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薄情总裁【铁甲网 原创】“干了15年还能开机干活儿,真算是鞠躬尽瘁了!”“虽然那个时代科技不太发达,但那个时代做的东西也真是扎实!”“迎接前辈回家”
山河智能在南京举办迎接第一代挖机“回家”活动,看到这台布满岁月沧桑的挖机时,不少网友纷纷感慨。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山河智能第一代挖机的研发生产和用户使用过程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趣闻密事。今天,我们专程采访了山河智能第一代挖机的主要研发人员林宏武先生和第一代挖机用户丁金标先生,为大家揭秘尘封往事。
“只有亲身参与过,才知道其中的艰难,也有不少趣事”。山河智能技术中心市场支持部总监林宏武表示,“我在山河智能工作20年,参与了无数个第一代产品的研发设计。看到这台元老级挖机,15年还依旧硬朗,状态还可以呀!”
林宏武先生回忆说,2001年前后,在与性能先进的外国挖机竞争中,国产挖机几乎全军覆没,中国挖机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然而当时正值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对挖机的需求激增。正是在此背景下,山河智能选择了迎难而上,并将突破口选在了小型挖掘机上。
“买那么贵的配件,你们能生产小型挖机吗?”当时国内挖机配套件不足,面对国外配件商的这种异样眼光,山河智能挖掘机研发团队,只能一个接一个的零部件去突破,就连简单的驾驶室门锁,林宏武和他的团队也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我们拆了董事长何清华老师的捷达汽车的车门,把门锁研究透了,在汽配城买了配件,才装到挖机上的。”回忆起当年研发挖机的艰难,林宏武感慨地说,“山河智能拥有一批技术顶尖而又敬业爱岗的焊工、钳工,挖机覆盖件都是他们一锤一锤敲打成型的,那一批挖机没有出现过大小臂开裂的问题,底盘结构件也是纯手工焊接的。”现在,在山河智能这些工作早就由“智能机器人”一力承当了。
就是凭着湖南人的霸蛮劲儿,短短四个月,2001年,山河智能的第一代挖机就成功下线了。参加当年的第六届北京工程机械展,一举获得最佳外观设计和质量评比一等奖。在随后的岁月里,山河智能不仅成立了自己的挖掘机设计体系,还带动了国内配件行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挖机国产化进程。
更值得骄傲的是,山河智能反过来还把挖机卖到了欧美日市场。目前,山河智能挖机仅在欧洲市场的保有量就15000台。曾有业内人士评说:“如果当初山河智能没有做小挖的话,中国挖掘机的国产化进程可能会延迟几年。”
“这台挖机买来后使用了13年了,有了感情,一开始并不想跟山河智能置换,毕竟还能干活。”山河智能第一代挖机用户丁金标,是我国复古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说起他使用了13年的心爱挖机,唏嘘不已。说起他与山河智能第一代挖机的结缘,他笑言说,这全是妻子的功劳,并且与妻子的爱美之心不无关系。
2006年,丁先生在江苏的江阴县,开办了一家制作复古砖瓦的小窑厂。因为烧制砖瓦需要用到大量泥土,窑厂急需一台挖机来取土和短距离送土。当时正好第六届上海宝马展开展,他和妻子一起逛展时,妻子一眼就相中了这台山河智能的二手挖机。“它造型太美了,在所有挖机展品中很打眼。”在妻子的极力劝说下,丁先生掏了八万买下了这台二手挖机。“当时已经出厂两年了,工时是4000多个小时,现在打火还能继续干活。现在看来,它不仅美观耐看还经久耐用。” 丁金标对妻子“以貌取人”的眼光赞叹不已。
“它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油耗低,底盘扎实,动臂挖斗强度好。”朝夕相处13年,丁先生对爱机可谓是了如指掌。丁先生说,山河智能第一代挖机还有一个特点特别适合他,“操作简单,我没学过开挖机,当时也没时间去专门学习,结果上去一顿操作,三天就应付自如了。”
这些年,丁先生的业务遍及全国,南京古城墙的修复、苏州相门、娄门的修复工作,北京城楼上都有他做的复古金砖。今年他准备回老家安徽,开一家规模更大的窑厂。“用这台功勋挖机置换回来的70新挖机就有了用武之地,我相信,山河智能的产品,还会一如既往的可靠耐用!”
|