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帝国梁家辉关于“手撕中介”微信群,很有必要解释一下它的前世今生,这个群的建立者是一名叫小雨(化名)的女士,她于2016年底到的上海,在租房的过程中,感觉斯文和尊严双重扫地。
她直言,自己在网上看中的房子,几乎没有一套是真的,与发布房源信息的经纪人对峙,他们是这样回复的:“你那么点预算,还想住好的地段,去黄浦江搭帐篷吧!你知道什么叫广告吗?”小雨一下子就被他们噎得说不出话来!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着手建了一个群,目的就是信息共享。2016年的时候社群运营比较火,小雨本身是做电商社群运营出生的,“粉丝”颇多,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她所建的群下面,便浩浩荡荡地聚集了一堆“人马”。
虽然这些群从群情吐槽到解散,大概也就维持了不到一年,但小雨仍然觉得她建的群是有意义的,至少见证了经纪行业的成长。
作为群组织者,小雨对群里分享的信息几乎是每条必看的,所以,当她看了近一年群里的吐槽后,深感在发布假房源外,经纪行业的水不是一般深:
一业主在某经纪公司签订完合同后,该公司的经纪人却利用业主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个人信息,为别人办理了居住证,要不是自己帮租客办理居住证时,意外被派出所民警告知,这事儿估计一直就蒙在鼓里了!
王某看中一套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三成的房子,二话没说,就在微信上给李姓经纪人转了10万作为定金,但李某却一直不肯签约,几经证实后,才知道原来根本不存在这个房源,自己是“被诈骗”了。
刘小姐为了买房,和一个上海籍的经纪人假结婚,因为信任的原因,事先没有签订相关协议。熟料,结婚后经纪人却假戏真做,要分走刘女士一半的婚后财产。
曾先生遇到的事儿更奇葩,把房子委托给一名经纪人,这名经纪人却带着女朋友直接住到他家去了,据说是因为他家的床太软……
一房多签、侵吞尾款、群殴、砸门……在分享者的故事背后,小雨看到的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一系列不规范操作,而这些分享者也坦言,之所以发生这种事情,与自己贪图佣金便宜,没有找规范的经纪机构操刀有关。
加群的人无非是对经纪人心怀不满或者想省去中介费,但慢慢的,大家发现,经纪机构自有其存在的意义,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根本无法替代经纪机构和经纪人。
首先,群里面的房源非常有限,毕竟大家都只是想把手头的房子给租(卖)出去,所以每个人能提供的顶多也就是自己手上的那一两套房源。
经济学原理清楚地表明,市场的边界越大,覆盖人群的范围越广,达成交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微信群的人数上限是500人,覆盖的人群非常有限,提供的房源信息更是微乎其微。一旦产品品类缺乏,势必走不长久。
其次,群里面的消息是闪烁式的,看似碎片化的时间运用,但拼凑起来,却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加上群里的人比较纷杂,东一句西一句的,若非一直注意力集中地去关注,消息遗漏在所难免。
再次,无论是租房还是买卖(尤其是买卖),都需要处理一些专业性的问题,而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传达。
事实证明,房产经纪行业最需要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问题,根本无法通过社群解决,但是,现在一些经纪公司却可以很好地利用社群这个工具将消费者链接起来。
小雨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一些平台上,链家经纪人建立的租房群,“比如在闲鱼上,我发现链家租房群壮大的速度特别快,我就去研究了下。”
“我觉得以上海链家名义的群能快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链家是真房源的代名词,在鱼龙混杂的租房平台,对于消费者而言,‘真实’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另外,上海链家经纪人的专业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八大安心服务承诺的推出,让‘上海链家’一词成为有保障的代名词。所以,围绕着上海链家这个品牌,大家容易产生强关系,强链接,当然归属感就强。”小雨表示。
至于他们能将社群运营得如何,小雨表示,真诚和专业度这两宝,链家经纪人身上都有,应该不难。
不过,小雨表示,虽然在政府、行业组织、经纪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整个经纪行业在往规范化方面发展,但大家在选择中介机构时,最好还是选择一些大型的经纪机构成交会比较靠谱点。
对于一般的经纪机构,要仔细分辨它是否合法合规,记住,一般正规的经纪公司都会在醒目的位置公示营业执照、备案文件等信息。
总之,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公司,会让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