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月卡盟在地铁等隧道建设里,基坑挖掘、盾构制造、隧道推进……每一步操作都需要一线技能大师攻坚克难。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晓东向乐业周刊记者介绍说,上海隧道目前共有17位市级首席技师,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三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的“连带效应”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在地铁等隧道建设里,基坑挖掘、盾构制造、隧道推进……每一步操作都需要一线技能大师攻坚克难。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晓东向乐业周刊记者介绍说,上海隧道目前共有17位市级首席技师,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三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的“连带效应”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而以他们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像一个个“技能工坊”,逐渐串联集聚成企业的一线“智库”。
隧道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在设计选定的地方建设隧道的始发井和接收井,还有与其相关的附属结构。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地基基础分公司高级技师、研发中心主任、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峰就是此环节的首席技师。
2012年10月,进入上海隧道近20年的王峰带头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研究地下连续墙新型施工工艺及设备的合理化改制。
王峰带领团队经过钻研与创新,对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常用的泥浆搅拌筒进行了改制。团队研制出了泥浆搅拌自动控制系统和全新的无线泥浆控制箱。通过多种手段精确控制泥浆制作过程中的设备联动,稳定泥浆物理指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制浆效率。这项创新仅在泥浆制作环节,一年就节省了300万元的成本。“技能优化操作”这句话在王峰工作室体现得尤为明显。
技能工作室一方面承担研发制造任务,另一方面也要负责实践落地。王峰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地点设在研发制造区厂房内以及公司的各个工地一线。技能工作室的研发制造区内有机床、摇臂钻床、锯床,厂房还设有行车,方便设备的吊装。王峰在厂房的角落隔了一间简易办公室,不在工地的时候,他就在厂房办公,他说这样方便及时反馈和解决在研发制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在公司展示厅的一整面墙上,100多个排列整齐的盾构机刀盘模型正是上海隧道盾构制造者的智力“丰碑”。在这些盾构机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机械制造分公司技能大师王竹君与之“打过交道”的就超过了半数。
盾构是一种隧道施工装备。盾构机向前不断推进,在开挖的同时,管片就像积木一样在盾构后方拼装,形成隧道衬砌结构。这一全机械化的施工技术曾一度被国外垄断,国内使用的盾构机全是“洋牌子”。随着国内对盾构机需求量的急速攀升,国产化盾构机械成为了隧道发展的急迫诉求。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机械制造分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力担重任。当时,上海隧道的盾构研发基地接连承担了两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产地铁土压平衡盾构研发和国产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研发。王竹君靠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在两次研制中都充当着“主心骨”的角色。
2004年9月,国产“先行号”盾构样机顺利下线月,“先行号”盾构样机完成了长度为1134米的第一次掘进。王竹君组织一线工作人员,对国产盾构的生产制造工艺不断进行完善。2005年10月,“先行号”盾构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区间隧道推进,先后创造了日推38.4米和月推进566.4米的国内地铁盾构推进最快纪录。在打造隧道掘进装备“中国智造”的路上,王竹军带领团队靠着一项项创新成果大步前行。
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司首席技师们开展“点对点”的技能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比重相应提高。上海隧道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晓东介绍说,在上海隧道,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分配形状从原来的金字塔型正逐渐变化成为橄榄型。
张亮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盾构工程分公司副总经理,得到过上海工匠、全国技术能手、高级技师、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上海市重点工程建设功臣等荣誉称号,同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旁人不知道,这些光鲜“抬头”的背后都是技能大师动脑、用心付出的结果。
自1983年投身上海地下工程行业开始,张亮扎根地下工程建设一线,参与了上海已投入运营的几乎全部轨道交通的建设。
张亮自行设计的“隧道管片吊具”可最高同时承载三片管片同时起吊,加快了施工速度。仅这项设计发明,在当时就节约了近600万元人民币。这一原创产品较国外同类产品价格而言更低廉、寿命更长久。
2012年8月,张亮工作室成立,以盾构法施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托以往管涵顶进工种的技能制定研究方法。
在南京地铁机场线的建设中,张亮带领团队通过严密的理论计算、实地勘探,运用三维仿真模拟和模型试验等方法,确定了适合南京地层需要的推进方案,并且完成了GPST施工技术体系,即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技术,盾构机的始发和接收,不再需要在地面挖一口“深井”。我国成为了继日本之后第二个掌握GPST工法的国家。这一成果也获评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一次,某地铁隧道建设遭遇推进难题,张亮工作室成功排查出症结所在,找出原因后,张亮团队迅速制定修正方案,在钱塘江底气压状态下成功更换了刀盘轴承密封,保质保量完成了剩余的隧道推进任务。
“从实践中提炼出的宝贵经验更能闪烁智慧的光芒,‘做’是一切的核心”。张亮也正是如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把“水中进洞”、“先行刀”、“土体改良”等合理化作法“做”成了行业标准。他因地制宜改良、修正、调整各类工法,带领团队先后申请了15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9项获得国家专利发明局授权。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晓东向乐业周刊记者介绍说,上海隧道目前有800余位技能人才,高技能员工人数近400位。在打造人才高地的路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传帮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技能大师工作室就像技能大本营与培训营。一线高级工程师结合实际操作情况提前“料到”难点。公司搭建的团队再从施组方案上,细化任务难点,最终把“料到”变为“攻克”。在这过程中,大师工作室的老、中、青三代员工将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汇总、立项,再进一步解决。专业化的训练机制能锻炼、培养青年技能人才,强化青年高技能人才梯队的力量。在大师工作室里,青年员工经过了“定计划、定目标、定进度”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技能型人才的传承。
“现代产业工人的形象已与传统固化的形象有很大差别。”宋晓东补充说,在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背景下,现代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传统技能型人才转变成精通智能机器操作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在这其中,带有工匠精神的专业型人才不可或缺。宋晓东谈到公司高技能人才建设时提到,工匠的成才不仅需要自身的探究,还需要环境的打磨与平台的扶持。在上海隧道,技能大师工作室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用传帮带的形式帮助更多技能人才由“想得到”变成“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