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效能监察连心网PDCA循环能够应用于所有过程以及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由于“过程”的多样性以及对不同“过程”管理控制“活动”的多样性,对于一个特定而具体的“过程”及其管理控制活动而言,其PDCA的各个阶段并不一定都是严格区分并有明显的界限,只要整个管理活动进行并具备了PDCA各个阶段的最主要的特征活动,那就是完整的PDCA过程方法。本文将通过一个审核案例来探讨如何更准确地理解过程方法。
受审核方是一家建材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预拌混凝土、烧结页岩煤矸石多孔砖。该企业成立于2013年7月,2019年8月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初次认证及产品初次认证。
最近一次现场认证审核于2021年8月实施,现场认证审核项目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初次认证的第二次监督结合审核。其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场审核范围为: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屏山镇创业工业园的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烧结多孔砖和资质范围内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经营管理。
笔者在这次审核组中所审核的部门为试验室等。对试验室审核主要内容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策划,进厂原燃材料、过程及其产品及出厂产品的检验和运行控制,以及顾客满意的监视测量及顾客投诉处理等。
审核中发现,试验室依据GB/T 14902-2012预拌混凝土、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等相关标准文件,编制了原材料进场验收及样品管理、配合比设计与验证管理、生产和应用过程质量控制、混凝土出厂检验管理等程序(文件)。另外,根据相关外来文件和标准制定了包括压力试验机、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贯入阻力仪、砂浆稠度仪等20个检验设备操作规程;制定了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等检验作业文件。
上述相关文件对水泥、砂石、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过程、出厂混凝土等检验项目、检验批量、频次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对进厂原材料验收管理、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及混凝土现场交付的管理控制也作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文件对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质量管理控制的策划还是比较完整、充分的,但遗憾的是在上述所有文件中均未明确规定水泥、砂石、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从这点来看,质量控制策划的内容还不够完整、充分。从审核层面来看,对此问题即使不直接开具书面不符合项,而作为一个问题点,提出改进要求也是恰当的。
但是,笔者在审核时对结果有些疑惑。本次审核是质量、环境等管理体系的第二次监督审核,在此之前已进行过两次审核,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于是与试验室相关人员作进一步沟通了解,得到的明确答复是公司对原材料质量标准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进一步询问得知,进厂原材料检验结果是按照采购合同的质量要求约定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约定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要求。再进一步询问得知,采购合同是依据原材料采购招标文件来明确规定原材料的质量标准。
为进一步确认质量管理控制策划的完整性和符合性,笔者对该公司原材料招标、原材料采购合同等环节又做了进一步审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仅从质量管理体系8.1条款的审核来看,作这样的进一步审核已明显超出该条款的范围,但是从该公司的特殊情况来看,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8.4条款与8.1条款有明显的交叉、关联,故作这样的进一步审核也是必要的。
进一步审核发现,在原材料采购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并且在原材料采购招标文件正式发布之前,由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当然,各相关部门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或建议与本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密切相关的)。如查见2021年4月21日要求公司各部门领导对公司机制砂采购招标文件于第二日上午完成评审并提供试验室进行评审的手机截图。而所提供的手机截图显示试验室所给出的评审意见是:建议机制砂含泥量≤2.0%,水分≤3.0%,每个季度提供一次放射性检验报告及检测报告(经了解是指型式检验报告)。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评审的机制砂采购招标文件中已经列出了质量要求,试验室的评审意见是在原有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的。
抽查其与“石城裕信建材有限公司”所签订的“机制砂供应合同”,其中对供方所供机制砂的质量要求与指标文件一致,并且增加采纳了上述试验室所提出的“建议机制砂含泥量≤2.0%,水分≤3.0%,每个季度提供一次放射性检验报告及检测报告”的评审意见(质量控制要求)。
通过上述审核过程发现,该公司在质量控制策划相关的文件中虽然未直接明确规定水泥、砂石、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控制要求,但在各原材料采购招标文件中分别明确规定了质量标准、控制要求,并且采购招标文件均经过了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评审。这样的管理流程中实际上包含了对原材料质量标准、控制要求的策划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控制管理过程来看,该公司将P(原材料质量标准、控制要求确定)与D(采购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原材料质量标准、控制要求)合并进行了。这也是该企业管理体系及其运行的一个特点。
在上述审核过程中同时了解到,该公司除水泥之外的其他原材料均通过招标进行采购。而水泥是由供应部门直接与供方签订购销合同(水泥的采购过程无招标文件评审及采购合同评审环节)。其中,对水泥的质量控制要求按照GB 175-2007标准中P.O42.5的技术要求。目前市场上P.O42.5水泥绝大部分是能够满足富裕强度要求,P.O42.5水泥也能够满足C55及其以下普通混凝土的设计和生产要求。故水泥原材料按照GB 175-2007标准中P.O42.5的技术要求与供方直接签订采购合同并进行采购,能够满足该公司正常生产(最高普通C55等级)需求,并无实质上的质量风险。
综合上述审核过程发现,对照质量管理体系8.1条款,该公司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策划并无实质上的不充分或不符合。从改进和完善角度,可口头提出对水泥原材料的采购合同也进行各部门(特别是质量管理部门)评审的改进建议。
PDCA循环能够应用于所有过程以及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活动应该具备P(策划)、D(实施)、C(检查)、A(处置)各个阶段的最主要的特征活动,否则就不能算是完整的PDCA过程方法。但如上述案例,对于一个特定、具体的“过程”及其管理控制活动而言,其PDCA的各个阶段并不一定都是严格区分并有明显界限,因此不能将过程管理活动的PDCA的各个阶段孤立地看待和审核,而应将对过程所进行全部管理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来看待和审核,只要整个管理活动进行并具备了PDCA各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活动,那就是完整的PDCA过程方法。
上述具体案例中,该公司是将对进厂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控制要求的策划环节在原材料采购招标文件编制环节一并进行和完成(而编制采购招标文件虽然可看作是采购实施的开始,但在本审核案例中本质上仍然属于采购的质量控制策划环节)。该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原材料招标活动,对原材料招标文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准、制标要求)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再最终确定招标文件,这实际上就是每年都对原材料质量标准、控制要求进行策划。所以,在审核中深入了解企业管理活动实际运作情况,运用过程方法时应关注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活动及其符合性,才能作出最准确、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审核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