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文吧原标题:获奖征文丨览历史记忆 感今昔之情 — 甘肃公路博物馆网上展览有感
酒泉,大漠戈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山脉连绵,戈壁浩瀚,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铁人精神”的诞生地,古丝绸之路的交通重镇,而甘肃公路博物馆,则是这历史文化名城中一个完美缩影。
甘肃公路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1月的酒泉公路总段“十工陈列馆”,2016年被正式命名为甘肃公路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公路专题博物馆。
五年前,我有幸进入公路行业,参观学习“十工陈列馆”,那时的我对公路行业是一片空白,总抱着不屑的眼光去看待学习,认为这些旧物件不值一提,只是走马观花,所以心中并未起波澜。而在今天,从甘肃公路博物馆建成开馆至今,无数次的进馆学习参观,以及伴随着21世纪3D技术的应用,VR数字展厅的诞生,实现了足不出户参观博物馆,让我的思想逐渐发生了改变。
其实博物馆我已经来过数次,建馆时我来过,开馆时我也来过,但只是拍拍照片就匆匆离去,并未仔细参观和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而这次在不受时间限制、展品信息详细的VR数字展厅参观学习,是我印象和感触我最深的一次。
进入前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巨大的雕塑,上面刻着公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天斗地激越高亢的画面,望着那雕塑,仿佛能听到公路职工齐心协力加油鼓劲的号角。这便使我不由得想更深一层的了解它,感受老一辈公路人的艰辛和不易。整个博物馆分为六个单元、八个展厅,真实的实物,生动的照片,逼真的模具,分别讲述了丝绸古道上一个个的故事,以及公路建设和养路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公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一个雕像,一辆大型推土机,一张《甘肃日报》头版报,竟是甘肃公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辆东方红75型推土机,是当年周总理赠送给酒泉公路总段十工道班的,这个看似略显笨重,零件腐朽,满身疮痍的铁疙瘩,却承载着我国公路发展史上的一段光荣史话,仅仅因为它的存在,酒泉公路建设才步入机械化养护的时代。而《甘肃日报》头版对道班事迹的深度报道,则向人们诉说着党和国家对甘肃公路发展的支持和对甘肃公路职工的关怀,此时,我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砂盘下烈火熏熏,砂盘上公路人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滚烫的油砂,以最快的速度翻炒油砂。谁又能想到,这竟然是当时养护工人拌和油砂唯一的方式,谁又能想到,就是在这种繁重艰苦,汗流浃背的环境下,公路人勤勤恳恳、不屈不挠,铺筑起一条条平安畅通的道路。我的心,又一次受到极大的震撼。
公路博物馆让我感到震撼和惊叹,也让我昂首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公路建设者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用智慧和汗水浇筑着通向开放、富裕和文明的金光大道。作为公路的一份子,我们也要紧跟时代的浪潮,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建设“交通强国”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