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邪皇秋寒夜央广网青岛8月24日消息(记者马文静 王明月)“造整车易,造核心零部件难”。作为汽车工业的根基与桥梁,多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发展历程。“一些中国零部件企业已经发展成国际化大企业,但国际竞争力不强、话语权不足仍是本土品牌的大问题。”青特集团总裁纪建奕感慨的说。
在核心技术缺失、制造成本上升等掣肘下,加快创新升级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是诸多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攻克的难关。
60年前,青特集团还是青岛的一家公社修配制造厂。从修理农具,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汽车关键总成“智造”,成为戴姆勒等国际顶尖车企供应商,这家老牌工厂经历了3次转型,60年磨砺。而最近的这次转型,关乎它能否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一方面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大幅上升,制造商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另一方面,大量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创新与‘智造’才是形成长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纪建奕说。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青特集团自2015年起在高端研发、制造、验证等环节加大投入,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
通过引进人才、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技术研发终结硕果。近年来,青特集团形成了“储备一代、开发一代、应用一代”的产品创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截至目前,青特集团累计申请国家专利近千项,授权国家专利700余项。
在青特集团的车桥减壳自动加工线,智能设备可自动完成大部分操作,工人只需完成上、下工件操作。(资料图)
新研发成果要落地,制造工艺的升级必不可少。在青特集团的车桥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智能设备已经“挑起大梁”,取代了大部分人工。在新装备和新技术的支持下,青特集团传统的生产流程得到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产品质量、订单交付及时率均提高至近100%,一线%,单线%。
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强大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零部件工业的基础。尽管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本土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平还有差距,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外资制造商占据。
在纪建奕看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还存在三大“软肋”。一是在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重要部件,如电子产品等,还更多地依赖于从国外进口;二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仍然不具备同步或者超前开发的水平;三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向国外供货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与国际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差距,偏居一隅、闭门造车不是办法。“必须实行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纪建奕向记者表示,为了更快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青特集团自80年代就开始探索“走出去”。
但要让国外整车厂商了解自己的技术能力、质量水平往往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2004年开始,青特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接洽,历经近10年的沟通考察,2013年,青特集团最终成为戴姆勒卡车的桥壳供应商,为戴姆勒最新一代卡车进行配套。
欣慰的同时,压力也随之而来。虽然早已耳闻戴姆勒对配件产品要求十分严苛,但让青特集团的员工们没有料到的是,第一批供给戴姆勒的桥壳就遇到了大难题。
“第一批供过去之后,戴姆勒的专家给我们提了近3000个问题”,青特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杨朝会回忆道,“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我们没有见过,或者没有意识到的一些问题。”
此后的两年,青特集团抓紧研发改进,解决了在生产、工艺、技术、质量等方面的近3000个问题。“最后我们供的产品比欧洲供货的产品轻了十几公斤,这是德国公司一直想做没有做成的。”杨朝会表示,尽管过程曲折,但与戴姆勒等国际整车厂商的合作对青特集团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的提升意义非凡。
与国际顶尖整车厂商的合作使青特集团快速成长起来,国际化业务由前几年的接洽、准入全面转化成批量供货。目前,青特集团已与戴姆勒、卡玛斯、沃尔沃、菲亚特、卡拉罗、JCB等全球12家高端卡车集团建立商务联系并展开合作。如今,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业务已经撑起青特集团利润的半壁江山。
青特集团的探索是我国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转型的缩影。2017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要夯实零部件配套体系,快培育零部件平台研发、先进制造和信息化支撑能力,同时引导零部件企业高端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中国是新兴汽车工业大国,较传统汽车工业强国更具活力,市场潜力仍然很大”。青特集团总裁纪建奕表示,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扩展国际化视野,未来,中国有望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