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神仙在一战中,一款新式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结构与方式,衍生出了大量新式战术,这就是坦克。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款参战的坦克是英国的Mark I型,首次参战是在1916年11月15日的索姆河会战期间。除此之外,第一款广为人知的原型坦克是1915年7月制造的小游民坦克。法国的施耐德、圣沙蒙,德国的A7V等坦克也颇具知名度。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早在1911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奥匈帝国军官就曾设计了一款在现在看来如同穿越物的坦克。
在1900年以后,很多国家都开始了装甲车辆的设计,主要成果大多是公路机动的轮式装甲车。奥匈帝国也在这个设计潮流中制造出了几款装甲车辆。但在一战前,各国在训练中发现轮式装甲车在山地、泥泞地面、草地等复杂路况下机动能力非常差劲,因此开始了履带式战斗车辆的研制工作。然而,由于各国对未来战争的格局形式缺乏合理的预判,履带式装甲车辆的研发进展缓慢,直到一战前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1911年10月,一位名叫根瑟·博斯汀(Günther Burstyn,1879-1945)的奥匈帝国中尉工程师向位于维也纳的奥地利战争办公室提交了一份设计方案和一个木质比例模型。同时他也将设计方案递交给了柏林的德国战争部。
博斯汀将这款战车定名为Motorgeschütz,意为“机动火炮”(Motor-gun),其设计基础即是日后名噪一时的美国霍尔特拖拉机。这款战车长约3.5米(除轮架外),高1.9米,宽1.9米,采用了一个较大的厢式车体,在车体顶端安装了一个圆形炮塔,配置一门30-40毫米级别的小口径火炮。该车炮塔后方车体上安装了一个小型观察塔,造成了一个60度左右的旋转盲区。此外还在车体上安装了两挺7毫米机枪。
该车全重大约7吨,设计装甲厚度为4-8毫米,可以抵挡当时的大部分机枪子弹。装备了一台60马力的卡车发动机,使得其设计最大公路时速29公里,越野时速8公里,速度指标大幅优于一战各国实际制造的坦克。这款战车最大的设计特点是在两条履带的前后各安装了一个辅助轮架,从而大幅提升了越野特别是越障、越壕性能。这些轮架可以在限定范围内调节,从而协助车体越过更宽的壕沟以及更为复杂的地形。
可惜的是,如此具有前瞻性、仿佛是后世穿越而来的战车设计却被奥地利战争办公室退回了,理由与设计毫无关系但却令博斯汀无法反驳——战争办公室没有资金去制造一辆如此复杂的原型车,博斯汀本人也与各工厂毫无交往,无法联系一家工厂执行他的设计方案。而他投递到德国战争部的文件则干脆石沉大海毫无消息。就这样,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史前”坦克设计案被掩盖在了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平心而论,博斯汀的这个设计案相比其他早期箱式、菱形坦克设计领先不少,很有可能是第一款采用了旋转炮塔设计的履带式装甲战车。虽然其辅助轮架设计可能并不可靠,但这也是注重越野机动、强调复杂路况作战的前卫设计。在履带式装甲车辆还处在摸索期的1911年能设计出如此的方案,可见博斯汀确实是个鬼才。可惜,外强中干的奥匈帝国无力将其变现,德国在新式战斗车辆的设计上又颇为保守拒绝创新。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当年德奥两国能够大力扶持这个项目,则同盟国很有可能在战前先行拥有坦克,一战的结局也就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历史没有如果,博斯汀的“机动火炮”虽然进行了简化修改以图使战争办公室接受,但还是于1912年被彻底否决。同盟国中也只有德国在一战末期设计制造了有限的几款坦克。幸运的是,在维也纳的军事史博物馆门前摆放着一辆原尺寸大小的该车模型,也算是博斯汀中尉和他的机动战车在军事史上留下了痕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天下军武》5月14日推送,原标题《一战中的疯狂坦克计划 鼠式看见都要叫大哥》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实际制造出的最重坦克是德国鼠式,而停留在绘图板的设计案中还有德国P-1000、苏联“布尔什维克”坦克等疯狂的计划。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一战末期,就有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超重型坦克计划。法国人制造的2C坦克重达70吨,是一战中实际制造出的最重坦克,但相比下面这几个设计,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就在英国刚刚完成Mark I坦克设计定型工作不久的1916年4月12日,研发工作的主要人员之一威尔森少校(Walter Gordon Wilson,1874-1957)提出要设计一款车体更大更重,装备更多、更大口径武器的“陆地领舰”。威尔森少校提出的指标是车重45吨,装甲最厚处大于2英寸,在车体两侧安装两门6磅炮,辅以13挺机枪。威尔森少校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设计思路,即在两条行走履带之间加装两条长度减半的辅助履带,减轻对地压强从而提升机动能力。
随后,佛斯特公司(William Foster’s & Co. Ltd)的另一位坦克设计师威廉·特里顿(William Tritton,1875-1946)爵士于1916年7月将威尔森少校的设想转化为一个实际的设计案。这个被称为 “佛斯特战斗坦克”的方案设计全重接近100吨,车体长13米,装甲在原有的2英寸基础上再加挂2英寸的附加装甲板,采用两台120马力发动机提供动力。该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将2门6磅炮和5挺机枪全部安装在车头的一个装甲战斗室内,从而形成一个超强的火力堡垒。
1916年8月,特里顿趁热打铁提出了修改方案“飞象”。飞象方案沿用了佛斯特战斗坦克的动力系统配置和辅助履带设计,但将车头的武器换用为一门12磅炮,装甲结构改为弧形设计,从而使坦克体积紧缩,减轻车重。
然而,飞象方案依然面临着车重过大、行走困难的问题,于是特里顿将车体长度大幅缩短至8米左右,安装一门6磅炮,辅以周身的6挺机枪,全重降低至60吨以下,装甲厚度却提高了。辅助履带的长度增加到车体的三分之二,同时通过特殊装置可在越障时将辅助履带接入动力系统。改进后的方案被称为“飞象B”。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坦克生产使用还在摸索阶段,英国军方将全部的生产力投入到已经定型的菱形坦克之上,对于“飞象”方案并未产生太多热情,特里顿的这一早期重型坦克设计也就慢慢被人们所遗忘。
虽然在1916年11月15日索姆河会战中英军坦克的登场给了德军极大震撼,但德国人很快发现这些薄皮大馅的“铁盒子”在自己的75毫米野战炮打击下显得脆弱不堪,布置在车体两侧的火炮也因射角有限往往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德国人制造的A7V坦克与英式菱形坦克正相反,采用了箱式结构和前主炮布局。虽然A7V坦克的防护性比起菱形坦克有了显著提升,但是过于低矮的底盘使其越野性能较差,德国也不得不回过头考虑菱形坦克设计。
1917年6月28日,就在第一辆A7V坦克完工后不久,德国战争部命令A7V的设计师约瑟夫·沃尔莫(Joseph Vollmer,1871-1955)设计一款“突破坦克”。沃尔莫的设计案代号为“车辆K”(K-Wagen),最初设计重量为令人震撼的165吨,后来减至更为现实的120吨,大致尺寸为13m*6m*3m,装甲最厚处为30毫米,可以抵挡当时的大多数野战火炮和反坦克步枪。主要武器为两侧布置的4门77毫米炮和7挺MG08机枪,动力系统采用2台戴姆勒发动机,共650马力,最大时速7.5公里,标准配员为惊人的27人。
车辆K的设计参数在当时来看还算切实可行,但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难以支撑,连A7V都只制造了20多辆。直到战争结束车辆K只制造了两个未完工的底盘,并在德国投降后被协约国销毁。
1914年一战爆发后,不仅西线战场打得热火朝天,东线战场也是烽烟弥漫。德奥和俄国围绕着波兰、乌克兰、巴尔干半岛展开了血腥的争夺战。东线的森林、草原、沼泽地使装备原始的俄军难以施展,同盟国的机枪野战炮更是无情地屠杀着俄军士兵。与西线各国一样,俄国人也开始考虑设计制造履带式装甲车辆。1915年,俄国著名化学家迪米特里·门捷列夫的儿子,工程师瓦西里·门捷列夫(Vasiliy Mendeleyev)设计了一款箱式车体的大型履带战车。由于年代久远且资料大多佚失,门捷列夫坦克的性能参数颇有争议,大概为车体尺寸11m*4.4m*4.45m,车重为170吨左右,正面装甲150毫米,侧面装甲100毫米,安装4台250马力汽油发动机,最大道路时速25公里,越野时速14公里。在车体正面安装一门120-130毫米口径的舰炮,车顶安装一个旋转机枪塔,内置一挺7.62毫米机枪。
这个比起坦克更像是火车的设计案很明显不是俄国那贫弱的工业能实现的,因此这款超级战车只能成为博物馆里的一幅油画供人们凭吊当年的天马行空。就算真的制造出来,这个大家伙可能也会像“沙皇战车”之类的怪物那样,陷入泥沼中动弹不得最后黯然退场。
一战前后是人类新式武器的爆发期,期间有过不少在现在看来不切实际近乎疯狂的计划方案。如果这些百吨级别的超重型坦克真的成为现实,之后的战争形式和武器发展就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英美法俄等国计划来场坦克吨位的“”时,美国人玩了个“反革命运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天下军武》5月30日推送,原标题《厉害!M4M60M1见到它全得跪下叫祖宗》
说起美国坦克,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二战中漫山遍野的谢尔曼系列,可能是冷战前期战战兢兢的巴顿系列,也可能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横扫千军的艾布拉姆斯系列。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量产坦克,竟然是一个仅有3吨的小豆丁。
1917年4月,就在一战的欧洲战场局势逐渐明朗、协约国阵营开始逐渐占据上风之时,一向秉承“不见兔子不撒鹰”精神的美国人终于决定加入战局。随后,潘兴将军带着数十万名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美国小伙子来到了欧洲大陆。
然而,从大洋彼岸赶来的美国人对于战争的惨烈程度明显准备不足。德国人的机枪战壕铁丝网对步兵的杀伤力深深地震撼了潘兴将军。由于英法两国的坦克在战场上表现得还算凑合,潘兴将军便向本国提议研发自己的坦克并装备部队。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英法德等国沉迷于超重型突破坦克时,潘兴将军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刚刚诞生不久的轻型坦克之上。
在1917年早期,英国的菱形坦克和法国的圣沙蒙、施耐德坦克虽然完成了作战目标,但大而无当的车体和并不可靠的机械结构造成了较高的战损率。尽管美国国内已经开始了菱形车体和箱式车体坦克的研发,但潘兴将军将目光放在了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机动性更强的坦克之上。
虽然法国的FT-17坦克直到1918年5月31日才首参战阵,但在1917年下半年就已经提供给协约国进行测试和训练使用。尽管对于不太可靠的行走装置和略显贫弱的火力配置颇有微词,潘兴将军还是认可了FT-17坦克在支援步兵和集群作战方面的价值。美国国内于1917年底开始测绘仿制FT-17,定名为M1917轻型坦克。然而远水解决不了近渴,国产的M1917坦克最快也得到1918年底才能交付到远征军手中,急需大批坦克的潘兴将军无法接受。
美军从英法等国得到了一些坦克,可潘兴将军的目标是让全军士兵都能享受到装甲战车的支援。1918年中期,福特公司提出了一款全重仅3吨的设计案。这款被称为福特M1918的小坦克长约4.3米,宽高均为1.8米左右,采用箱式车体,乘员两人,分别为驾驶员和炮手,驾驶员位置拥有一个小观察塔。该车的主要武器为安装在左侧的一门37毫米炮,也可换为一挺7.62毫米勃朗宁机枪,装甲最厚处为13毫米。悬挂装置基本沿用了FT-17的设计,采用2台福特T型发动机,最高输出45马力,最大时速12.8公里。
虽然在现在看来福特M1918就是一个铁皮小豆丁,但在当时来看这种轻量化、小型化的设计思路是非常先进的。福特M1918自设计开始的作战目标就是集群行动掩护步兵冲锋,因此最注重的就是易生产性。美国政府对福特公司下的订单也是颇为吓人,一张嘴就是15000辆,真是充分体现了这帮“工业党”以量取胜的精神。
很快第一批试生产型的福特M1918被运送到法国进行测试,然而却被潘兴将军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颇为不屑地说:“这小玩意根本不能叫做坦克,用来拖拽大炮倒是还挺合适。”潘兴将军的这一句线参加战斗的可能。不久之后德国宣布投降,福特M1918那吓人的15000辆订单立刻被美国政府叫停,最终完成生产的数量不足订单的10%,交付部队的成车主要用作训练,后在20年代逐步退役。
在一战之后,美国对于发展装甲部队几乎毫无热心,只通过仿制FT-17和菱形坦克来勉强填充门面。设计思路颇为新颖的福特M1918小坦克本有机会成为卡登·洛伊德Mk.6一样的军工,却被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
一战前后是坦克设计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涌现出过很多看起来非常奇葩的方案。在现在看来,英国的菱形坦克和德国的A7V坦克都已经显得非常古怪了,然而如果你看过下面这些法国人设计的“坦克”,你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是naive了。
知道世界上最早提出履带底盘架火炮的是哪国人么?竟然是法国人!早在1903年,一位名为里昂·列尼·勒瓦瓦修尔(Léon René Levavasseur ,1860-1942)的法国上尉提出在一款有着80马力发动机的履带式拖拉机上安装一个箱型车体,在车头位置安装一门75毫米炮。这个方案的设计图看上去非常写意:
如此抽象又笼统的设计方案虽然在现在看来很接近突击炮或坦克歼击车,但是在那个年代画成这样谁懂啊。这个案子毫无疑问被扔进的废纸堆,勒瓦瓦修尔此后也未再有什么成果。
转眼间来到了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了。当战争形势转为堑壕战后,法国人也发现自己需要一款能够越过战壕的装甲车辆。1914年底,法国军方下令征收装甲战车方案,一大票稀奇古怪的设计就蹦出来了。平时大家都说法国人浪漫,可是在装甲战车设计上确实是有些缺心眼。当世界人民都把视线放在拖拉机上时,一位名叫保罗·弗洛特(Paul Frot)的法国小哥却选择了压路机。他在一款大型两轮压路机上安装了一个凸出车体,以及4挺机枪,制成了一款看上去还挺唬人的“压路战车”。
这款战车长10米,宽2米,高2.3米,装甲厚度仅为7毫米,车组成员9人,全重10吨。“压路战车”于1915年3月提交法国军方测试,但评价非常差——只有20马力的发动机很难驱动这个庞然大物,仅有3-5公里的时速完全无法适应战争需求。如果这个东西线毫米的装甲怕是会让硕大的车厢成为9位兄弟的铁皮棺材,而且这个外形也很容易架在壕沟上动弹不得尴尬无比。
与“压路战车”同时测试的还有另一位设计师路易斯·博伊劳特(Louis Boirault)的作品。这哥们的脑洞是小编见过的最骨骼清奇不同凡响的,这个战车的外形和行走方式实在不好用语言来形容,用两张图可以很简单地弄明白。
这款战车重约30吨,长8米,宽3米,高4米,乘员2人,使用一台8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最大时速为感人至深的3公里。这玩意从1915年1月一直测试到11月,终于被认定为缺心眼的玩意而遭到废置。博伊劳特同志却毫不气馁,将行走框架改进成了类似履带板的结构,制造了一辆2号车,长成这样:
2号车相比1号车增加了一名乘员,而且也降低了故障率,毕竟框架结构稍微被打上一枪或者卡着个石子就会发生故障。但在1916年8月的试验中,军方发现2号车的时速降到了更为感人的1公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看了铁甲压路机和像玩具一样的行走框架之后,是不是感觉已经有些累感不爱了?来换换口味看一个稍微正常点的。在工程师们开动大脑提出各种奇思妙想时,法国的官老爷们也坐不住了。一位叫做朱尔斯-路易斯·布雷顿(Jules-Louis Breton,1872.4.1-1940.8.2)的议员和一个名叫普列托特(Prétot)的工程师合作,用一款拖拉机改造出了一辆“战壕战车”。这辆车长这样:
你没看错,这就是给拖拉机安上了金属轮子,用以碾过德国人的铁丝网。这款战车乘员3人,使用一台汽油发动机,全重3吨,可以再加装一个重1吨的装甲罩。这款战车也在1915年进行了测试,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没有被采纳。就算是议员老爷,设计出这种货色也绝不会有军队买账的。
在经历了诸多逗逼设计之后,法国军方终于明白这件事自己不出手是不行了。于是在1915年,法国重机电企业施耐德受命研发装甲战车。该公司派出了设计总负责人欧根·布里列(Eugène Brillié)前往美国考察久负盛名的霍尔特拖拉机。在回国后,施耐德公司制造了一个原型车,在一辆霍尔特拖拉机的底盘上安装了一个长车体打造了一辆原型车。这辆原型车在曾是战场的苏安(Souain)进行了试验。法国军方发现,相比于之前的逗逼设计,这种方案的可行性相当不错,生产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再加上这时候居然有人翻出了勒瓦瓦修尔当年的提案,法国军方决定将履带式底盘和箱式车体前置火炮定为装甲战车的标准配置。于是,施耐德CA1坦克和圣沙蒙坦克诞生了。
【图8:在苏安进行试验的原型车已经可以看出一些施耐德、圣沙蒙坦克的影子】
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些原型车多少显得有些可笑,但这都是新生事物诞生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弯路。正是因为有这些逗逼东西的铺路,才会有现代坦克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