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少掠情老婆别想逃2023年,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夯实经济运行质量、加速推进航天强国建设部署,在公司董事会带领下,持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主营业务进一步聚焦,公司发展基础进一步牢固。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在转型和经营方面的压力依然较大,主营业务受市场环境和合并范围影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剔除合并范围因素影响,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5亿元。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所处行业内市场同质化低价竞争激烈,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未达预期,加之固定成本上涨,导致本年度毛利率较上年度下降;二是公司围绕前景市场和未来主流产品型号实施战略聚焦,通过审慎研判市场供给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调整产品类型,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三是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等非经营性收益较上年均有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泵及泵系统、液力传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工程项目的承揽,业务涉及矿山、能源、化工、水利、电力、冶金、消防、交通和军工等多个行业领域。
2023年,国内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大国博弈、区域动荡,脱钩断链趋势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贸易摩擦加剧,各国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公司所处行业领域的经营状况受到挑战,需求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公司泵及泵系统产品品种较多,包括工业往复泵、长输管线输油泵机组、大型水利泵、中小型水轮机、中高端消防泵以及泵动力端(电机)系列产品。
(1)煤炭和原油开采: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原油产量2.09亿吨,继2022年时隔6年重回2亿吨平台以后实现的新跨越。我国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煤炭产能6亿吨/年左右,2020至2023年期间年均原煤产量增长4.5%。由于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瓶颈难以突破,党中央深入贯彻“能源革命”的部署,持续加大“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力度,突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在持续创新稳定老油田的同时,加大深海、西部和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力度,不断在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上取得新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牢基础。总体看,2023年我国能源供应充足稳定,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2)石油化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0.87万亿元,同比下降20.7%。其中,化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27万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利润0.48万亿元,同比下降31.2%。由于原油、天然气及其绝大多数石化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造成2023年石化全行业“增产增销不增利”的情况。2023年度的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进出口额同步下降。我国石化行业仍存在“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矛盾,大宗基础产品和通用材料过剩严重,而高端专用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还有一定的缺口需要依赖进口满足。
(3)现代煤化工:现代煤化工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也是少有的世界领先的一个领域,但是现代煤化工遇到的新困境,既有原料煤炭价格高位、电价高位的因素,更有产品结构雷同、差异化和高端化不够的问题。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数据,2023年煤制油利润同比下降52.7%,煤制气利润同比下降39%,煤制烯烃利润同比下降82.4%。但是鉴于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的现状,国家继续在新疆、陕西、内蒙等地区计划新建一批大型煤化工基地,加大对煤化工的投入力度。
(4)水利水电:2023年是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我们全力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构建,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持续推进,市县级水网先导区接续启动。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2万亿元,在2022年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黑龙江粮食产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雄安干渠、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等44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关键节点目标。《2023年水利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开展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开展骨干灌排工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更新改造灌区内灌排泵站,推动优先将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支持涉及脱贫地区的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国家对水利行业的持续重视和高投入,使得水利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持续看好。
(5)电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机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相关专业机构数据预测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电动机市场规模约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8.2%。从应用领域来看,工业领域是中国电动机市场最大的终端用户,占比达到43.8%。但是国内高端工业电机市场国产化水平较低,国内工业电机产能仍主要集中在较为低端市场领域,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依赖于性价比优势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微特电机、大型大功率工业电机等高端工业电机产品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大,整体市场呈现出中低端国产化程度高、高端国产化程度低局面。近些年电机厂家竞争激烈,国内头部的电机厂家也在不断进行低价竞争,成本上涨的背景下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国内电机厂家面临严峻的挑战。
公司液力传动系统主要配套于非公路车辆(内燃工业车辆、装载机等)和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领域。
(1)工业车辆:2023年以来工业车辆得到快速发展,各类产品产销量稳步提升。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我国工业车辆行业主要制造企业的销量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车辆累计总销量约117.4万台,同比增长12.0%,其中国内销量约76.8万台,同比增长11.9%,出口40.5万台,同比增长12.1%。在国内经济复苏、海外市场份额上升等因素影响下,2023年我国工业车辆总销量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叉车产业结构正逐步调整,电动叉车销量占总销量67.87%,电动化趋势显著。行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叉车以适应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短期内高端大功率的燃油工业车辆仍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
(2)工程机械:2023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同比2022年有所下降,房地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自2022年4月以来,长期处于负增长阶段未有回暖趋势,意味着我国2023年采矿行业与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率逐步萎缩,导致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市场进入调整期。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共销售挖掘机19.5万台,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9万台,同比下降40.8%;出口10.5万台,同比下降4.04%。2023年共销售各类装载机10.4万台,同比下降15.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65万台,同比下降30.1%;出口4.7万台,同比增长11.5%。我国挖掘机、装载机年销量增速连续两年走低。整体来看,受地产投资持续走弱和基建投资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2023年工程机械国内需求仍未好转;出口则由于海外整体需求放缓、渠道去库存以及高基数等原因,出口增速也已持续下降至负值。
(3)乘用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3年累计销售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年度市场份额达到56%,不断抢占合资车市场。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虽然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抢占燃油车市场,但目前整个汽车整体市场依旧巨大。2023年汽车出口表现更加抢眼,并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2023中国品牌年出口销量总计达到383万辆,同比增长62.7%,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104万辆同比增长43万辆,燃油车出口279万辆同比增长104万辆,自主品牌燃油车依然是出口大头。
在中国汽车市场,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内汽车变速箱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搭载自动变速箱的乘用车销量也逐渐攀升,2023年同比增长约16.3%。乘用车自动变速箱搭载率也同步提高,2023年达到约85%。AT、CVT和DCT三种技术路线因具有各自的优势,属于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
公司是基建工程单位、石油化工企业、消防整车厂等国内外相关企业的泵及泵系统产品合格供应商,可定制生产水利水电工程用大型水泵及水轮机组,市政工程用大型循环泵组及石油、矿山、消防等领域泵类产品,已经形成了涵盖中高端消防泵、工业往复泵、长输管线输油泵机组、大型水利泵、水轮机以及泵动力端(电机)的系列产品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泵系统及电机产品强化重大市场开拓,全年新签合同超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往复泵产品增幅明显,消防泵产品、电机产品受市场及宏观环境影响,新签合同有所下滑。
公司液力传动系统产品处于国内自主品牌变速箱企业零件供应链中,在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公路车辆、井下运输及铲运设备、特种装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报告期内,变矩器业务尚未实现整体盈利,主要原因是大功率变矩器任务减少及乘用车变矩器第四季度才规模化达产,未对全年业绩形成有效支撑,工程变矩器虽持续盈利,但规模无法支撑液力传动系统板块整体盈利。
1.平台优势。公司作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公司,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动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不断将公司产业做精做优做强。
2.技术优势。公司以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技术为依托,始终坚持以航天液体动力核心技术的成果转化,公司的特种泵阀、特种密封、消防系统、自动化测试控制系统等技术领域居于国内先进水平。报告期内,公司1项工程机械液力变矩器项目通过集团公司成果鉴定,促进公司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全年公司共申请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申请发明占比达到89%;全年授权专利29项,其中发明24项,专利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
3.体系优势。公司秉承航天工业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以ISO9001质量体系、IATF16949质量体系和GJB9001C为基础,形成了规范的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要求的质量体系和供应体系;同时公司完善的党建体系,能够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公司治理优势,基层组织优势助力业务拓展,人才队伍优势助力市场竞争,思想政治优势助力文化建设,纪律监督优势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4.文化优势。公司以航天“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及“务实、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承担着对社会、环境、员工、客户、股东的社会责任,为企业文化健康发展建立了有效的载体,公司上下齐心合力,共同为企业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建立“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为园区职工提供了健身运动、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平台,打造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阵地。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围绕经营工作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努力缓解经营压力,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市场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集中资源精力开拓战略市场、重点市场,多数单位合同订单稳步提升,整体新签合同较上年度提升12%。其中水利产品新签合同3.2亿元,较上年持续增长,签订国内单体最大泵站贯流泵采购合同,金额超8000万元;隔膜泵配件持续在石油化工领域开拓市场,成效进一步扩大;往复泵产品新签合同1.4亿元,同比增长18%,在矿山直排水领域取得突破,首次替代多级离心泵取得应用业绩,合同金额2700万元;电机产品应用领域实现在电力磨机、轮胎、造纸等领域的延伸;工程变矩器对战略客户稳定供货,其中对某战略客户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变速箱首次出口配套南非等国外主机厂;乘用车变矩器新线家战略客户的系列产品配套,订单增长翻倍。
2.研发创新方面。报告期内,完成了某型号的高性能容积泵的工业性试验,为后续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和市场开拓奠定基础。灯泡贯流泵项目突破了大型水力模型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完成了模型装置样机的验证试验。耐磨泵项目突破了过流部件高硬度、高耐磨性关键技术,完成样机试制。一体式智能化泵研制项目完成了样机设计与制造,性能指标达到预期;某型号永磁同步电机项目,完成了样机制造并交付用户使用。
3.管理方面。以年度经营预算为牵引,分解指标、压实责任。对照全年经营目标,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指标体系建设,及时收集、分析经营过程数据,常态化落实过程督导。综合施策强化成本管控,持续监测成本指标,及时分析、预警;完成某典型产品成本建模,打造成本控制示范项目;规范采购库存管理,梳理5个方面17项采购业务风险点,进一步细化采购业务工作标准、流程,明确供应商风险管控标准、要求。建设合同信息化管控平台推进销售合同全周期管理,重点加强交付和回款管理,同步推进销售合同全级次管理,制定《客户资信管理办法》,补齐在客户资信管理方面的短板。梳理质量管理短板,强化问题根治和举一反三,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质量改进,推进质量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制定合规管理规定,持续提升全员合规意识。
4.人力资源方面。注重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全年推荐领导班子及中层年轻后备干部39人,持续丰富后备人才信息库;聘任的26名管理人员中,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者占比61.5%。制定并发布《员工业务职务体系建设实施细则》,拓展职工发展空间;有效开展各类培训教育,强化职工履职能力提升,全年组织对不同业务、不同岗位开展针对性培训80余次,受众1400余人次。与华为联合学院联合开展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系统提升经营、生产、采购、财务金融等各类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实现考核结果与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双向联动。
5.党建工作方面。坚持政治引领、思想领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调查研究热潮,党工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问题,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组织驱动。
2024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区域战争仍不断爆发,导致分化加剧和世界经济的区域化、碎片化,更加迟滞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继续放缓。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是新的国际形势与市场环境下,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速了各产业对国产替代的需求,进一步加速了高端产品的国产化的进程。
泵产业:国内泵行业正在处于一个转型的过程,短期内泵行业需求没有明显增长,可能会面临需求减少和盈利能力下降的压力。尽管面临着中低端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挑战,但中国泵行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智能制造、多品种多用途、新材料应用、大型化高速化等方面。
泵产业作为公司的核心产业,紧盯国家各项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公司将重点关注引江济淮二期、环北调水等重点工程,强化低扬程大流量调水泵市场攻关。在军品配套等领域继续巩固在消防军车领域优势,并持续扩大民用消防车的市场业绩。在隔膜泵方面,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在隔膜泵及备件市场发力,力争取得突破。柱塞泵继续深耕油田、矿山、煤炭三大领域,稳定市场占比,加大压裂、撬装等新领域市场开拓,并不断进行应用场景的拓展,永磁电机驱动柱塞泵一体机力争实现市场突破。
电机:电机行业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电气设备,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普通电机的技术已经成熟,随着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未来电机行业也将向着高效性、高可靠性、轻量化小型化、智能化等更高目标发展。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有关各部共同努力,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产品,加快完善电机能效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工业节能监察,推动低效电机淘汰,推动我国电机能效水平显著提高。
面临电机市场同质化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积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迅速转型升级,调整产品整体架构,公司主要集中投入在新一代工业电机如永磁电机等中大型高端节能高效电机领域市场拓展与技术开发,这些新技术将大幅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将积极借助航天科技000901)集团战略合作优势,提高公司电机产品在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的推广与拓展,深化与钢铁、化工、能源等大型目标客户的合作。
2023年年底,国家发行万亿国债,对于国内基建行业有利带动,有望进一步提振国内工程机械需求。但是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工程机械出口趋势逐渐减弱,预计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市场将继续保持收紧发展态势,海外市场增速放缓,整体保持平稳。现阶段公司着力于开发国际市场板块,仍需加大产品的国际推广力度,同时争取在售后与配件市场提升产品的配套量和品牌知名度。
随着我国目前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工业制造等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对工业车辆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工业车辆企业在品牌知名度、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结构完整性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国产品牌产品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大叉车生产、消费市场,预计2024年工业车辆整体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2024年电动叉车销量占比将进一步增长,内燃叉车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但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和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吨位的内燃叉车仍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出台各项稳经济、促消费政策的作用逐渐显现,消费信心的逐渐恢复,国内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上升空间;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提高,但随着中国品牌汽车技术不断提升,消费满意度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传统燃油车市场占比会不断增长,预计未来3年内,国内燃油车产量将达到较高水平,并在5年内呈稳定增长趋势,将进一步带动国产品牌变速箱规模的持续扩大。但是汽车行业的价格逐年降低,迫使变速箱企业需要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液力变矩器作为变速箱主要零部件之一,降低变矩器采购成本是重要方向,国产变矩器在议价能力与外资产品比较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势。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密切和深化与客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量产产品订单销售的稳定和增长,做好产品及时交付和服务。做好战略客户新项目市场开发及量产工作,实现全系列项目的批产销售,通过加强与战略客户和重点客户深入合作,完善平台产品,全面辐射自主品牌市场,同步发展外资品牌市场。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论述,强化“助力航天强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存量做精筑稳发展根基、增量突破拓展发展空间”主业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高端制造能力,推进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和创新型企业建设,持续优化资产布局,不断增强核心功能和内生动力,打造成为优质的资本运作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发展成为在综合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运营管理水平、薪酬福利水平、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行业领先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集团。
2024年,公司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公司“创新改善提质增效”发展主题,进一步聚焦资源精力,全面提高经营质量。
1.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着力突破重点市场。强化战略市场维护,围绕现有战略客户,针对性制定维护策略,巩固合作基础,持续提升市场占比。以核心优势产品为着力点,持续开拓高附加值、高毛利市场领域,提升合同订单质量。全面梳理现行销售业务考核激励制度,查缺补漏、优化完善,切实提升制度效力。深化两级营销体系融合度,提升协同攻关能力。
2.针对重点核心产品,稳步扩大技术优势。对标行业先进技术,围绕核心重点产品,以及配套战略客户的主流机型,稳定竞争优势,持续抢占市场先机。针对主营规模业务,着重提升竞争能力。对于存量业务,一是整合研发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升级迭代,提升产品性能;二是强化工艺创新、降低直接采购成本及管理销售费用,弥补竞价劣势,提升盈利能力;三是瞄准问题短板,创新管理模式专项攻克解决,全面提升产品交付能力。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机遇拓展增量。加快推进宝鸡航天动力产业园建设,拓展泵产业发展空间;压茬推进加工单元建设,选优配强工艺、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开发加工制造业务,着力推进批量化承制配套。
4.价值牵引选人用人,激发潜能汇聚合力。结合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考核激励和选人用人机制,优化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加大优秀年轻人才、核心骨干人才的培养,丰富后备人才库。持续开展中层干部赋能培训,促进干部队伍整体能力提升。推进员工业务职务体系建设,激励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针对性培养、选拔学术技术带头人,充实各版块技术专家队伍。加大利润导向,增加重点财务指标考核,明确个性化重点任务及工作目标,强化企业综合价值提升。拉大薪酬分配差额,工资分配持续向骨干、能人倾斜。
5.集约高效改善提升,完善内部运营管理。一是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开展成本专项治理,对标对表开展成本指标分析,完善产品定额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准确性。二是推进经营模式转型升级,选取典型单位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有力带动和促进整体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三是对标同行先进,大力推行全员创新改善,以创新思维方法解决管理短板,推进全年提质增效工作取得新成效。
6.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持续提升治理效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全面提升依法合规治企水平;不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管理相关规定开展信息披露、舆情、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工作;健全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持续完善合规管理体系,以简洁高效、助力发展为目标,开展风险内控、制度建设、审计巡察、问题整改等工作。
1.产品竞争力风险。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目前部分产品由于技术水平升级迭代缓慢,同时竞争对手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优势减弱,对公司产业发展带来影响。对此,公司将紧盯行业前沿,及时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对标行业先进技术,围绕重点产品,加大技术研究与工艺改进,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同时持续打造高端制造方面的核心能力,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2.人才竞争力风险。人才是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塑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对于成熟优秀人才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公司骨干人才存在一定的流失风险。对此,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优化薪酬分配机制,加大骨干人才激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稳定好支撑公司发展的人才队伍,持续提升人才竞争力。
3.投资者诉讼风险。2023年6月3日,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2024年3月22日,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面临投资者诉讼风险,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应对,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稍后”变更“即将”!特斯拉FSD入华进入倒计时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入临界点
国家统计局: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已有1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89亿股,占流通A股45.35%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8.08元。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股东人数变化:一季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3-12-31)增长1660户,幅度2.70%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