业的农户签订治沙租赁合同。
具体来说,前期的路、电、水井等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安排技术员上门指导村民种植灌木;灌木成活率达到85%的,向村民发放奖补。
奖补资金从哪来?今年起,新疆每年安排1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新增的防沙治沙项目,采取“预拨+清算”的方式结算。项目资金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对参与治沙主体实行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在政策支持激励下,麦麦提敏·加帕尔联合5户村民,承包了1350亩沙地。目前,尼雅镇共有61户居民承包了5500亩沙地。
完成锁边治沙任务、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密不可分。
“治沙,不能由政府唱‘独角戏’。”民丰县委书记主海峰介绍,后河坝沙漠阻击区共规划实施三期工程。最靠近县城的一期工程,已由政府主导完成,共建成沙区生态防护林3万亩;从二期工程开始,动员当地农户和企业承包。“二期工程中,当地农户参与2.87万亩,当地企业和种植大户参与1.32万亩。社会力量被充分调动,群众治沙积极性高涨。”主海峰说。
从民丰县城出发,向东驱车约50公里,到达亚瓦通古孜乡的一处沙漠。推土机、挖掘机轰隆作响,将一个个沙包夷为平地。“我们在这里实施13万亩治沙工程,项目外围采取‘高立式沙障+草方格’方式进行工程固沙,内部建设防风林带,林网内规划种植胡杨、沙枣等。”中铁建发展集团民丰新能源治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硕介绍。
于硕表示,企业一边治沙,一边与新疆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组建科研及培育基地,开展育种育苗、有机农业、光能高效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试验,继而发展相关沙产业,“既能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又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多方合作共赢,防沙治沙可持续。目前,和田地区已有8277户群众承包沙地41.2万亩,14家农民合作社和33家企业参与防沙治沙。
一大早,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塔吾哈孜村村民艾则孜·买提肉孜便骑上摩托车出了门,“我得去看看我的红柳、梭梭长得怎么样了。”
艾则孜·买提肉孜今年36岁,2009年跟着父亲承包沙地,种了8亩红柳,并在红柳根部接种中药材肉苁蓉。眼见治沙效果、经济效益都不错,2014年他牵头成立合作社,陆续扩种了200亩红柳,今年又在尚未锁边的空白区开垦600亩沙地,种上15万棵梭梭、红柳。
“现在,加入合作社的乡亲一共有30户,我要带着他们一起致富。”说这话时,艾则孜·买提肉孜眼里有光。
持续激发群众治沙内生动力,推动绿富同兴。新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方案中提出,发展好沙产业,计划在于田县、且末县等地打造4个百万亩特色沙产业标杆项目。目前,于田县已接种肉苁蓉21.4万亩。
“于田县正在发展肉苁蓉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全产业链。”贾存鹏介绍,2023年,于田县投资建设了集商品集散、产品加工、价格信息汇集、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于田县道地中药材交易市场,并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努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
今年10月,2024于田县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品购销会举行。会上,于田县肉苁蓉研究中心挂牌成立,致力于肉苁蓉产业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不断推动肉苁蓉产业向纵深发展,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贾存鹏说。
发展沙产业,还要探索多样化发展,避免同质化。于田不仅有肉苁蓉,还有玫瑰花。
在于田县沙漠玫瑰产业园,依纳克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茹克亚木·吾加布拉正和员工一起包装玫瑰花瓣。
“于田种植玫瑰的历史悠久。以前当地人主要将其用于美化庭院,制作玫瑰花酱。现在我们深入发掘它的多重价值,既治沙又致富。”说起玫瑰,茹克亚木·吾加布拉打开了话匣子:沙漠玫瑰耐旱性强,根系可深入土壤,有效减少沙土流动,起到固沙作用。同时,它又能加工成花茶、精油等产品,还能带动旅游观光……
于田县玫瑰栽种面积已达到4.85万亩,带动全县28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亩均年收入超过3000元。
“于田有玫瑰,策勒有红枣。”策勒县林草局党组书记穆明库介绍,策勒县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超过220天,有利于红枣糖分积累和果实品质提升。
走进策勒县策勒乡阿日希村一家红枣加工厂,村民正忙着清洗、烘干、分拣和包装红枣。阿日希村红枣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村民八成以上经济收入来自红枣种植。
“只有让群众受益,发展好沙产业,治沙才能见效益、可持续。”阿日希村党支部书记吴健彪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这里风沙大,村民一年要经历几十次沙尘暴。如今,一片片红枣园形成一处处绿色屏障,将村庄与黄沙隔离开来。
新疆沙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84.5万亩,沙产业年产值达43.7亿元……新疆持续推动沙产业发展和沙漠生态治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书记张志刚表示,未来,新疆将继续加强科学治沙与分类施策,不断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治沙模式,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绿色屏障,阻挡沙尘,点亮希望。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色防护带成功合龙、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持续深入,这片曾经风沙肆虐的土地,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助老食堂一餐热饭 温暖银龄幸福“食”光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