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育标歼-10A战斗机(英文:J-10或F-10),北约代号:火鸟(Firebird),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制的单座单发第三代战斗机。该机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对外称J-10或称F-10。200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4师132团第一批装备歼-10。
歼-10B((英文:J-10B或F-10B,北约代号:Firebird,火鸟),是中国第三代歼-10的改进型战斗机,为单座、单发、多用途、配备先进机载设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先进战斗机。歼-10B修改了机身和航空电子设备。2004年5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的成都飞机公司(CAC)开始发展歼-10战斗机改型。
歼-15(英文:J-15,中文绰号:飞鲨Fēishā,英文:Flying Shark,北约代号:侧卫D型,英文:Flanker-D)是中国参考从乌克兰T-10K-3号机以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进而研制和发展的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该机研制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承担。歼-15在战斗机世代划分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即第四代半战斗机。2009年8月31日,歼-15首飞成功。2012年11月23日歼-15降落在辽宁号航空母舰
歼-16(英文:J-16),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基于歼11系列发展而来的新型第四代多用途双座双发歼击轰炸机。2011年10月17日已在沈阳首飞,歼-16具有对空对地攻击能力。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识别目标的相关信息。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最大载弹量12吨,可以发射鹰击62和鹰击83空对舰导弹。
歼-11(代号:J-11,英文:Shenyang J-11或F-11)战斗机,是中国购买的俄罗斯专利及授权的苏-27SK(苏-27的外销版)的国产组装飞机,
歼-31(中国编号:J-31,代号:鹘鹰,英译:Gyrfalcon,英文:Shenyang J-31)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沈飞)研制的第五代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 。歼-31是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研发的多用途战斗机,歼-31采用单座、双发、外倾双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布局,两侧布置大S弯进气道,并有内置弹舱。
枭龙战斗机(Chengdu FC-1/JF-17),原计划名“超七”,中国对外称之为FC-1,巴基斯坦称之为JF-17雷电,是中巴双方共同投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轻型战斗机。
F-35“闪电Ⅱ”(英语:F-35 Lightning II)联合攻击战斗机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前线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并因此发展出3种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机种F-35B型,与作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F-35C型。F-35在战机世代上属于第五代战斗机,具备较高的隐身设计、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F-22猛禽(英语:F-22 Raptor)战斗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联合研制的单座双发高隐身性第五代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为主承包商,负责设计大部分机身、武器系统和F-22的最终组装。计划合作伙伴波音则提供机翼、后机身、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和培训系统。隐身性能、灵敏性、精确度和态势感知能力组合其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能力,使得它成为当今世界综合性能最佳的战斗机。
F-15鹰式战斗机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双引擎、全天候、高机动性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由1962年展开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计划发展出来,1969年由麦道公司得标,1972年7月首次试飞,1974年首架量产机交付美国空军使用,F-15的设计思想是替换在越南战场上问题层出的F-4战斗机,并要求新F-15对1975年之后出现的任何敌方战斗机保持绝对的空中优势,
F-15E打击鹰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F-15鹰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的双座超音速战斗轰炸机,兼具对地攻击和空中优势能力,称为双重任务战斗机。该机在外形上与F-15D基本相同,重新设计了发动机舱以及部分结构,使航程增加了33%,武器挂架增加了1倍,除原挂架外,在每个保形油箱边还有6个挂架,采用了具有自动地形跟踪能力3余度的数字式电传操纵 系统和先进的电子座舱显示系统。
美国F-18由美国麦道公司和诺斯洛普公司联合研发的舰载型战斗机,主要编入美国航母战队。F-18绰号大黄蜂。F-18大黄蜂是第一种生产型,是单座、双发航载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航对防空和航载攻击机的护航,
F-16“战隼”(英文:General Dynamics F-16 Fighting Falcon),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美国空军研制的单发轻型空中优势战斗机,与F-15战斗机一道是美国空军主力战斗机之一,世界上最成功的轻型战斗机种之一,从1976年开始批量生产到现在共有近4600架F-16诞生,外销近30个国家和地区;设计上F-16针对越南战争空战经验大幅度优化视距内格斗性能,是美国第一种能够进行9G(88m/s^2)过载机动的战斗机,也是美国首先采用线传飞控、人体工程学座舱的战斗机之一
AV-8海鹞攻击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役攻击机,能够进行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由英国航太公司设计,麦道公司制造。目前服役的型号为AV-8B和AV-8B+,两者间的不同为后者经过改良,使用由F/A-18退换下来的AN/APG-65雷达
F-14是美国格鲁曼公司研发的双座超音速重型舰载战斗机,采用双发双垂尾可变后掠翼设计,能发射远程空空导弹拦截轰炸机。随着苏联解体和维护成本高昂等因素,目前已经退出现役。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服役并参战的隐身战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1981年首飞成功,次年服役,共生产59架。因第一代隐身设计技术导致飞机飞行性能不佳,仅可作为隐身攻击机使用,先后参加过多场战争,用于在高威胁环境下突击重要目标。
F-111战斗机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公司研制的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该机于1962年开始研制,空军的A型原型机于1964年12月首次试飞,A型的生产型从1967年10月开始装备部队。海军的B型原型机于1965年6月试飞,后因结构超重于1968年停止发展
苏-57战斗机前身为俄罗斯T-50战斗机,于2010年首飞,2017年8月11日,俄罗斯空天军总司令邦达列夫表示,正在测试的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正式命名为苏-57。
苏-27战斗机(俄文:Сухой Су-27,英文:Sukhoi Su-27,北约代号:Flanker,译文:侧卫)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气动性能,进气道底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钛合金,传统三梁式机翼,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静不稳定设计。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飞,1979年投入批量生产,1985年进入部队服役。
苏霍伊苏-35(英语:Sukhoi Su-35,俄语:КБ Сухой Су-35)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E”或“超侧卫”(Flanker-E、Super Flanker)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在战斗机世代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号,即第四代半战斗机。
苏-30战斗机是俄罗斯针对美国F-15战斗机而研制的一种多用途重型战斗轰炸机,具有超低空持续飞行能力、极强的防护能力和出色的隐身性能,在缺乏地面指挥系统信息时仍可独立完成歼击与攻击任务,其中包括在敌领域纵深执行战斗任务。目前主要装备中国空军
苏霍伊苏-33(俄文:Сухой Су-33,英文:Sukhoi Su-33,北约代号:Flanker-D或Sea Flanker,中文:侧卫-D或海侧卫)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现俄罗斯航空制造集团联合体)在苏-27的基础上为苏联/俄罗斯海军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苏-33在战斗机世代划分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即第四代半战斗机。
米高扬米格-29(英语:Mikoyan MiG-29,俄语:МиГ-29)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古格列维奇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研制生产的轻中型双发、前线空中优势战斗机,北约代号:支点(Fulcrum)。诞生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先进战术战斗机(Perspektivnyi Frontovoi Istrebitel,PFI)计划,,重型先进战术战斗机诞生了后来的苏-27战斗机,轻型先进战术战斗机就是米格-29。
米格-29K(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9K,英语:Mikoyan MiG-29K,)设计代号为9-31),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9轻型前线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舰载战斗机。1988年7月23日,米格-29K的原型机完成了首飞,1989年11月1日,米格-29K首次成功地降落在第比利斯(后改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
苏-24(俄语:Су-24,英文:SU-24,中文:苏-24;北约代号:Fencer,中文:击剑手)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双座双发动机变后掠翼设计之低高度长程多用途攻击/战术轰炸机,主要用以取代老旧的Yak-28。除了携带传统的空对地导弹等武装进行攻击任务外,苏-24也可携带小型战术核武器,进行纵深打击。
JAS-39鹰狮战斗机是瑞典航空航天工业集团SAAB公司研制的,有单座JAS 39A和双座教练型JAS 39B两型(JAS为JAKT、ATTACK、SPANING三字的缩写,意为拦截/攻击/侦察)。鹰狮是按瑞典空军分散配置的原则设计,可以国内公路网作起降跑道。鹰狮的维修简易迅速:一组地勤人员,进行第二次升空的加油、再武装,过程不超过10分钟。JAS39可通过全天候电传操纵在9G过载下飞行自如,有北欧守护神之称。
阵风(Dassault Rafale)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的双发、三角翼、高机动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战斗机。这款战机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不仅海空兼顾,而且空战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都十分强大。以F3型为例,阵风已具备高超的对海攻击、侦察和核攻击能力,阵风是一款能力全面、性能比较均衡的中型战斗机,即能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还能作为航母舰载机,甚至可以投掷核弹(F3型)
EF2000战斗机是欧洲战斗机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研制的新型单(双)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防空和空中优势任务,兼具对地攻击能力。前身是EFA验证机,曾命名为EF2000,又称台风战斗机(英语:fighterTyphoon)。采用前置鸭式三角翼、双发、单垂尾、机腹进气道布局,具有超视距、空中超机动攻击能力和格斗能力的多用途空中优势战斗机,还具有短距起降(STOL)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达索幻影2000(英语/法语:Dassault Mirage 2000,中国台湾称之为幻象2000)战斗机是法国达索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法国空军设计的单发三角翼多用途战斗机。幻影2000由法国自主设计,是法国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亦为第四代战斗机中唯一采用不带前翼的三角翼飞机,
幻影F-1战斗机(法语:Dassault Mirage F-1)由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制造,于1966年12月23日首次试飞,1970年加入法国空军服役。它配备不同的武器和设备,可以完成制空、截击、低空对地攻击等不同的任务。其首要任务是全天候高空截击。
费尔柴尔德A-10雷电Ⅱ攻击机(英语:Fairchild Republic A-10 Thunderbolt II,常被美军昵称为疣猪Warthog或简称猪Hog)是美国费尔柴尔德公司生产的一种单座双引擎攻击机,是美国空军现役唯一一种负责提供对地面部队的密集支援任务的型号,包括攻击敌方坦克、武装车辆、重要地面目标等
AMX是意大利和巴西两国合作研制的单/双座单发高亚音速轻型攻击机,它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对地攻击、对海攻击及侦察任务,并有一定的空战能力
Saab-37雷是瑞典在60年代自行研制的全天候多用途战斗机。它是瑞典空军第37武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第37系统包括:Saab-37及其动力装置、机载设备、军械、弹药及照相设备;地面维护设备,包括测试设备;训练设备,以及各种模拟器。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意了第37系统对瑞典空军基地配置与防空指挥系统的最佳适应性。
F-4是美国第二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采用外翼上反、带犬齿前缘、大根梢比、小展弦比的后掠式低单翼,机头为大型雷达罩,加上采用了喷气襟翼等措施,使飞机着陆速度低、低速飞行时不易翼尖失速。该机采用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采用了带附面层控制板的侧面进气口,发动机为两台J79-GB-17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5385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120千克力。
狂风战斗机是帕那维亚(Panavia)飞机公司(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研制的双座双发超音速变后掠翼战斗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截击、防空、对海攻击、电子对抗和侦察等。该机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2年完成结构设计,1974年8月首飞,1974年9月命名为狂风。该机为串列双座,两侧进气,正常式布局,全金属结构,机翼为变后掠翼,带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缘缝翼,铝合金整体加强蒙皮,尾翼为全动升降副翼,内置式方向舵,采用电传操纵系统。
日本的F—2战机是以美国空军的F—16C/D型战斗型为蓝本设计建造的,在飞机外形、动力设计、搭载武器等方面吸取了不少F—16的优点和特长。
经国号战斗机是中国台湾地区在美国力量帮助下研制的战斗机定名为IDF计划总的目标是研究一种防御性的战斗机,力求在质量上取得优势。台先进战斗机计划1983年展开,战斗机定名为IDF(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 自制防御战机)。计划总的目标是研究一种防御性的战斗机
1973年2月9日,台湾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协议-由航空工业发展中心(AIDC,现改为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诺斯洛普公司的授权之下生产100架F-5E战机。这项定名为虎安(Peace Tiger)的生产计划一直持续进行到1980年代中期,截至最后的虎安6号计划为止,一共生产了242架单座的F-5E与66架双座的F-5F,占全球生产量约1/4,是全球最大的使用国。命名中正号,
美洲豹攻击机(英文名:SEPECAT Jaguar、别称:美洲虎攻击机)是一种由英国、法国在1960年代联合开发的引擎多用途战斗机系列。“共有A、B、E、M、S和“国际型美洲虎”6种型别。总共生产了660架,分别在法、英、印度、阿曼、厄瓜多尔和尼日利亚等国空军、海军中服役。
米格-27(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7,英语:Mikoyan MiG-27),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原称米格-23Б,后改称米格-27。1969年完成设计,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批生产,至80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1000多架。米格-27采用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在粗糙的野战机场起降,可以执行对地攻击和空战两种作战任务,属第2代战斗机。印度也于1980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
苏-7Б在基础上派生出一种新型变后掠翼超音速度战斗轰炸机。其原型机于1966年投产,1967年出现在航空节上。这种型别的军用编号是苏-17,北约给与的绰号为“装配匠”B。外翼段改成后掠角可变的变后掠翼(后掠角可从30°变到60°),机翼的重量比苏-7增加了400kg。换装成AЛ-21Ф发动机,其巡航距离可增大25%~30%。此外,还增加了电子设备和外部挂架,生产型飞机于1971年装备部队,其北约绰号是“装配匠”C,于1990年停产。苏-17的出口型叫苏-20及苏-22。
米格-21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1,英语:Mikoyan MiG-21,北约代号鱼窝,Fishbed),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超音速轻型战斗机,该机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其主要任务是高空高速截击、侦察,也可用于对地攻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超音速战斗机,总产量超过6000架。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空军就装备了2500余架,并出口至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仍有四大洲的近50个国家空军在使用米格-21战斗机
歼-8Ⅱ(J8-II,北约代号:长须鲸,英文:Finback)歼击机,是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研发的歼-8改进型高空高速战斗机。歼-8II摒弃了机头进气的气动外形,采用机体两侧进气道,便于机头安装机载雷达,提高了战机的作战效能。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设计定型,
幻影III型单座单发无尾三角翼战斗机,001号机于1955年6月25日首飞,于1958年5月12日首飞,并于1958年10月24日第35次试飞时突破2马赫音障,成为第一架速度达两马赫的欧制战斗机。
幻影4型是法国在ACF计划中止之后着手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战斗机。1995年12月法国空军正式宣布选用幻影4型2000作为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主力战斗机,第1架原型机于1987年底出厂,1988年3月首飞。生产型飞机于1983年开始交付,1984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
米高扬米格-31(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31,英语:Mikoyan MiG-31,北约代号捕狐犬,Foxhound)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串列双座全天侯截击战斗机,由米格-25战斗机发展而来,故气动外形与米格-25战斗机很相近,采用上单翼、双垂尾、两侧进气道。长度22.69米,翼展13.46米,高度6.15米,装有两台D-30-6加力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51.9千牛,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飞行速度2.83马赫,作战半径72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46200公斤,实用升限24000米,续航时间3.6小时,一次空中加油可飞行6-7小时。1976年以前开始研制,1983年进入服役
米高扬米格-25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5,英语:Mikoyan MiG-25,北约代号:狐蝠,Foxbat),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20世纪60年代末期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 。米格-25原型机于1964年首次试飞,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5大量采用了不锈钢结构,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
雅克-38(原称雅克-36)是俄罗斯雅科夫列夫实验设计局为前苏联海军研制的舰载垂直起落战斗机,主要用于对地面和海面目标实施低空攻击的侦察,
米格-23/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23,英语:Mikoyan MiG-23,北约代号鞭挞者,Flogger),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研制的可变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米格-23是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国土防空部队的主要装备。有三种主要改型,其中米格-23是原型机;C/MΦ型是制空型;У型是双座教练机;MC是C型的出口型。
鹞”是一种亚音速单座单发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是英国原霍克飞机公司(已并入英国航宇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已并入罗·罗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其主要任务是空中近距支援和战术侦察。
海鹞式战斗机,是英国研发的多用途喷气式垂直-短距起落战斗、侦察和攻击机,该型机是从鹞 GR.MK3 改型而来,专供海军舰载使用。该机20世纪70 年代初开始研制,1978年8月首飞 ,1979年6 月开始装备英国海军。英国海军共装备 67 架
凌-特姆科-沃特(Ling-Temco-Vought)A-7 海盗 II(Corsair II)是 1963 年 5 月 17 日海军 VAL 设计竞标的产物,该竞标旨在寻求一种轻型攻击机。VAL 飞机用来取代道格拉斯A-4 天鹰攻击机,首要任务是投送常规武器而不是核武器。该机是单座,并且在规格需求书上规定入役时间不晚于 1967 年。海军对低成本飞机感兴趣,于是规定该机的研制要基于现有设计。另外为了节省更多的经费,没有要求该机要有超音速性能。最大载弹量 15,000 磅。A-7的用户包括了美国、希腊、葡萄牙和泰国
A-6入侵者式攻击机是一架由格鲁曼公司生产的双引擎、中机翼攻击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63年至1997年使用的舰载攻击机。在波斯湾战争、越南战争中都能够见到它的踪影,A-6攻击机能够在任何恶劣的天气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以超低空飞行,穿过敌军的搜索雷达网,正确地摧毁敌军阵地、目标
A-4(“天鹰”)攻击机是美国海军及其陆战队装备的一种单座舰载型攻击机。该机于1952年设计,第一架原型机于1956年6月首次试飞,1956年开始加入现役,共有17个型别,总计生产了2966架。 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是A-4M(“天鹰”)攻击机。 主要用于对海上和沿岸目标进行常规轰炸,执行近距支援和浅纵深遮断任务。
F-5E/F“虎”II式战斗机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对其第三世界盟国进行军火倾销的主力机种,由于该机经历过实战考验并承袭有前一代F-5A/B“自由战士”战斗机维护方便等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10年内,被销售至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并因此在国际军火交易中形成法国“幻影”III、前苏联MiG-21以及F-5E/F三种机型鼎立的局面
英国“鹰”200系列 系列是“鹰”式中改变最大的型号,是一种单座多功能战斗型,放弃了教练用途,完全用于空空、空地、空舰低强度作战。首架原型机于1986年5月首飞,但在7月坠毁。首架预生产型飞机1987年4月首飞,随后装有全套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第3架验证飞机于1991年首飞。“鹰”200主要用于制空、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远程照相侦察、海上反舰攻击等,可昼夜全天候作战。目前马来西亚、沙特、文莱等共订购40架200系列。
歼轰-7(代号:JH-7,中国绰号:飞豹,外贸型号:FBC-1,北约代号:Flounder,译文:比目鱼),是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双发串列双座超声速歼击轰炸机。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172厂) 与航空603研究所合作设计研制的中型歼击轰炸机,主要用于进行战役纵深攻击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标攻击,可进行超音速飞行。
强-5强击机是中国研制的单座双发动机超音速轻型强击机,北约代号番摊。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亦可执行空战任务
苏-25攻击机(俄文:Су-25,英文:su-25,中文:苏-25;北约代号:Frogfoot,中文:蛙足)是苏联的一种亚音速近距离空中支援攻击机,其结构简单,装甲厚重坚固,易于操作维护,适合在前线战场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对己方陆军的直接低空近距支援作战。
F-1 型支援战斗机是日本以T-2型高级教练机为基础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T2则是在英法合制美洲虎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和海上目标
以色列幼狮战斗机是以达索“幻影”III/5机体为基础,改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J79-GE-17涡喷发动机和以色列电子设备而成的改进型战斗机
英国皇家海军的F-4K,注意发动机喷管与美国海军的F-4J有明显不同,F-4K 进行了许多修改以便于在小号的英国航母上使用。F-4K 和 F-4J 最大的区别是发动机,英国人坚持用自产的 Rolls Royce RB.168-15R“斯贝”(Spey)201 替换 J79。英国产的发动机推力要大得多,这对“鬼怪”在小型的英国航母上的安全操作具有很大的意义。此外斯贝可以为附面层控制系统提供更多压缩气体,使得“鬼怪”的降落速度更低。不过大推力发动机需要更大的进气量,因此进气口面积必须加大 20%,后机身也要重新设计。
超军旗舰载攻击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生产的舰载攻击机,是20世纪60年代军旗IVM攻击机的改进型,1978年开始装备法国海军。
美国F-105攻击机,是美军在越战期间大量使用的超音速战术攻击机,当时称为战斗轰炸机。制造商为共和(Repblic)飞机公司,后并入费尔柴耳德(FairChild,又译仙童)工业公司。50年代初美国的战略思想是立足于打核战争,战术空军也要具备战术核轰炸能力。因此F-105的规划中,主要任务是实施战术核攻击,也可外挂常规炸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自卫空战能力。1955年10月YF-105A首次试飞,装J57-P-25发动机,速度达M1.2。首批生产型飞机编号改为F-105B。1958年装备部队,65年停产。因性能有不足之处,该机1972年退役,从空军转给国民警卫队。
A-5民团团员(Vigilante)攻击机是一种为美国海军设计的先进的超音速攻击机,设计之初主要是为了进行战术核打击,而后期则改为战术侦察机使用,曾经在越南战争中承担战术侦查战果确认等任务。A-5有以下几种型别: A-5A:第一种生产型。能携带核武器和普通武器执行远驾驶舱程高空攻击轰炸任务,通过目标区的速度为M2。1961年开始交付,1963年停产,共生产57架,
F-106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分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超音速全天候三角翼截击机,是从F-102A超音速截击机改型而来
F-8是美国原钱斯.沃特公司为海军研制的舰载超音速战斗机。1953年5月开始设计,原编号F8U。1955年3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57年3月开始交付美国海军使用。由于其低空性能出色,在F-8基础上发展了A-7攻击机
F-104(战星)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超音速轻型战斗机。1951年开始设计,1954年2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因航程短、载弹量小未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1958年洛克希德公司对F-104C的机体结构重新设计,提高了结构强度,改进了机载设备,研制成多用途战斗机F-104G,被德、日、加、意、荷、丹麦等国采用(或在G型基础上改型),进行大批量生产。F-104主要型别有A、C、G、J、S等。共生产2,578架。
F-102三角剑(Delta Dagger)是美国通用电气康维尔分公司研制的一种单座全天候截击机。主要用于美国本土的防空作战。F-102主要被部署在北美大陆,美国和加拿大的要地,用来拦截苏联的远程轰炸机。
麦克唐纳飞机公司的 F-101A 魔术师远程战斗机,是由该公司较早的 XF-88 飞机发展来的。F-101 原先是做为美国战略空军 B-36 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后来 B-36 被 B-52 取代,美战略空军将该机的计划全部转交给战术空军,生产型 F-101A 也于 1957 年 5 月全部移交战术空军。
北美航空F-100超佩刀式喷气战斗机(F-100 Super Sabre),于1954年至1971年服役于美国空军。是为世纪系列之首型战机,也是第一种实用化的超音速战机以及首种广泛利用钛合金制造的战机。F-100最初是作为接替F-86的高性能超音速战机而设计的,然而在其服役生涯中,F-100常被做为战斗轰炸机使用。
布莱克本掠夺者(英语:Blackburn Buccaneer)是英国在20 世纪50年代中期设计的一种舰载低空海上攻击机,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海军的杀手锏之一。它不仅在英海军和空军服役数十载,还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做了精彩谢幕,其服役生涯之长甚至超过了设计者原先的期望值。
歼-8设计上参考苏联米格-21战斗机(歼-7),装备两台涡喷-7甲(WP-7A)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高空战性能。歼-8原型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79年完成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由于早期歼-8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歼-7(英文:Chengdu J-7或F-7,北约代号:Fishbed,中文:鱼窝)战斗机,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后转产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制造的单座单发超音速喷气战斗机。该机参照苏联的米格-21Ф-13型仿制和发展。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属于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歼-7的技术特点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轻小灵活的特点,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
霍克猎人战斗机攻击机,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研制的一种单发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猎人经由海鹰(Sea Hawk)的另一个版本的设计 P.1052 演变而来。是英国战后最成功的战斗机,小角度俯冲时可超过音速,机动型不逊于同时代任何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架生产型 F.Mk.1 在 1953 年 5 月 16 日首飞。 猎人战斗机只安装简单的测距雷达,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但可兼作对地攻击用。有单座和双座机型。 曾经许可荷兰与比利时 引进、生产猎人
米高扬米格-15战斗机(俄文:МикоянМиГ-15,英文:MikoyanMiG-15,北约代号:Faggot,译文:柴捆),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第一代战斗机。米格-15各型总产量超过18,000架,曾装备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保加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38个国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多的一型喷气式战斗机 。
歼-5(英文:Shenyang J-5或F-5,北约代号:Fresco,译文:壁画)战斗机,是中国沈阳国营112厂(现称: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仿制的单座单发第一代战斗机,参照苏联米格-17φ(米格-17F)型战斗机研制,采用机头进气的后掠式中单翼气动布局。歼-5飞机全金属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低空机动性能好,装配中国仿制涡喷-5型发动机 。
米格-19战斗机(俄语:Микоян МиГ-19,英语:Mikoyan MiG-19,北约代号农夫,Farmer),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于1952年5月24日首飞成功,主要用于空战,争夺制空权,也可实施对地攻击。米格-19的气动外形和米格-15、米格-17一脉相承,机长14.64米,机高3.89米,翼展9米,最大起飞重量883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440千米,实用升限17500米,最大航程2160千米。
歼-6(英文:Shenyang J-6或F-6,北约代号:Farmer,译文:农夫)战斗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工业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任务。歼-6是中国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制空战斗机,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生产,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到1983年停产,共生产了5205架
苏霍伊Su-15截击机,北约代号细嘴瓶(Flagon),是苏联从1967年开始服役的一款双引擎截击机,用以取代当时服役的Su-11拦截机。 Su-15在作战半径上有所不足,但其他方面都被证明是极其优秀的。政府的委任于1965年4月3日下发,次年Su-15开始批量生产,并在1967年装备苏联防空军
Saab-35 战斗机龙是瑞典Saab 飞机公司研制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可执行截击、对地攻击、照相侦察等多种任务。 1951 年开始设计, 1955 年 10 月原型机首次试飞。预生产型于 1958 年 2 月试飞。截止于 1973 年共生产 589 架。是 60 年代瑞典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其型别有: A 、 B 、 D 、 F 型,是具有对地攻击能力的截击机; C 型,双座教练型; E 型,战术照相侦察型; XD 型是向丹麦出口的攻击/侦察型; XS 型是向芬兰出口的截击型。
美国格鲁曼公司原先的喷气式战斗机设计的坚固性的F9F黑豹发展为后掠翼的美洲狮奠定了基础,并持续生产了七年。格鲁曼公司在1950年首次提出发展后掠翼的黑豹,次年三月美国海军签署了生产三架原型机的合同,这种新飞机命名为XF9F-6,F9F-8采用了加长机身和更大的机翼,并改进了座舱。
F-80战斗机就是是美国空军第一种平飞速度超过500英里(约800公里)/小时的飞机,也是美国第一种大量生产的喷气式飞机,而且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F-80的原型是P-80。1943年夏天,由于美国仿制的前几种喷气式飞机由于技术原因,飞行实验一再失败,研制一种新的喷气式飞机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 P-80于1943年6月开始研制机上装有一台从英 国引进的H-1B喷气发动机,但是由于发动机的问题,P-80在1944年1月才进行了首次试飞并取得成功,飞行速度达到806公里/小时,成为当时美国飞得最快的飞机。
F-84是美国最早大量使用的单座喷气式战斗轰炸机,绰号“雷电”。该机由美国著名的共和航空公司于1944年开始研制。
F-86(英文:F-86 Sabre,中文:佩刀)战斗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设计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用于空战,拦截与轰炸。该机1947年10月1日首飞,1949年服役,是美国早期设计最为成功的喷气式战斗机代表作。该机除大量的改型与军援之外,也衍生出海军型的 FJ 怒火系列战机。该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在俯冲时达到超音速的飞机,以及第一架可以携带空空导弹的战机。该机的空中对手是苏联的米格-15。
英国海鹰式战斗机,英国霍克海鹰(SeaHawk)虽然不是第一种海军舰载喷气... 但经过改进的对地攻击型 海鹰 FGA. Mk.4 还是于 1954年 8月试飞,并总共生产了 97架。...
苏-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是作为米格-19的后继机设计的。苏-7于1955年首次试飞,1958年投产,1959年服役,编号苏-7Б。西方给绰号“装配匠”(Fitter)。本来该机是作为空战战斗机设计的,后来作为前苏联前线航空兵的标准战斗轰炸机。
结果在苏-7Б在基础上派生出一种新型变后掠翼超音速度战斗轰炸机。其原型机于1966年投产,1967年出现在航空节上。这种型别的军用编号是苏-17,北约给与的绰号为“装配匠”B。外翼段改成后掠角可变的变后掠翼(后掠角可从30°变到60°),机翼的重量比苏-7增加了400kg。换装成AЛ-21Ф发动机,其巡航距离可增大25%~30%。此外,还增加了电子设备和外部挂架,生产型飞机于1971年装备部队,其北约绰号是“装配匠”C,于1990年停产。苏-17的出口型叫苏-20及苏-22。
闪电式截击机作为英国电气公司设计的英国第一种(严格说来也是最后一种独立设计的)M2 一级的战斗机,在 60 年代作为当时的一种过渡性装备开始进入到英国皇家空军服役,而且在战斗一线 年才从一线战斗部队退役。尽管该机航程较短、载弹量不多,但仍是一种强劲、令人印象深刻的战斗机。这种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来自它出众的性能,而且也来自该机怪异的设计。同名飞机还有,伊朗自行研制的战斗机;美国二战时期著名战斗机P-38;美国正在部署的新一代F-35隐形战斗攻击机则叫做闪电2型。
麦克唐纳 FD-1鬼怪是一种单座舰载战斗机,在翼根处装有两台 1,600 磅推力的西屋 J30-WE-20 涡喷发动机,其原型机 XFD-1 于 1945 年 1 月 26 日进行了首次飞行。
CF-100是阿弗罗加拿大公司设计的喷气式战斗机,1945年加拿大提出研制一种全天候战斗机,1946年阿弗罗加拿大公司提出设想,1949年完成第一架原型机,1950年1月19日首飞。
“吸血鬼”(Vampire)是一种单座/双座单发喷气式战斗机/教练机,为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第二种喷气式战斗机。“吸血鬼”衍生出多种型号,可用作战斗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后者带有双人座舱和截击雷达。其中从双座夜间战斗机改装而来的教练机型号非常成功,是皇家空军飞行员第一种能真正做到自己“控制”机翼的喷气式飞机。“吸血鬼”除了装备皇家空军超过1500架之外,还大量出口,皇家海军航空兵也采用了“吸血鬼”的战斗机和教练机型号。
雅克-25/28是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双座双发亚音速截击机,1950年开始研制,1952年6月19日原型机首次试飞,1954年进入苏军服役,一直生产到1958年停产
“标枪”是英国的双发双座亚音速全天候截击机,也是英国研制的第一架三角翼战斗机,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三角翼的实用战斗机,主要依靠截击雷达和空空导弹作战。。该机从1946年开始设计。共制造了五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1951年11月首次飞行,第一架生产型1954年7月首次飞行,1956年开始装备部队。有9种改型,生产了381架,1960年8月停产。
蚊蚋”(gnat)战斗机是一种单座轻型战斗机,1955年原型机试飞,印 巴战争时曾击落过F-86战斗机。最大速度1118千米/小时,作战半径800 千米。装2门“阿登”30毫米航炮,可外挂2枚227炸弹或12枚弹。 印度共和国空军的蚊蚋轻型战斗机,在1965年空战中为争夺制空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Saab-32 战斗机“矛”是瑞典飞机公司制造。原为双座全天候攻击机,以后又发展出全天候战斗型和侦察型。 1953 年提出批生产订货, 1956 年开始服役。共存三种型别: A-32A 双座全天候攻击型,共生产 280 架, 1958 年停产, 1972年开始退役,由 Saab37 取代; J-32B 双座全天候战斗机, 1957 年 1 月试飞, 1958 年交付使用, 1960 年停产,共生产 150 架; S-32C 照相侦察型, 1957 年 3 月试飞, 1958 年交付使用, 1960 年停产,共生产 35 架。
神秘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喷气式战斗机,1950年2月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与法国政府签订合同开始研发,1950年底生产原型机,1951年2月份首飞,
意大利G91T攻击机G-91攻击机是一种单座、轻型多用途飞机,能在硬草地上起飞,是北约组织招标选中的机型。该机外形极象F-86,也有说是利用了F-86的机体,改成下鄂进气。。最初是作为轻型喷气式教练机设计
格罗斯特流星是二战中盟军唯一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最初因机身体积和机翼面积过大,而采用的维兰德引擎发动机推力又十分有限,流星的飞行性能非常糟糕,直到改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德温特引擎后才有所改观,流星的最后一种昼间战斗机是F.8,除英国外有超过12个国家使用过不同型号的流星,其总产量为3947架。
F-93是北美飞机公司设计的远程护航战斗机,与F-88和F-90进行竞争,是一种F-86佩刀系列的最新改型:F-86C。它的特点是提高了推力,增设了雷达。1947年试飞以后,于1948年成功赢得了118架要求换装J48-P-5发动机的前期生产型订单,并更名为F-93A。
瑞典萨博飞机股份公司(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简称 SAAB)在战后设计了一系列出色的战斗机,它们在各国军队中长期服役并为萨博公司攒下良好的声誉,J-29“飞行圆桶”(Flygande Tunnan 或是 Tunnan)便是这些战斗机中的先行者,在它那短粗的机身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惊异的高速与敏捷。
梅塞施密特Me-262飞燕(德语:Messerschmitt Me 262 Schwalbe)是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公司在二战末期为德国空军制造的一种喷气飞机。1942年7月18日,首席试飞员弗·文德尔在德国的莱普海姆机场上空举行了一次划时代的飞行,该机于1944年夏末首度投入实战,成为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