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项目策划书范文鞍山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曾在鞍钢工作、在鞍山生活了423天。在这里,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印记,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鞍山人的心灵。
今年是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鞍山持续深入开展,一代又一代追“锋”人一直用实际行动感悟着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自觉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
当年同雷锋乘坐一趟火车来鞍的情景,今年83岁的易秀珍依然历历在目。那一年雷锋18岁,易秀珍17岁,同是来自湖南,一起参加鞍钢建设。“我们被编在一个组里,雷锋是组长。我第一次离开家,妈妈送我到火车站,我哭了。雷锋跟我妈妈说,让她放心,他会好好照顾我的。”第一次见到雷锋,雷锋的热情和担当给易秀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达鞍钢后,一心想着为祖国炼钢铁、打冲锋的雷锋,被组织安排开推土机。起初,雷锋有些失落,不过老师傅跟他说,没有煤就炼不成焦,没有焦就炼不成钢,雷锋很快就想通了。他说:“我甘当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坚守在哪里!”
让易秀珍没想到的是,个头最小的雷锋却要求驾驶最大的推土机。学会驾驶到熟练掌握再到带徒弟,一般情况下起码要一年时间以上,但雷锋只用了4个半月。“正常一个班干8个小时,但雷锋每天都要干十几个小时。”为了方便,雷锋还干脆把被褥搬到了车间,晚上就睡在那里。
就是靠着钉子精神,4个半月后,雷锋成了非常熟练的推土机司机,而且还能带徒弟了。“当时带徒弟是有补助的,但雷锋主动找组织拒绝了,他说是组织和国家给了他学会技术的机会,现在他传授给别人,咋还能要组织的补助呢。”那一次,雷锋的能干和无私又给易秀珍留下深刻印象。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些年,易秀珍一直在鞍山工作生活。现在在易秀珍的房间里,书架上摆放的都是关于雷锋的书籍,窗边一座雷锋塑像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书桌上还摆放着一些老照片。这段时间易秀珍除了参加各类纪念雷锋活动,还一直忙着整理关于雷锋的手稿。至今每年清明节前后,易秀珍都会去抚顺给雷锋扫墓或用自己的方式缅怀雷锋。
易秀珍说,雷锋在她心中总是笑眯眯的,是那么阳光、英俊、帅气,她一直为他骄傲、为他自豪!每次接受采访时,讲到雷锋做过的好事,易秀珍都会很激动。“当年在雷锋的影响下,我主动申请入党,主动去弓长岭。可以说,我是沿着雷锋的道路成长起来的,雷锋把光和热都献给了别人,作为她的老乡、工友和好朋友,我一定在有生之年为传承雷锋精神多作贡献。”
朱振峰1982年出生在葫芦岛农村,幼时因为意外失去了右臂。当时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家境贫寒,但朱振峰从没对生活失去信心。200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科技大学。大学期间,他荣获“辽宁省十佳大学生”“全国十大残疾人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2005年作为候选人参加九部委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身边最感动的人物”评选,名列第11位。
在鞍山读大学的四年里,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朱振峰说,无论在宿舍还是食堂,无论是老师还是社会人士,许多善良的人总会给他提供最大便利和帮助。从那时起,朱振峰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未来有能力了,他也要像雷锋一样,尽己所能帮助其他人。
2006年大学毕业后,朱振峰主动选择到鞍山市儿童福利院担任一名特教老师,且一干就是8年,认真履行着做老师、做家长、做朋友的每一份责任。尽管收入不高,但朱振峰对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从不吝啬,经常给孩子们买一些零食和生活用品,给上学的孩子一些零用钱……
工作之余,遇到生活上有困难的人,朱振峰也会积极施以援手。他被聘为辽宁科大电信学院校外辅导员,一有时间就到学校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2013年4月他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5000元捐给10名特困大学生。
不止步于个人学雷锋,2018年3月,朱振峰发起成立了鞍山市振峰公益团队。五年来,团队从十几人到目前拥有万余名志愿者队伍。先后发起了“青春助老暖夕阳”“童心共暖,与爱前行”“志在千山,文明游你”“残健携手向未来”“疫情防控 有你有我”“爱民拥警,志在车辆管理所”“文明阅览,志在图书馆”等30多个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带动志愿者参与人数达64000多人次,累计投入各类困境人群帮扶资金200多万元。
曹文库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和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2021年5月曹文库家失火受灾,一家人只能寄居在亲戚家。朱振峰得知后,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连续奋战20个日夜为维修房屋,在房屋修葺一新后将曹家人迎回新家。付乐山是在市儿童福利院长大的孤儿,在福利院叔叔阿姨的爱心呵护下,完成了学业并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微薄之力回报社会,传递爱与温暖。2018年3月,付乐山加入振峰公益团队,成为一名志愿者。只要不上班,付乐山就积极参加振峰公益团队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力所能及的帮助有需要的人,几年来累计捐赠款物5000多元。
“尊敬的雷锋班班长牟振华,您好!我是鞍山市铁西区新陶小学(雷锋小学)校长张瑜,在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表达雷锋小学学子对雷锋的深切怀念之情……”2月28日,张瑜写下了致雷锋班班长的一封信。
新陶小学于2013年被鞍山市授予首批雷锋小学。从2003年第一支学雷锋小队成立开始,学雷锋活动已坚持20余年。在这所小学,处处都有雷锋的身影。
2004年开始,新陶小学广泛开展“学知做雷锋”活动。教学楼正厅竖立高大雷锋塑像,主展厅用不同字体表现的“雷锋精神”之柱,与雷锋塑像交相呼应;雷锋故事走廊和雷锋展馆,使学生走出教室就能领略到雷锋光辉的一生;党建走廊使每一名党员随时对标,支部创建“党建+学雷锋”品牌,让学校党建工作有了基地、有了依托;学生作品长廊展示学生剪纸或书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新陶小学是鞍山唯一一个在校园里建起雷锋展馆的学校。当年,在雷锋战友张峻指导下,学校建成雷锋展馆。2013年,雷锋班老班长吴锡有来到学校,在孩子们的簇拥下为学生讲述雷锋故事,朗诵雷锋日记,并且将雷锋塑像摆放到学校正厅。
张瑜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听学生们讲身边的雷锋故事,给他们讲雷锋班的故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张瑜和校领导班子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传承雷锋精神的特色之路。
他们从“学、知、做”三方面编写了《像雷锋那样》学校德育实践活动校本教材,作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补充教材。把雷锋事迹和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写进教材。在一至六年的思政课上,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通过雷锋的话和感人故事激励学生,渗透雷锋的崇高思想,帮助学生起好人生步,走正人生路。
为让学雷锋活动更加贴近学校实际,新陶小学提倡“五个人人会”和争做“六个一”活动,即人人会讲雷锋故事,人人会续写雷锋日记,人人会唱雷锋歌曲,人人会背雷锋童谣,人人会画雷锋漫画;争做刻苦学习的一颗钉,争做团结向上的一滴水,争做服从需要的一块砖,争做帮困助学的一分钱,争做勤俭节约的一滴油,争戴一枚学雷锋奖章。通过这些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成风化人,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60年过去了,雷锋精神已成为鞍山人心中的一个精神符号,激发了这片土地的人们内心向上向善的力量。一代代人,将雷锋精神的种子牢记在心里,践行在行动中,播撒到四面八方。
3月春来,雷锋精神就如春天里的沃土,让我们永远能够从中汲取无穷的营养和力量。正是这股力量,才让我们在春意盎然中更加生机勃发,更有力量更有信心,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