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爱妍半年时间,非晶合金材料、碳纤维气瓶、碳纳米管等5个新项目正式敲定入园;创研与成果孵化区的孵化项目达到11个,并全部投入试生产;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三大“国字号”平台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碳纤维产业园的集聚效应愈发明显,碳纤维生产区、创研与成果孵化区、复合材料加工区三大核心功能区全面发力,成为临港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企业冲击新目标的引领工程和重要载体。
再次走进碳纤维产业园,项目车间已经“满满当当”,专属研发楼配套齐全,看到这些,兰州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季根顺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来这儿就对了!”
6月28日下午,专程从深圳飞来威海参加2019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会议的季根顺,在临港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第二次走进碳纤维产业园。参观过专属研究楼后,他频频点头:“一定要来!我回到兰州就着手准备,推动与碳纤维产业园合作,在威海实现复合材料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自去年开始,季根顺在全国各个城市考察,为自己牵头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寻找落地“园圃”。经多番对比,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园的产业集中程度、研发实力及配套服务深深吸引了他。仅来两次,就牢牢锁定了合作意向。
不仅高校院所“钟情”碳纤维产业园,来了就不想走,更有本土企业冲击新目标,投了还要投。
炎炎夏日,在碳纤维产业园复材加工区,高导热氮化硅陶瓷基板产业化项目内部装修和外部设备安装一刻也不停歇。预计年底项目投产后,可年产60万片陶瓷基板,该基板是5G通讯中的重要材料。
这是威海圆环先进陶瓷有限公司在产业园投资的第二个项目。早在2017年底,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叁星飞荣项目正式入驻产业园,其产学研合作研发的纳米级研磨设备,经过将近2年的孵化,如今已经实现产业化,并逐步打开市场。“量身订制厂房,政府配套服务,对我们几乎有求必应,再加上这里产业集聚优势,我们一有新项目,就毫不犹豫又投在了产业园。”董事长邹子雷说。
龙头壮大、环境打造、平台建设、研发团队进驻等逐步成势,越来越多的项目慕名而来。如今的碳纤维产业园,11万平方米的研究院大楼、专家职工公寓、产业孵化区等已全部建成,5栋产业孵化区座无虚席,11个入园孵化的产业项目已经全部投入试生产。
临港区将碳纤维产业园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摆在首要位置,招商引资围绕产业链展开,把项目、人才、资本、信息等各方面资源充分集聚起来,加快推进一批项目落地和成长,努力培育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让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上的集群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今年以来,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3个“国字号”平台进一步发力,“在别处2到3天的测试周期,在园区内只需半个小时完成”,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捷,为越来越多园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产业园创新效应也在逐步显现。眼下,在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价值1300万元的检测设备已经安装就绪。下半年,研发人员将陆续到位,着手进行11个标准的制定及20个重点课题的研发。未来,一系列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标准将从这里走向全国。
6月28日,飞牛高分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仓储区内,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整装待发,准备发往韩国。车间里机器轰鸣,3条生产线有序运作,生产主管姜涛和几名工程师在讨论产品的增韧性问题。
飞牛高分子主要通过研发生产树枝状高分子助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别看这是个孵化项目,但其发展势头势如破竹:目前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大众、斯柯达、通用汽车配件生产,去年实现销售额1800万元。
在产业园招商过程中,临港区始终坚持一条原则:绝不能“拣到篮子里都是菜”。招,就要招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
项目要入驻园区,必须迈过“高门槛”。曾有一家电动车配套企业有意向入驻产业园,但由于企业产品领域窄、发展潜力有限,且与产业园上下游关联度不强,被拒之门外。
类似这样的事例,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几乎每人都能说出几个来。为形成更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临港区狠抓招引优质项目,坚持围绕威海拓展纤维龙头企业强化精准招商,将碳纤维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分解,重点对接已经达成合作意向的涉碳产业项目,依托专业活动构建立体招商,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膨胀、中小企业加速提升的梯次格局。
如今,无论是11个研发孵化区的在孵项目,还是落户在复材加工区的产业项目,个个都是“高精尖”——金贝壳碳纤维工业刮刀项目产品综合性能超进口一线%;碳垣纳米科技率先实现千米以上碳纳米管纤维连续生长;株丕特巴赫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商业运营风电机舱罩、导流罩完成验收,下半年将正式量产国际首批8兆瓦风力发电机舱罩、导流罩,与拓展纤维共同为维斯塔斯等风电巨头配套;年产60万片高导热氮化硅陶瓷基板产业化项目入选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名单;作为今年碳纤维下游应用和链条延伸突破最大的板块,先进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领域复材零部件,年内项目一期将投产运营;功能性纳米材料研发中心、中德环保高性能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平台稳定运行,加速衍生出一批新产品、新项目。
下半年,临港区将继续抓好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积极对接中车、中航复材等大型央企以及碳纤维领域的下游企业,让碳纤维这条产业链在临港区舞出新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