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刃“徐书记,李全岗考了中级证,一个月都能挣8000多啦。”“徐书记,俺也想学,给俺也报上名吧。”8月3日,在胶州市胶北街道店子新村后寨网格,网格支部书记徐光明被几名村民团团围住,大家都想报名新一期乡村夜校培训班。
“这是我的叉车证和电焊证,都是在村里的夜校学出来的。”李全岗向记者展示出自己的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老早就想考个中级证,平时上班没时间,去城里上课离得又远。”
去年,村里根据村民的需求开设了乡村夜校,李全岗第一个报了名,很快就完成了课程并考取了证书。如今,他在一家上市企业找到了工作,月收入达到了8000元。
为了不断完善村庄自治机制,胶州市因地制宜打造了村级夜校,把人才振兴做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设置了技能培训、涉农政策、道德先锋、法纪知识等课程,依托现有村级活动场所,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参加学习培训。
“在夜校上过课的村民不仅个个‘身怀绝技’,素质也普遍提高了,从乡亲情变成了同学情,换一种身份去看待问题,邻里矛盾也减少了。”徐光明说。
茶余饭后,乡亲们讨论的话题从家长里短变成了技能学习和服务村庄治理,夜校成了乡村幸福生活的助推剂。
掌握了一技之长,增收就有了保障。在乡村夜校参加培训的多数妇女考取了育婴师中级技能证书,有的走出家门当上了专业育婴师,开始“凭本事吃饭”,最高月工资达到了15000元。
越来越多像李全岗一样的人尝到了乡村夜校的甜头,晚上7点开始的夜校课程几乎场场爆满,不少没报上名的村民要求“加塞”上课。
群众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乡村夜校逐渐成为了传播乡村新风尚的平台。除了技能培训,胶州把乡村治理与发展产业、传播涉农政策、法纪知识、纠纷调解、共商议事等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村民自治加油,为基层法治搭台。
“村里修水渠,俺家菜园子就被占用了,应该给点补偿吧。”;“村东头那儿一下雨就积水多,这次得好好修修。”;“俺家的不用赔了,修排水渠是好事嘛。”……
汛期来临,为了防患洪涝风险,胶州市李哥庄镇双京新村矫戈庄网格决定修建防汛排水沟渠,但因赔偿问题产生了矛盾。8月2日晚上,村民代表们聚集在星光乡村夜校共商议事微课堂,各抒己见。
最终通过举手表决,矫戈庄网格的村民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对需要疏通挖开的部分不予以赔偿,并梳理出了需要疏通的地方38处。
“群众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看似‘小事情’,但若处理不当,常会激化成大矛盾,不仅影响邻里关系、村庄和谐,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而这些‘小事情’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常常被‘放大’,常常被‘激化’,主要是村民遇事没有一个很好的诉说和解决渠道。”矫戈庄网格书记薛巧慧说。如今有了星光乡村夜校,将村庄的大事小事放在夜校平台进行讨论商量,聊聊家长里短,聊聊群众需求,在讨论的过程中一些矛盾就化解了。现在村民们非常喜欢走进村委大院、走进夜校,村庄变得越来越和谐了。
目前,乡村夜校开设了法纪知识微课堂、文明乡风微课堂、纠纷调解微课堂、文体活动微课堂等10项课程,聊民生需求、谈发展建议,利用夜校这一平台把政策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商、民事民办,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夜校就是一个大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既可以把各种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面对面地和老百姓沟通交流答疑释惑,又能凝聚人心,也引领风尚,拓宽老百姓的事业。让老百姓积极主动地自觉参加到村庄发展中来,焕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胶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祝春雷表示,将进一步探索有效形式,把乡村夜校打造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有效,共商共议,素质提升,文明祥和的乡村治理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