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鲁足球网246o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从业三十一载,他初心不改,在装载机操作和管理一线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不仅自己荣获技术状元,还带出了18个生产技术骨干;他踔厉前行,开创名匠工作室,科技创新和质量控制项目每年为企业创造上百万效益,擘画装载队伍效能发展的新蓝图。
1991年,李文洪通过社会招工进入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因为勤学肯干,次年被调到了操作装载机的岗位上。第一次接触大型设备的李文洪心情激动无比,“从操作装载机的那一天起,我就有一种想法,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对自己提出极高要求的李文洪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下定决心之后,我经常向操作技术好的几位老师傅请教各方面的作业技巧,还经常参加修理作业,只要是关于装载机的,我基本都参加了。”
彼时的李文洪就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他将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视为“宝典”,常常借来反复阅读,以熟悉操作设备的性能、原理和结构。时至今日,李文洪依旧时常和徒弟说:“你越了解这个设备,你就越会操作这个设备。”李文洪结合理论和多年的经验编制出《晋宁磷矿铁路队装载机安全操作(作业)规程》《晋宁磷矿铁路队装载机日常作业标准》等作业标准,为铁路队装载机班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997年,李文洪调到晋宁磷矿铁路队装载机班,2003年任铁路队装载机班班长。为了实现班组的最大效能,他总结出“一种方法,一个标准,三个到位”的班组管理方法。该套班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收益良好,为其他班组广泛借鉴运用。
作为装载机班班长,李文洪要求自己“随时要跑在前面,绝不走在最后面。”从早上了解设备状况,组织班组成员开班前会,到会后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投入到装载火车、汽车的具体工作中,再到负责班组的基础管理台账和后勤工作,工作量大时,李文洪全天的工作时间达到十余小时。时刻冲锋在一线的“老班长”总是能带给团队最大的凝聚力。
做好自身的工作并不是李文洪最终的目的。李文洪在生活工作中时刻关注着徒弟和班组成员的精神状况,在工作量多时,他会及时替换疲惫的驾驶员进行设备操作;在生活中,李文洪时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大家既能学习又能排解压力。李文洪认为,团队的发展不仅要有“老师傅”的精湛手艺,还要有年轻人不断地成长。
在徒弟眼中,他是最严格的师傅,“我希望他们通过学习,操作技能都比我强,这样带徒弟才有意义。”对待徒弟,他注重因材施教,给予学习进度慢的徒弟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让徒弟们少走弯路。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李文洪先后共带出徒弟18人,均成为生产骨干、技术能手,他所带徒弟中数人在属地或云南省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更有人继承了师傅的“衣钵”,获得了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李文洪在工作中善于研究和总结。在技术层面,他总结出装载机作业的“三字诀——“看是核心、慢是关键、快是前提”,即倒车过程要注意观察后面的情况,倒车的过程要慢,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处理措施一定要果断及时,而且要快。
“生产一线的班长,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李文洪进入磷化集团的时候只有初中学历,他努力向家人和职工请教和学习,掌握了工作需要的电脑技能。他还考上了云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班,在提升自己的理论和文化知识同时,为装载机班组助力。
2020年,李文洪荣获“昆明市名匠”称号,成立了李文洪劳模创新工作室、李文洪技能大师工作室、昆明名匠工作室。三个工作室的核心理念均为以科技创新、导师带徒,进一步创能创效。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12对导师带徒,3项科技创新和30个QC项目成果推广使用。其中一个矿石采集和回填的项目,每年能达到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工作室通过组织培训和参观,给予工友们启发,带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来节约成本,提高效能。
30余载,李文洪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热爱的矿山。他专注脚下,在装载机操作的岗位上踏实肯干,刻苦钻研;他眺望远方,努力用技术和创新为装载机行业赋能。劳模精神,步履不停,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