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龙风流txt下载19世纪下半叶这后的150多年,西方国家先后发展起了不少著名的重工业区,像德国的鲁尔、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底特律、日本的横滨等等,在当时,这些烟囱高耸、高炉林立、铁道横穿、机器轰鸣的工业区,代表着世界和本国工业的支柱和经济发动机。
像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面积近4600平方公里,区内城镇密集,人口达570万,5万人以上的城镇就有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三大城市人口均在50万-100万之间,采矿、炼焦、炼钢、机械制造、能源、纺织和化工业极为发达,直接参加工业生产的人口多达200余万,形成了一条沿着莱茵河和利珀河布局的世界少有的工业城市带。
这些重工业区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污染。1958年,德国作家波尔曾这样形容鲁尔区:“有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比比皆是的焦炭厂冒着黑烟,铸造厂排出红褐色的滚滚污水,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令人呛鼻,户外的一切都被蒙上一层黑灰。穿着洁白衣物出门,半天便成为灰色。绿草如茵的家园,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他笔下的鲁尔区简直就是“工业毒都”。
在污染最严重的时候,鲁尔区的氧气含量甚至跌至15%左右,导致居民出现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眼睛发涩、喉咙疼痛、肺部疾病以及癌症频发。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和环保时代,新型的生产技术和方式不断涌现,全球的工业布局出现巨大转变,往昔那些显赫的传统工业之都,再也不能成为国力的象征,均面临着较严重的功能衰退和竞争优势丧失的困境。
鲁尔工业区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初露颓势,其后渐走下坡,工厂关闭、失业剧增、高达十层楼的弃置厂房和停转的机器设备举目皆是,等待着“关、停、并、转”的命运,而拆除所需的资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时刻,这个存在了一百多年且曾带给他们无限自豪的“工业巨城”,正面临着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这时的西方社会,已有过不少旧城改造和工业区改造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明晰的旧城改造理念,就是类似鲁尔工业区这类深刻铭记着人类工业技术进程的地区,其兴盛衰落联结着几代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生活史书中重要的一页,完善地保存好,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鲁尔工业区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除了著名的莱茵河和利珀河流经其间,区内森林、湖泊、山峦、峡谷、沼泽、运河应有尽有,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随处是厂房、高炉、烟囱、矿井、铁路、电塔、桥梁、油罐、涵洞、水塔、水坝、灯塔等工业遗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化的工业遗迹为欧洲乃至世界所罕见。
最终,德国人确定了鲁尔工业区的改造思路。首先,他们明确提出,对这活生生的史迹,当代人谁也没资格在“除锈”的口号下将其推倒。其次,要以创意性的手法,使这份不可多得的人类历史遗产华丽转身并重放异彩。
改造后的鲁尔新区,将是一个在完好保存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发展为融遗迹观赏、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科学展览、体育锻炼、培训教育、商贸购物和市民宜居等于一体的区域。
制定和实施这项浩大工程的机构(IBA)阵容强大,参与者均是当时德国工业、建筑、艺术、旅游和环保界的精英。IBA还广开思路,通过一系列国际招标,以求获得最佳方案。最后,一个融生态品质、文化品质与经济效益兼备的方案确定了。
1979年末,随着一声汽锤声响,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逾20年之久,改造项目多达200个的庞大工程。在改造工程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始终在建设者耳边回响:“还给鲁尔头上一片蓝色天空”。
“修旧如初”是鲁尔工业区改造的灵魂。区内的一切均被规划者列入保护范围,大至桥梁、水坝、高炉、厂房,小如一个斜坡、一个小丘、一丛杂草和一棵小树,都尽可能原汁原味原地保留。在一些需补栽树木或引进鸟雀的地方,也采用本区原有品种,不引入外来物种,以免破坏本地特色生物链。
在改造过程中,被拆除的大量废旧设施材料也尽量利用,以减少现代建材的使用。
到2000年,200多个改造项目全部竣工。因为策划精心,施工稳健,保证了改造一个成功一个。如今的鲁尔区已经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改造后的鲁尔新区包括8个主题公园,有艾姆舍尔公园、杜伊斯堡公园、科学公园、水上公园、文娱体育公园、雕塑公园等。
艾姆舍尔公园和杜伊斯堡公园是工业主题公园。前者主要展示采矿、炼焦、炼钢过程,当年鲁尔工业区的炼钢厂大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在这里人们可以亲历当年钢材冶炼的情景。而堆积了上百年的煤渣山,则被青草绿树点缀成一座风景妩媚的青山。杜伊斯堡公园则主要展示铁路、铸造、机械、化工等内容。
科学公园被称为鲁尔新区的绿洲,它把过去几处规模很大的厂区拆去围墙连成一片,改造成一个现代化景区,四周保留有大片的空地、草坪、运河和湖泊。这是鲁尔新区中一片悠闲空间,每逢周末,成了附近居民最喜爱去的地方。
科学公园还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低污染、高技术企业入驻,如太阳能和废弃物处理研发中心等。它还是青年人创业的乐园。
鲁尔新区还有多达22个博物馆和展区,分别以冶炼、机械、矿石、纺织、铁路机械、化工、化石、古生物标本、本地物种、船舶模型等为主题。全部建在空置的厂房和仓库,生锈的高炉,停产的设备,废弃的矿山和采石场,铁路站台和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里面,这类形形色色的“大地伤疤”,被巧妙地利用起来。
此外,区内还设有数家大型购物中心、多间旅店以及星罗棋布的餐馆、咖啡厅和休闲中心。
鲁尔新区以一条旧运河、旧铁路、旧工业输送带作为水陆观光的主线,一条搭载游客的自动电梯沿着这条主线缓缓转动,一路观光,高炉、龙门吊、蒸汽活塞式机车、内燃机车、万吨轮桨叶、巨型联合挖掘机、水力发电机、过江电塔、巨型水闸等近代工业的代表物品不时跃入眼帘,宛如穿越回百年前的蒸汽机时代。
瓦斯罐:是专门用来储存炼钢厂和铸造厂所需燃气的设备,鲁尔工业区有近百个大大小小瓦斯罐。现在,这些状如圆桶直上直落的巨型铁罐,全部被巧妙地利用起来,成为新区内最大的“景观杀手”。一个当年欧洲最大的瓦斯罐(高118米、直径67米),就被改造成欧洲最宽敞的展览场。展场利用顶部的天窗,让光线巧妙地透进场,全场内恍如神秘的外太空。罐内还特设了一道直通罐顶的电梯,让游客在上落间体味奇特的梦幻感。
每年,在大瓦斯罐内都会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德国足协成立100周年的庆典就在这里隆重举行。当时,人们专门在里面铺设了一个带草皮的足球场,展出古董足球、著名球星的战靴、俱乐部队旗等。
紧靠莱茵河边的另一个废弃瓦斯罐经过结构加固,变身潜水训练基地。这个深13米、直径45米瓦斯罐,被人们放入一艘沉船和一部汽车,注满河水之后,就成了潜水救难训练不可多得的地方。
炼钢高炉:当时的鲁尔工业区,有一座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高炉——高达80米的5号高炉,现在,装上了观光电梯,游人可以登顶眺望;炉顶上废弃的高架送料带,则化身为观光道。夜幕降临,在艺术灯光辉映下,这座巨大的高炉幻化为一道奇特风景。
炼焦厂和采煤场:昔日工业区内的采煤场和炼焦厂属德国煤炭业联盟的产业,是整个鲁尔区最具价值的工业遗产地,在上世纪上半叶,曾以先进高效和优质高产的生产闻名世界。如今,主要建筑和构件均完好地保存下来,游人除了可以乘输送带上到40多米高的半空俯视全景外,还可乘坐以废旧钢材制成的大转轮,近距离亲近炼焦炉,一睹当年“机器巨人”的撼人威力。
焦煤池的两堵巨大的水泥坚壁,如今则化作一个攀岩训练场,岩壁上设计出适合不同水平攀岩者的多条路径,吸引了大量来自各国的攀岩爱好者。多个钢铁厂的洗矿池,稍作装修便成了游泳池。
采煤场的旧矿井直通地下百多米,输送矿工的管道和巨大的多头联动采掘机保存完好,参观者深入其中,可亲身体验当年矿工的劳作。长达几十公里的层层矿道,还被开发为疗养室、旅馆、音乐厅、健身室和咖啡厅。
旧车间、堆料场和仓库:这些场地有的出租给电影制片厂作拍片用;有的出租给新人举办别开生面的婚礼;有的成为创意艺术家的创作园地,在高敞的空间下,各种废弃的机械设备经过艺术加工,被演绎成别具一格的“雕塑公园”。
废弃厂房的大幅外墙,被当作银幕,放映著名的工业怀旧电影《大都会》;旧厂房里的大烟囱,杂技演员走上走下,表演着各式杂技;一处可容纳数百人同时洗澡的工厂浴室,如今成了埃森市一个专业舞蹈团练功以及演员聚会的场所,浴室原有的白瓷砖以及内嵌式的肥皂架都原封不动。
2001年12月,鲁尔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它还荣膺“欧洲2010年文化首都”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